分享

经济学与国家的两种类型

 hercules028 2022-10-02 发布于四川

每个人都想以国家为自己生存的代价,他们忘了,国家的生存是要以每个人为代价的。——巴斯夏。

国家是文明的困境。一方面,人类某种程度上还需要国家,另一方面国家也给人类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如战争。人类主要的悲剧与不幸都是因为国家而产生的,如最近发生在俄乌间的战争就是例子。为了说明这种“困境”,笔者把国家分为两种类型,即控制型国家与服务型国家,对应于笔者在“动荡世界下,更需要米塞斯”一文提出的传统政治文明与现代政治文明。控制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控制(塑造)社会,服务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服务社会。

大部分国家介于两者之间,只是有的更靠近控制型,有的更靠近服务型。文明的演进,要求控制型国家转向服务型国家。因为对于控制型国家来说,个体的自由是有限的或给定的,经济也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或者说是有天花板的,而服务型国家,经济发展才有无限的空间。

如同为服务型国家,不同的国家可以融为一体,如欧盟各国之间就已经很接近这样的状态了。国家间的纠纷,很多都是因为领土问题。但领土问题,本质上是国家类型的问题。换句话说,与其说是领土问题,不如说是控制还是服务,或自由还是奴役的问题。这是因为对服务型国家来说,个体可以自由流动,因此是没有国界概念的,这样也就不存在领土问题

经济学对于国家从控制型转向服务型,可以起很大作用。经济学可以为这种转型提供思想资源,甚至可以认为,这种转型其实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然而,经济学的这种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国家制度的演进滞后于经济学的发展在过去几百年,经济学已经从重商主义发展到人的行动的一般性科学,已经足以为上述转型提供理论基础,但很多国家还停留在控制型国家的状态中。在很多人看来,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与国家问题无关,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经济学对于考察国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哈耶克已经做出表率,他的政治哲学研究,如《自由宪章》与《法律、立法与自由》等作品都可以视为经济学在国家问题中的应用。

只有当把国家纳入到社会中,放到社会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国家的角色,而经济学提供了有关“社会”的一般性原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家。有关国家或政治的理论,并不独立于社会的一般原理。经济学,作为有关社会问题的一般性科学,也适用于国家或政治问题。

在我们所熟悉的话语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控制型国家是必然的,是人性决定的”这样一种观点。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并非如此。一个社会,具有哪种类型的国家,不是“注定的”,而是与人们对国家的认识有关,这种认识又是与经济学相关的。下面通过举例,予以具体的说明。

如经济学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国家的强大”这个概念。个体需要的是利益的实现,当国家保护个体产权,帮助个体自由迁徙及自由贸易时,有助于个体利益的增进。当一个国家使个体不断改善自己的境况时,我们认为这样的国家越强大。相反,类似“秦始皇”或“汉武帝”所建立的国家,貌似很强大,但穷兵黩武,民不聊生,这样的强大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还比如,根据经济学理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与市场经济不能相容,因为这种控制意味着垄断,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资源以分散的方式来配置,这样才有自由竞争,竞争才能带来繁荣。如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则由于垄断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提高。

另外,根据经济学理论,当权力受约束,承担起保护私有产权,包括他的生命权的责任时,个体才是安全的,也即服务型国家才有利于他的安全与发展。但是,有的人偏偏把自己的安全与发展维系于强权。实际上权力部门的强大(意味着控制型国家)对个体来说是最不安全的,因为这会纵容权力的扩张,而权力的扩张往往意味着侵犯个体产权,到一定程度甚至会把个体送到战场上去。

控制型国家的各种制度安排往往都违背经济学的原则,这也是控制型国家的特征。而这些制度之所以得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缺乏经济学的知识,没有认识到这些制度其实会损害他们的利益。社会、国家与市场,都是人的行动的创造物。从控制型国家转向服务型国家,不是自然发生的,他取决于人的行动,但经济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前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