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志文 书法简化论(六、书法简化的要径)

 阿胜的艺术世界 2022-10-06 发布于山东

六、书法简化的要径

书法简化“如何简”?这是问题的焦点,它隐含对书法简化“是什么”的认识,折射出一个书法家的精神向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是”比“是什么”更带根本性,更能决定最终结果。

(一)简化用笔

使笔法越臻丰富和完备,是书法用笔的发展大势。南朝宋人虞龢《论书表》指出:“夫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4〕他揭示了书法审美取向的基本态势。“妍”即妍美,一种灵妙、秀妙之美。无巧不足以达其妙,为求得“妍美”,讲究书法用笔的智巧、精巧、奇巧、新巧,遂成其必然。在起、行、转、收等书法用笔的各个环节,无不体现出这种倾向。在起笔处,有藏露、顺逆、方圆、轻重、缓急等技巧;在行笔处,有提按、中侧、行留、曲直、虚实、断续、俯仰、向背、呼应、衄挫、引带、战掣等技巧;在转折处,有圆转、方折、断缺、翻切、暗过等技巧;在收笔处,有放锋、回锋、空提、暗蓄、杀止等技巧。

简化用笔则与此背道而驰。它过滤掉了用笔中的杂质,使其从纷繁复杂的笔法世界中解放出来,回归用笔的原初状态:简净、单纯、朴素、自然,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进入书写的上佳境界。以陆机的《平复帖》为例。《平复帖》是今存最早并最为真实可靠的名家法书,启功先生誉之为“墨皇”。《平复帖》为章草名作,相比于西晋之前的章草定型期作品(如三国吴皇象的《急就章》),其“简化用笔”的特点便彰明较著。其一,典型笔画的简化。章草源于隶书的草写,是“解散隶体而粗书之”,因此它保留有隶书的不少特征,如波磔鲜明、抛钩劲健等。波磔在章草中被称为“金错刀”,往往写得厚重豪放,气势阔大,但陆机在《平复帖》中对它作了大刀阔斧的削减,棱角分明的波磔不复存在,代之以含蓄蕴藉、意到即收的平和用笔。抛钩在章草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古人称之为“虿尾”,书写时要凸现其“杜伯揵毒”般的劲健(“杜伯揵毒”为崔瑗《草书势》中的句子,“杜伯”指蝎子,“揵毒”指蝎子挺起带毒之尾)。但在陆机的《平复帖》中,抛钩被大大简化,那种鲜明的“虿尾”造型已难寻踪影,而为顺势一转、近似今草的圆弧所取代。其二,用笔起、行、转、收的简化。定型化的章草,用笔不乏变化,起笔有藏有露,行笔有中有侧,转折有方有圆,收笔有敛有放。陆机的《平复帖》在用笔上却作了极大的简化,其起笔不矻矻于藏露之变,而是笔落锋泯,有“灭迹隐端”、“自然混成”之妙;其行笔绝弃侧锋,纯用中锋,如火箸画灰,笔力中含;其转折绝弃方折,纯用圆转,如折钗股,宛曲遒浑;其收笔不着意于放锋或回锋,意兴则行,意尽则止,或敛或放,纯任自然。(见图九)

图片

 陆机《平复帖》 

图片

皇象《急就章》

(二)简化结构

    1、一般性简化

减少笔画数量,是简化结构的通行做法。早在隋代,书法家智果在《心成颂》中就主张:“繁则减除,疏当补续。”这种“繁则减除”的做法,在各种字体中均有运用,即使是在规范性最强的楷书,也不乏其例。图展示了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结构简化的情形。诸如此类的结构简化,与其说是为了追求艺术意义上的简约之美,毋宁说是为了获得实用意义上的停匀之感,因为“繁则减除”与“疏当补续”相互对应,刚好取得一种布白上的协调。尽管如此,它对艺术意义的结构简化依然启发很大:汉字的既有结构并不是雷打不动的,为了凸显某种效果,可以对结构进行适度改造,关键要处理好结构的规范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矛盾。

                        楷书的减笔处理

图片

柳公权字

图片

颜真卿字

图片

欧阳询字

图片

赵孟頫字

草书化处理,是简化结构的传统套路。草书之法,无非有三:简省、替代、连写。简省法居首位,隶草、章草、小草、大草、狂草无不用之,它使字形结构大为简化。如”“”“”“”等字,用楷法写,用草法简明。替代,即用一个草书符号代替两三种以至十多种不同部首,如符号“”,可替代“卯”“”“臼”“罒”“巛”等部首。(见图十一)显然,草书的替代法亦能简化结构。正因为草书具有简化结构之效,因此它广受青睐,成为各方取用的宝贵资源:平民百姓用之于记账、契约、书信等俗务,求其简易便捷;文人墨客将其发展为一门艺术,显其简约流美;近代草书改革者(以于右任为代表)将其归纳整理,创立标准草书,极力推而广之;新中国的文字改革协会将许多草字加以楷化,创立简化字,造福亿万人民。

草化即简化

图片

王羲之“欲”

图片

王羲之“等”

图片

草书中的符号通用

 2、写意式简化

间架立定略存梗概。各个汉字的具体结构,可谓形形色色,变化万千,若要对之作大写意式的简化,必先从大处着眼,抓住结构的大关系、大态势、大感觉,寥寥数笔或一笔即矗立起结字的间架大势,抓大放小,不求大全只求大概,类似雕塑“初级结构”的造立,亦如原始岩画大骨线的提取。有些书法家甚至用各种简明的几何形,来提炼和概括结构的基本型,来塑造和凸显结构的风格特征。有些汉字的草书写法,仅是约定俗成地沿用而已,其造型既缺乏实用上可辨性,也缺乏艺术上的可赏性,书法家即可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对其结构作写意式简化,实现可辨性与可赏性的完美结合。(见图十二)

图片

汉简“龍

图片

 王羲之“龍”

图片

王羲之“就”

图片

楼兰残纸“何

图片

 王羲之“何”

图片

智永“行”

细节表现意到即可。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艺术亦然,细节让艺术更耐看。简化结构并不排斥细节表现,但这种表现是意到即可式的,在未完全游离结构原形的基础上,它更强调作者主观意匠的表达。简化后的结构细节,不再面面俱到、形貌毕肖,而是点到为止、笔不周而意周。它或许有缺点,但无伤大雅,甚至缺点本身即是一种美,犹如西子捧心,愈增其妍。写到这里,不禁使我想起美国隐逸女诗人狄金森的那首短诗《造一个草原》:“用一株三叶草,一只蜜蜂,/再加一个梦,/我就能造一个草原。/要是没有蜜蜂,/光一个梦也行。”简单至极的笔致,勾勒出美丽至极意象,狄金森堪称诗歌领域写意式简化的顶级高手!这种简化,在书法艺术中不乏其例,如图十三。它似而不似,追求“模糊的精确”;它若不经心,假随意而真雕琢;它“欲说还休”,把观众当智者而非傻子。自然,这种写意式简化,有其理论上的支持:视觉心理具有把零碎整合为整体的功能,使人觉察无中之有、虚中之实,这就是著名的完形理论,即格式塔理论。

                       细节表现意到即可

图片

王羲之字

图片

 萧衍字

图片

颜真卿字

图片

苏轼字

(三)简化章法

1、空之以虚

实是有限的,虚是无限的。虚空,看似无物,实则大有,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无尽品味的余地。大象无形、大味必淡的哲学意味,空旷寂静、无上清凉的宗教氛围,云淡风轻、自然闲适的艺术妙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格气象……在混茫的虚空,似乎让人悠然心会,回味久久。当代学者庞朴先生在一次讲学中曾谈到:《说文》“无”字,“从大”,表示“丰也”。一切大的、繁的、多的东西,往往用“无”来表示。清人段玉裁不解,其《说文解字注》遂批评说,“无”就是没有,怎么是“丰也”?这就闹了笑话。〔5〕对虚空的重视和营造,是中国艺术发展到较高级阶段的产物。汉代的画像砖,尚无留白意识,如《弋猎收获图》,上绘飞禽翺天,中绘猎手弯弓及鱼翔浅底,下绘农人收割,构图似儿童画,逢空则补,盈满方罢。宋以后的绘画,已大量留白,文人志趣彰显,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仅一叶小舟、一个垂钓渔翁,余者空空,浩渺无际。在书法艺术中,要简化章法,必须扩大留白,具体方法很多,如选择诗文宜短宜精,拉大字距行距,扩充字内空间,减少题款要素等,总之,要善用减法,勇于舍弃。下图日本慈云饮光的书法作品,以平和简净、淡荡清空胜缘于他对“虚而不无”的理解,对“无用之用”的发掘,对“画外之画”的营造。(见图十四)

图片

东汉《弋猎收获图》

图片

马远《寒江独钓图》

图片

日本·慈云饮光书法

2、安之以静

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范畴,李大钊甚至认为中国文化就是静的文化,儒家尚温静、道家尚虚静、佛家尚寂静,似乎向我们透示了这一点。静的本质是不动心,不动心的前提是看透和放下。书法的简化,既求之于形“净”,更求之于意“静”。静,可以使书法作品“无声胜有声”:沉凝不语的力量、含藏不露的意蕴、隐秘不宣的神性……一切尽在不言中。欲得其“静”,从简化章法而言,重在弱化对比。书法是对比关系的总和,对比是书法变化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法,对比的形式越多,对比的强度越大,章法越动荡不安,因为,越复杂的系统越不稳定,这在王铎书法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弱化对比,具体表现为弱化字与字、行与行、片与片之间的对比,如大小对比、疏密对比、欹正对比、断续对比、伸缩对比、轻重对比、虚实对比、枯润对比等。弱化对比,作品的动荡性弱了、稳定性强了,刺激性弱了、耐看性强了,繁杂性弱了、整一性强了,技艺性弱了、修炼性强了,后者恰为恭默守静之所需。对简化者来说,在书法变化技巧的运用上,他“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他安然静处的内心告诉自己,他的目标明确而坚定:大巧若拙而非大拙若巧,大智若愚而非大愚若智。这正如洪应明《菜根谭》所言:“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孙伯翔是中国当代德高望重的碑学大师,其书法雄强古拙,大气磅礴,备受推崇。然而,要实现他“清凉境”的艺术理想,弱化对比的技术处理,是他无法绕开的一道阶坎。在这方面,弘一书法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最大。(见图十五)

图片

孙伯翔书法

图片

弘一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