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孩子教育的思考……

 rlyl的自然世界 2022-10-06 发布于天津

前些天听一位做老师的朋友说,按照现在的教改趋势,未来只有50%的孩子能上高中,而天津实际是37.1%,这37.1%中有40%会上大学。同时各高校缩减专业、班级、班容量,各类专业技术学院会扩班级人数,所以以后没有普遍化的本科生了。当这一届的孩子都学技术去了,下工厂,下车间,势必要各地开始兴工业,到时候我们的人工成本会更低……

相信很多经历传统教育模式的家长都会担心孩子日后没学上,学校一直在“教育公平、双减、主副课调整”方向上教改,学的越来越统一,考的越来越容易,国家也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政策、大环境咱没法说,也改变不了,只能调整培养孩子的预期,把教好孩子的责任更多的从学校转给自己。

同时,在网上也看到一些担忧:小到公司,大到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有数量才有质量,有压力才有动力,人口不断减少,竞争越来越小,国际交流不畅,对未来从事IT、医疗,科研等高精尖人才的绝对数量和相对质量是否会有影响?对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社会发达度、国际竞争力等是否也会有所削弱?

何谓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分别对应“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上的公平、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公平,教育质量上的公平”。

真正的教育公平指的并不是让孩子公平地接受公立学校的教育机会,也不仅是加大对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资源投入,教育公平更重要的是指每个人都有权利在适合自己的教育机构,以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并且都会被公平地对待。真正的教育公平意味着各种教育形态、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可以被平等地对待,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并接受公平的评估和认可。

社会在指导孩子活动的过程中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这反过来又会决定社会的未来,因为今天的孩子将组成未来的社会。再过20年,长大后的孩子们是什么水平,中国就是什么水平。为了未来的社会能变得更好,我们必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今天抛开“时间、阶层”等现实问题,只结合刚看完的这本书👇和过往的思考,聊聊自己对于子女教育的观点:

1、家长的现状——工业时代思维下的“集体无意识”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提升综合国力么?不排除从政府的层面或者对某些教育机构而言,这个假设可能成立。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不同的教育主体和利益相关方对教育目的的思考通常是不尽相同的。有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人认为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材;有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个活泼泼的人……而我想应该更在意的是教育能否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然后顺便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后者,仅仅是实现真正目的过程中的副产品。

英国尤格夫(YouGov)调查公司在前些年搞了一次民调,询问受访者是否认为自己的工作对世界有贡献,有37%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13%的人是“不确定”。美国社会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认为,这是一个被资本主义体制蓄意设计出来的、以系统的形式出现的局面,这个系统的目的是维护既有利益格局的稳定。

为什么当稀缺性问题已经不再迫切的时候,人们反而要工作更长的时间?就是因为这些岗位和工作,根本就不是为了满足经济需求,而是在满足一种“管理上的封建主义”——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领主们要雇佣一大堆用不着的仆人,这一方面是显示主人的尊贵和富有,可以大肆地浪费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如果他不雇这么多人的话,这些佃户会因为生活资源已经被他独占而陷入饥饿,最后干脆发动武装暴动,来围攻他的庄园。

现代社会的很多薪酬关系,好像也不过是如此。比如有的人在程序繁杂、人员冗余的大组织里天天填表、盖章、写总结材料,有的人不过是人形打字机和传声筒,成天写一些没用的报告和PPT,有的人甚至是专门处理那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或者是因为有了他才会出现的问题,压根儿不知道整天在忙什么。看上去井井有条,人人都有一摊事忙,至于到底有没有价值,稍微明白一点儿的人心里就清楚,大家只是在一本正经地做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儿,谁要是说破了那就是谁不成熟。

现在的公立教育机构,普遍要培养的也是未来能够有效嵌入到社会组织,有利于社会机器稳定运转的“零部件”。而作为孩子的家长,在教育目标上反该是以孩子的个人成长为中心,帮助孩子发现和发挥自身的潜力,获得终身幸福,并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2、未来的趋势——信息≠知识

知识分两种,第一种是为了“必要性的目的”而传授知识,就是说这类知识是孩子们必须学的,不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今天中小学通识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就属于这一类。第二种则是为了“可能性的目的”而传授知识,就是孩子为了实现他的人生梦想要学习的内容。比如孩子的梦想是当艺术家,但现实是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完全靠艺术收入养活自己,所以他需要先确保谋生的能力,于是他学习了编程,就可以以此谋生。对他来讲,学习艺术知识就是为了可能性的目的,学习编程知识则是为了必要性的目的。

很多年轻人会觉得,自己大学毕业了,学了十几年,什么都懂了。但如果他学的东西对于他立业成人没有用处,那么所谓的高学历除了让他产生自负之外,其实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好处。

未来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分裂且固化:一部分人接受的是用过时的教育方法灌输的过时的教育内容,未来只能从事高度流程化、低认知度的工作,从而深陷社会底层;另一部分人则充分享受新的、更加有效的学习体验,未来从事的是高认知度、高创造性的工作,从而稳居社会的高层。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家长必须有所作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代,应该帮助孩子们为那些目前尚不存在、也无法被清楚定义的未来工作做好准备。正因为我们无法预设未来,所以教育更应该提供的是“创造未来、应对变化”的能力,而不是机械的信息或者套装的知识。学校里教孩子们“死记硬背”的,往往都是“信息”,而不是知识。擅长记忆多少信息并不重要,应该从传授“事实性知识”向“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转变。

如果我们要学习的是“有用的知识”,那就必然要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和理解,与真实情境紧密联系,在真实实践中产生,也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呼应。让孩子能够根据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去获取信息、协同他人、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并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重点。这有点接近我们现在说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起源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意思就是单纯为了理性的快乐而学习。顾名思义,在城邦里有公民身份的人才是自由人,相当于是一种贵族教育,古希腊人认为自由教育是作用于心智和灵魂的,与之相对的是专业技能学习,属于职业教育,是针对肉体的,是给工匠、奴隶们学的。到了中世纪,自由教育就是针对神职人员的教育,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统称为“自由七艺”。这有点儿像春秋时代贵族的知识结构,他们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这是管理邦国和家的基本知识结构,也覆盖了外交、军事、政治等等应用场合,并不是娱乐。

未来很多职业都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而最不可替代的就是人,因为人是这个社会的目的,那么教育的目的,则是如何培养一个更完善的人。要想和人工智能竞争,就该培养孩子4种核心素养和能力:创造与创新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协同工作的能力。孩子们需要不断练习的,是一整套的认知过程和创造过程;需要不断提升的,是认知真实世界的能力、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

3、教育的理念——找到“北极星指标”

好奇心、创造力、学习力、探索欲、情绪力、感受力、运动力、耐受力、观察力、洞察力、理解力、全局观、同情心、同理心、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子女教育的终局在哪里?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指标和评价体系,我想那个最高的“北极星指标”应该是让孩子获得终身幸福,其他的能力标准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存在的。

我们能看到,做任何一份工作,有的人快乐,有的人不快乐,以是否快乐为评判标准,也许传统观念下的好工作不是那么好,坏工作也不那么坏了。未来物质条件大概率会更丰富,当生计不再是问题时,人生的目标不该是上升到“社会顶层”,而是不要浪费生命,体验生命的美好,活成你自己。所以无论孩子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能够乐在其中就好。

好的教育应该尽早、全面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明了自己为什么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世界中实践并反思,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为之持久发展。

人只需要掌握那些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就够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告诉孩子一个真理,而在于叫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的不是各种知识点,而是自己学习、自己认识真理的方法,终身自我教育,终身自我成长。获得这些能力和素质需要一系列的“心智习惯”:好问、执着、爱想象、善于协作、自律。家长应该成为这些思维习惯的培训师和教练,发现并赏识孩子的这些特质,并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和他们建立真诚互信的关系,并为他们的学习构建一个可以安全试错、容易获得支持的环境。

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强迫儿童和青年去接受外在的东西,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增长。”真正的教育更应该关注孩子心智的成长,建立完善的人格,成为内心丰盈且自由独立的人。

4、培养的方向——社会化学习,让人“成为人”

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卷,从上小学开始就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心思都在考试分数上。前半生全部精力在读书,后半生全部精力在挣钱,实在活得太累了……你自己有颗攀比的心能怪谁?欧美也只有精英阶层在卷,大多数普通人还是快乐教育。

何为“好的教育”?让教育帮助孩子“成为人”,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一家印第安博物馆中有一句箴言:学习无处不在,在风中,在河流间,在食物里,在传统仪式上,在家庭和朋友的爱之中。

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并不只在课堂上、书本里或抽象的逻辑结构中。他们需要的是与这个世界产生真正的连接,去接触那些活生生的人,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去体验时空的变换。

人的心理需要3样东西才能健康发展:自主性、控制力和归属感。很可能,孩子在现实世界中缺少这三样东西。孩子需要的是一种面向真实世界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目的不是拯救地球,而是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获得更好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的内容也不是书本知识的灌输,而是培养孩子与真实世界打交道、解决真实问题的各种能力,而学习这些能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孩子置于真实的世界中,而不是关在学校里与世界隔绝。判断智能水平的标准不是背诵标准答案,而是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研究:在一定情境下解决问题并进行创造的能力。

面向真实世界的学习从本质上必然是一种“社会化学习”,其要旨是“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社会化学习首先意味着在与他人的社交互动中学习,本质上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的过程。

由于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只有多方面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我们才能说人过上了好的生活,而不是某种片面的生活。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鼓励他多去探索,多接触不同事物,兴趣广泛,不要对什么事物都无感。一个孩子在各方面了解的知识越多越全,他眼中的世界就越大。让孩子通过向外、向内探索提升自我觉知,获得同理心、沟通等“软技能”,成长为内心丰盈且自由独立的“全人”。孩子一旦建立了自己的认知模型,就可以亲身尝试探索更为宽广的边界,如同涟漪一样,一圈一圈扩散下去。

就像斯多葛派哲学家塞涅卡说的:“生活,这就是我要教给他的技能。”孩子将来无论做什么,首先是人,人一辈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活,因此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每一段生活,都需要有所成长。做到了这一点,命运就不能改变他的地位,因为他自己可以牢牢把握自己的地位。用西塞罗的话讲就是:“命运啊,我对你早有防范”。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人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5、言传不如身教,尽该尽的责任

我们能给孩子的,无非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可能前者权重更大,但无法改变,而后者才是我们能左右的。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教育对于人性格的形成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教育孩子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那些以为多花点钱给孩子找个好学校、甩给补习班就不管了的,好像走捷径的方式,正在让另外一些事情变得更加艰难。孩子在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许多问题绝不是学校、课外班能解决的,而是家长教育的责任。孩子总会成长,他们心里会明白究竟什么样才是真的对自己好。如果你觉得给孩子花钱就够了,那孩子以后也可能只把你看成是取款机。

所以只能是家长多花时间,帮孩子培养起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能力。虽然这么做,前期花费的时间很长,好像是耽误了工作的时间,耽误了挣钱,但是只要你一想到,当孩子18岁成年之后,这些能力可以支撑他独立选择今后所有的生活道路,做家长的不用再操心了,甚至有可能孩子主动拒绝你再给他掏钱上大学,他完全有能力自己担负学费的时候,你就会感到无比欣慰,前期正确的投入非常划算。

《庄子·天道》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说的就是“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别无选择地受到父母的影响,当他成年后有了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童年、家庭施加给他的影响,就像他在今后人生道路上不得不一直背着的行囊。这个行囊里可能是瓶装水,是压缩饼干,危难时刻可以拿来续命。可或多或少的,这个行囊里也有垃圾,他要用尽一生的时间去一点儿一点儿的扔掉......

教化是思维养成的社会实践,分布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和所处的不同场景。家庭、邻里、社会,都是教化人的主要场景。比如想培养孩子在生活和审美方面的品味,无奈现在的网络媒体、周围大环境不太友好,但可以通过改变身边的小环境开始:想让孩子养成看书的习惯,家长先养成,家中多摆些书,从小为孩子营造一个“场”;玩具不一定多,不一定贵,但买优质正版有设计的,而不是粗制滥造的;有时间出门不是胡吃海塞取悦自己或投孩子所好把精力过多分给无谓的事物,带他多去博物馆、动植物园等能接触艺术、文化和自然的场所;参与适合的朋友聚会聊天,从小就让孩子拥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氛围和环境,多接触美的、对的事物,潜移默化地在他心中种下什么是“好”的种子。

把握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的那段时间,因为孩子对家长非常信任,倾向于在方方面面都效仿家长的行为。当家长每天都在追逐各种泡沫,为各种不务实的需求焦虑的时候,孩子也会处于大致类似的心理状态。 

世界上没有比血脉相连的亲子关系更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了,只要你认真花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回报给你最纯粹的爱。

6、父母唯其疾之忧,给予要适度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为了让他健康成长,建立同龄人的优势,不给太多,是为了让孩子懂得自强不息,知道未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父母不能帮他一辈子。

一旦孩子成长到有能力掌控自己人生的时刻,就为该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了。比如孩子毕业后要选择一个领域创业,这种事有多少钱都不够花的,王健林给王思聪8个亿,也照样能折腾破产。在有限的、现有的条件下能做到最好才是本事,各种限制和困难不是屏障阻碍,而是历练帮助。就像健身一样,不加压力永远无法强大,人生普遍的贫富状态没有本质的区别,创业也好,生活也罢,该遇到的问题你帮他用钱、用资源、用人脉避免了,他并没有得到成长,反而是路不平时更能锻炼人。

另一面,孩子成长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生命延续的慰藉,已经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了,只要他们把自己活好了,就是对父母的孝顺,不必以养育之恩为名强求孩子为我们做什么。

7、家长不做“直升机”,孩子不用太“听话”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那本有名的《爱弥儿》中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遵循人的天性,人的自然天性是美好的,但不好的教育体系会将人教坏;教育真正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让一个人能够依照自然的顺序、遵从自然的法则做事情。近年来有一种蒙特梭利教育方法,和卢梭的主张有相通之处,强调让孩子在自我学习、自发行动中实现教育的目的。

生活可以规划,无法计划,把好大方向,顺其自然,以前十年一代沟,现在两三年就有代沟,父母当下年龄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该有不同的经历和价值观。6岁的孩子不会有12岁的悟性,12岁的孩子不会像18岁的那么懂事。很多道理,人不到一定的年龄是不可能真正懂得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也应该和心智成熟的阶段性相一致。让孩子经历该经历的阶段,不在该幼稚的时候成熟,也不在该成熟的时候幼稚。

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孩子就要听话,要守规矩,看见长辈就要甜甜地叫人,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分享给根本不认识的亲友。成为敏感、多思、察言观色、看重别人的眼光,努力想要在某种评价体系中升级的人。有些孩子根本不必这样,他一出生就是评委,是让别人看他脸色的。他要有安全感,才能活得丰硕热情,富有慈悲。

我们为人父母,究竟是应该为孩子的惟命是从而满意,还是为他拥有了独立的思考、行动和负责任的能力而满意?在他成年以后,我们是该为他听了我们的人生规划建议而欣慰,还是该为他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欣慰?在对于“人是什么”的理解里,我希望我的孩子都属于后者。希望他有主见,而不是顺从我,不让我曾经有过的错误成为他的生命轮回。这个世界,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最终成长为“他自己”。

比如我没有纹身,以后也不打算纹,而我的孩子成年后如果跑来问我能不能纹身?我会回答,成年了,做什么事先要考虑清楚,决定了就去做你想做的事,并为结果负责,不要后悔,给你几天时间自己考虑,确定了,来告诉我,我可以付纹身费用,作为送给你的礼物。

当然,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放纵是两回事。有些家长一方面对孩子特别严格,像管束大人一样要求孩子能做这不能做那,另一方面在应该约束孩子的时候又对孩子娇生惯养,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比如一边让孩子上一大堆补习班,学很多超前的内容,同时在生活上却对孩子娇惯得不得了,甚至有的孩子年纪不小了连自己穿衣服系鞋带都不会。有的家长管束孩子的理由是害怕孩子受伤害,其实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自己经过摸爬滚打才能成长。

8、受挫要趁早,鸡娃不是爱

父母、学校、书本教的大都只是基础知识、公序良俗,真正的人生、人性还需要孩子自己去体悟。

年轻时的“苦难”是花钱也买不来的财富。为什么《教父》这本书有这么大的魔力呢?就是因为里边的人物,经历的是不同寻常跌宕起伏的人生。让孩子在可控的范围内尽量多的低成本犯错,多接受教训,在年轻时多吃苦、多受挫,只有引发孩子主动思考、克服困难、亲自解决一个个现实和心理问题,才能建立自信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孩子越早独立,越早能对自己负责,未来的人生才越可控。

孩子的个性和特长是需要被发现的,经常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他的天赋,而非只按自己的构想去培养孩子,这样不仅可能搞错方向,而且阻力会很大。一个人能成长的条件是他本身处于一种未成熟的状态。当孩子未成熟时,就有成长的空间,这个成长空间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是容量,另一个是潜力。他们面对的是一条漫长的人生旅途,急于求成和拔苗助长是有严重危险的,觉得孩子未来要成为精英、要成为人上人,强迫孩子学一些违背他天性的东西,一旦孩子未来没有按照你想象的那样发展,所谓的教育就变成了对他生命的扭曲;当想象破灭的时候,孩子会变得无比痛苦,教育实际上也就失败了。鸡娃家长使劲往上加的不是爱,是大人的野心。

给孩子尽量挑选一个好学校、一群好同学、有余力学好一门艺术、一样运动,剩下的日子里,快快乐乐地执行这个计划,已经足够。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然后做减法,这是爱。

另外,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塑造好孩子的三观,在心理跟学习上保持全面均衡的发展,让他们未来的能力和欲望相匹配,人生才会幸福。

9、育儿先育己,你好他才好

我得承认,对于孩子的教育并不能那么随性看开,寄望于“儿孙自有儿孙福”,会有担心,但谈不上蕉绿。比如不想让他进入体制内或太乱的行业、圈子,不想让他陷入公式化的乏味,生命受到禁锢,不想让他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灵魂受到污染,希望引导孩子将来从事艺术、设计等创造性强的工作,或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创业,希望他能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始终天性善良,并有能力保护好自己……

但转念,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利的地方事更多,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矛盾。不用为未来过度焦虑,社会和现实会教育孩子,创造基本的生活学习条件,给予必需的教导培养即可。相比之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对孩子的影响比“直升机”式教育的作用高得多,况且你现在的经验也不一定能很好的指导他的未来,与其给孩子压力,不如多给自己些压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眼界格局,多积累些经历经验资源资本,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走好未来的路,让他将来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试错成本,有条件追求更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把生命用在为了生计工作赚钱上。就像美国开国元勋、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所说:“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儿子才有机会学习数学和哲学,这样他的孩子才有机会学习艺术。”

每一个父亲迟早都是孩子想要逃离的对象。越是伟大的父亲,孩子就越是想逃出父亲的身影;越是平凡的父亲,孩子就越是想逃离父亲的人生。

有时会想,假设有一天我突然消失并且什么都没给孩子留下,我给他的教育能不能让他在未来的人生有立身之本?

最遗憾的是明明可以,你却没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