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书有益】随笔|《论语》开篇三句究竟何意?千百年被误读

 启书有益 2022-10-05 发布于四川



启书有益,给你好看(关注嘛,总是对的)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一书二十篇,总共一万五千九百一十八字。

开篇一段,共三句,耳熟能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多年以来,学校教育的解释是时常复习,不应该喜悦吗?有朋友来访不应该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吗?

如果我们这样理解,那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用单独看十分粗浅合起来看毫无逻辑的这三句话,作为全书开篇实在是有辱斯文。

究其原因,核心问题主要出现在对句子里shuoyue读音以及解释

自从南宋朱熹注解论语》,认为是的通假字后,这种观点就成为了一种流传至今的公论实际上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并没有字。的含义假借字来表达,是战国以后才有的事情。

春秋时期的主要还是表达的本意。在起初并没有说话的意思说话先秦时代的文言中一般用”“来表达,所谓子曰诗云

字的本源则是来自易经八卦的卦象阐述仲秋之卦,字主要和秋收、耕获、总体成果之意有关。《易·说卦传》记载:说,言乎兑。”“,是指用文字写出来的话。把卦的涵义总结写出来,就是

所以,字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本义为总结写出就是的意思。后来的韩愈的《马说》《师说》、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正确解释是学习知识并且能够适时成功实践不是经常复习,不应该把它总结写出来立言教化吗?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的问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字,就更好理解了孔子编撰的《诗经·小雅·鹿鸣》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奏乐相迎。这句话说的是的问题

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的问题

所以,《论语开篇这一段三句话,开宗明义。其实分别讲的是”“”“三个儒家核心价值观。

多读书,可开智慧、明道理、辨谬误、懂真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