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脉

 天额3t9g9qk4j8 2022-10-05 发布于河北

1,浮(浮取振幅最大,中取沉取振幅最小。)

有桂枝麻黄汤之表,表证未罢内饮之五苓猪苓,风温、阳明表证若热盛入血。(皆有表也)

浮紧者麻黄之寒,青龙之郁,肝乘脾之纵,阳明脉浮而紧之热,紧反入里之痞。(皆阳盛也,然亦有尺有里虚者,不可发其阳也。)

浮数有桂枝麻黄之表,五苓猪苓之里饮,若无表里证而浮数不解,消谷善饥不大便,承气下之亦不解,为有瘀血,抵挡汤。下利本沉数而反浮数者,为阳复也,尺中涩者为营血久虚,或将自愈,或为真寒假热,或为阳复津亏虚热,学者当依证辨之。

浮滑者有热也,小陷胸之痰,白虎汤之寒入里,太阳病下后之血。

浮缓者有桂枝汤之中风,大青龙汤之溢饮,手足自温之太阴。

浮大者正虚也,浮细者邪退正虚,浮大而软或当用桂枝发汗,浮大软涩者有风寒湿相搏也,桂枝附子汤主之,浮而芤者亡阴亡血,其阳则绝。浮迟者有急当救里四逆汤,浮弱者正不足,迟浮弱之面目身黄。阴病反见微浮者欲愈,胸中有痰亦微浮也。浮而动数为有表,浮弦大者三阳合病或小柴胡或白虎汤,寸浮关沉者结胸,寸浮关小细沉紧者脏结。

2,紧(按之如墙,推之虽可移,左右如甩绳,上下如张弓。)

紧为寒,有麻黄之表,亡阳之里,瓜蒂之痰。反入里之热(必咽痛),胃气来复之自愈。

浮紧者麻黄之寒,青龙之郁,肝乘脾之纵,阳明脉浮而紧之热,紧反入里之痞。(皆阳盛也,然亦有尺有里虚者,不可发其阳也。)

沉紧,里也,有苓桂术甘之饮,必欲呕之虚。阳微结之小柴胡,结胸热实之大陷胸。(皆胃中空虚也,或寒或热,或饮或食,皆犯胃气。)

3,沉(沉取振幅比中取浮取时强。)

沉主里,有四逆汤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寒,表虚里实津液越出大便难而谵语之热。

沉迟者有血虚之新加汤(浮迟反为亡阳之四逆),戴阳之通脉四逆汤,阳虚阳郁之麻黄升麻汤。

沉紧,里也,有苓桂术甘之饮,必欲呕之虚。阳微结之小柴胡,结胸热实之大陷胸。(皆胃中空虚也,或寒或热,或饮或食,皆犯胃气。)

沉滑者热利,沉弦者下重,沉微者干姜附子汤,沉细数者不可发汗,沉结者抵挡汤,沉实者下之如承气。

4,迟(一分钟54动以下)

迟脉有表,如尺中荣气不足血少之桂枝汤,阳明病潮热之栀子豉汤或外欲解之大承气汤,食难用饱之谷疸,反与黄芩汤之除中,热入血室之刺期门。

弦迟者或胸中实当吐,或四逆汤之温。

浮迟弱之面目及身黄,浮迟者急当救里四逆汤,沉迟者有血虚之新加汤(浮迟反为亡阳之四逆),戴阳之通脉四逆汤,阳虚阳郁之麻黄升麻汤。

5,数(一分钟90动以上)

下利微热汗出之自愈(阳复仍有虚寒,寒热同在,厥阴病也!前胡诸汤,小品方诸寒热同用方皆如此),阳气微膈气虚之胃中冷,热气有余之痈脓(肠痈之薏苡附子败酱散,肺痈之苇茎汤,湿热赤眼之赤小豆当归散),便脓血之邪热痢,阳明血热之利,消谷善饥下之不解之抵挡汤,热与血结之肌若鱼鳞,热动咳逆而吐血。

浮数有桂枝麻黄之表,五苓猪苓之里饮,若无表里证而浮数不解,消谷善饥不大便,承气下之亦不解,为有瘀血,抵挡汤。下利本沉数而反浮数者,为阳复也,尺中涩者为营血久虚,或将自愈,或为真寒假热,或为阳复津亏虚热,学者当依证辨之。

滑数者宿食,沉细数者少阴不可发汗。

6,滑(前后流利,如前走又往后行,如从尺至寸,又如从寸至尺。浮取中取相当。非振幅之变。)

滑者热也,有白虎汤之厥,大小承气之宿食。浮滑者有热也,小陷胸之痰,白虎汤之寒入里,太阳病下后之血。沉滑者之邪热利。

7,涩(振幅小,按则无,起则有,前后不通,难以相接。)

涩有阳明阴血耗竭之死,有营卫不畅之表。浮大软涩者有风寒湿相搏也,桂枝附子汤主之。微涩有阳明里虚,少阴当灸,霍乱转阴。

阳脉涩阴脉弦:寸涩尺弦,阳不足阴寒盛。左脉涩,右脉弦,肝木乘于脾土。浮取涩,沉取弦,血不荣于表,阴寒凝于里。

(营血不足,血行不畅。或感在表,风寒湿痹。或感在里,气滞血瘀。表里不足俱当养之。)

8,虚

大而软,按之无力为虚,浮大者正虚也,浮大而软或当用桂枝发汗,浮大软涩者有风寒湿相搏也,桂枝附子汤主之。

9,实

长大坚实有力为实,阳明如疟之大承气,阴液已亡之阳明里实,差后复发热下解之。

10,长

阴病见长脉为欲愈。

11,短(不相续接,或三脉皆独短,或尺不及寸,或寸不及尺。)

脉短者气血俱衰。

12,大小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则病进,少阳脉小则欲已。

13,洪(顶指高,起伏大,振幅落差大,如水拍岸,如蹦极后又弹起。)

洪为阳盛,有表不解之桂二麻一,大汗之白虎人参。

14,细(如丝,振幅极浅,或无上下之振,按之则无。)

或太阳下后虚热头痛,或吐之后胃中虚冷,或阳微结之小柴胡,或手足厥之当归四逆。

浮细者邪退正虚之小柴胡,沉细数者少阴不可发汗。弦细者少阳不可汗。少阴微细但欲寐,或表里内外俱虚也。

15,微(极细而软)

少阴阳虚亡阳曰微,亡血曰微,胃气绝曰微,阴阳俱虚曰微。阳虚本紧反微者,欲愈也。尺中脉微者里虚也。微细者,阴阳俱虚。微数之脉,甚不可灸,胃阴伤也,阴虚内热。

阴病见微浮者为欲愈。胸中痰之瓜蒂散见浮而微,滞涩无振幅也。瘀热在里之抵挡汤见沉微,沉滞不起也;或阳虚之干姜附子汤亦沉微。微弱者,或胃中津亏之桂枝二越婢一汤,或胸中有寒分。本病下利,见微弱数者,脉症相应,为易治也,愈后良好。本紧在表寒反转微缓者,为欲愈也。阳明病反见微涩者气血俱衰也,少阴微涩当灸之,霍乱微涩为转阴证。太阴微涩转长,是气血转盛。

16,缓(每分72左右)

寸缓关浮尺弱为阳浮缓阴弱,桂枝汤也。浮缓者有桂枝汤之中风,大青龙汤之溢饮,手足自温之太阴。

本表郁轻证脉当弦缓,而今微缓者,为欲愈也。

17,弱(按之乃得,跳动软弱,浮取不可得,在中取或沉取)

呕而脉弱之四逆汤,太阴为病脉弱当减大黄芍药,脉弱而有阳明证用小承气少少和之,下利阳复脉弱者,正气虽虚,邪亦退也。

浮弱者正不足,迟浮弱者面目身黄。微弱者有寒分,本下利而微弱数者,阳复见本脉,脉证相合,不死。弱涩者阴阳俱不足。

18,芤(浮大中空而微紧,按之则中空,应指于两侧。)

亡血

19,弦(端直以长,寻长杆也,微紧张却不左右弹,脉动直从尺至寸,直从下至上)

弦者正盛邪盛,正虚邪虚,在肝也。病在少阳,不可发汗,汗则入阳明,阳明脉弦,尚可救也。

弦细者少阳也,弦迟者胸有实也,浮弦大者小柴胡汤或三阳合病白虎汤,沉弦者下重也。

阳脉涩阴脉弦:寸涩尺弦,阳不足阴寒盛。左脉涩,右脉弦,肝木乘于脾土。浮取涩,沉取弦,血不荣于表,阴寒凝于里。

20,动脉(无头无尾,滑利如豆)

动者痛也。

21,促(每分90次以上,间或止,止无定数)

里热之葛根黄芩黄连汤,邪陷之桂枝去芍药汤,阳虚之可灸之,下后之欲解。

22,结(90次以下,有止,止无定数)

炙甘草汤之虚,沉结之抵挡汤,气血俱虚或邪留于内。

23,代(数而有止有定)

虽有定,虽脉数,为阴也,虚极。炙甘草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