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古寻幽记——丈量北京足迹之四:北京城水系的变迁

 minru 2022-10-07 发布于北京

世界上大多数的城市,尤其是首都城市基本都有一条水系贯穿整个城市,诸如法国巴黎的塞纳河、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伏尔塔瓦河、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伏尔加河等等,这些城市的选址和建立也体现了古人择水而居的朴素生存理念。然而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城市中心似乎并没有这么一条大河通过,存在的护城河也是人为开凿的,那么是不是说北京作为都城的选址违背了古人沿河而居的理念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今天就通过探寻北京城市水系的变化,来捋顺选址北京作为都城的建筑理念,也能从中看出古人的超凡智慧,有些理念和智慧都是我们今天概莫能及的,刘心武曾感叹:“古人在规划北京这座城市时有多么睿智,其审美情趣多么高雅”,从中我们能窥见一斑。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但建都史只有850年,北京作为都城的建立要从金中都说起,由于北京处在一个北京湾的地理位置,城市的建设因居于有限的平原地带,故而城市中心并没有大的河流通过,但北京城周边的水系却是非常发达的,这也是北京沿河而居充分利用水源的另一种体现。

金中都坐落北京城西南部,1151年开始建都,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其水系的运用主要依靠永定河流入玉渊潭,折向南流入被护城河,贯穿城市流向凉水河,最后汇入通州运河,虽然金中都于1215年被蒙古铁骑毁掉,但因北京本来就水域众多,加之帝王贵族赏心悦事对于风景区的需要,金中都在存在短短63年中为今天的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今天尚存的北海、香山、钓鱼台、玉泉山、陶然亭、玉渊潭等都是当年金朝皇帝的离宫别院。今天我们所津津乐道的燕京八景诸如“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西山晴雪、卢沟晓月、玉泉垂虹”也是从金朝开始的。

金中都存在时间短,人口少,城市水系还能满足用水的需要,后来由于蒙古铁骑将金中都毁之一炬,元朝需要在新址建设更大都城,所以原来的水系就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了。元大都建立之初海云禅师向忽必烈推荐了深研“易学、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的子聪和尚,也就是元朝重臣刘秉忠,刘秉忠带着其学生,也就是曾向忽必烈进献“治水六策”的郭守敬。两位神人弃用永定河而改用高粱河水源,辅以玉泉山、白浮泉为源头,修建白浮堰将水导入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前身),再汇入积水潭,又设计“闸”“坝”解决东西海拔高度差,才有了北京城内水系纵横,与南来河道相接,成为了惠及京师800年的新运河—通惠河,沿着运河漂来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物资,同时还漂来了南北文化的融合和传承。

水系的开发和利用既满足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也为漕运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形成了城市景观用水(北京城内的什刹海和北海南海),可以说郭守敬的引水方案绝对是神来之作,这也奠定了今天北京城水系的基础,更是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虽后期有所改变,但都没有脱离这一基础和理念。京城大运河曾是最重要的漕运河道,经历过繁盛、战乱、随着海运的兴起和铁路的兴建而逐渐没落。

北京是中国古都之一,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的四周均有护城河。今德胜门外的土城沟便是元大都。1368年,明朝军队攻占元大都后,为易于防守,于1371年将元大都北城墙南移,并利用高梁河、积水潭(太平湖部分)作为北护城河。1419年,又将元大都南城墙南移,并新挖开护城河(即前三门护城河)。对于元大都的东、西护城河,则仍按元代旧制,只是分别向南伸延与前三门护城河接通。此后,在修筑外城城墙时,又开挖了外城护城河(即今南护城河),并将各条护城河的水都汇集到东便门,经大通桥,入通惠河。自此形成了与北京城墙相配套的护城河格局,并在此后的500多年中,逐步变成了老北京城风貌的重要标志。

永乐十二年(1414年),在太液池的南端加凿南海,扩展水面约八十顷。南海的开凿不仅开阔太液池的水面,增添湖光水色,也向南拓展了皇城的空间,从此北京城方才有了“三海”的名称。此外,人为开凿较大水系还有北京的护城河,分为外护城河和内护城河。内护城河又叫皇城护城河,皇宫(紫禁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全长3.5公里,水面宽52米,筒子河是北京护城河是现在仅存比较完整的护城河。

建国前,筒子河水源自北护城河的铁棂闸入城,经积水潭、李广桥明渠、什刹西小海,过西压闸后分两支:一支入北海、中南海,出南海日知阁闸,经织女河、玉带河、菖蒲河入御河;另一支经蚕坛、濠濮涧,沿景山西墙外入筒子河,东、西华门和神武门的路面下,各有小涵洞连通,故宫内有一条石砌明渠,上接西北筒子河,自西而东,经武英殿、太和门、文华殿、东华门以西,至东南角西侧注入东南筒子河,名为内金水河,南筒子河流出入菖蒲河。

老北京护城河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元大都时期,但真正成形还得从明代算起。据1953年的测算,北京护城河的总长度为41.19公里。其中,西北护河(西直门至德胜门外松林闸)长1.84公里,东北护城河(松林闸至东便门)长10.91公里,西护城河(西直门至西便门)长5.22公里,前三门护城河(西便门至东便门)7.74公里,南护城河(西便门至东便门)长15.48公里。新中国前,北京护城河的水源主要来自玉泉山及西山诸泉,经长河、玉渊潭等流入护城河,再经护城河流入城区河湖。北京护城河也是城区雨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水河道,历史上对京城的防洪排涝起过很大作用。

在历史上,北京护城河不仅具有输水、排水、保障城市安全的功能,而且在交通、运输、观光游览、美化环境等方面都起到过很好作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曾长期利用东护城河运送漕粮。由于明、清时期城内皇家园林不许老百姓进入,于是城外的河道水体就成为百姓游乐的好去处。当时,京城百姓出游多是从朝阳门外登舟,沿护城河南下至东便门或通惠闸。每到冬天,前三门护城河和南护城河都开辟冰上运输线,坐冰船出游即省钱又快捷。

每年的七月十五旧历中元节时,前三门护城河又成为市民放河灯赏河灯的地方。但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仍有不少颇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河湖被填埋。仅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市区就有8个湖泊(共33.4公顷水面)被填埋,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护城河,也难逃“厄运”。在60年代中期,本来规划作为市中心观赏河的前三门护城河被改成了暗河。70年代初期和中期,为修路西护城河、东护城河和北护城河西段也被改为暗河。此后,陆续又有一些护城河段被挤占、分割或压入地下。北京只有北护城河一段和外城的南护城河依然存在,总长度不过原来的一半。

北京护城河始建于明代,内城南面的护城河名前三门护城河,东、西、北三面的护城河分别名为东护城河、西护城河、北护城河,外城自西便门经广安、右安、永定、左安、广渠诸门的护城河名南护城河。这五条护城河水源来于长河,于东便门外汇流入通惠河。南护城河,建国前上游起自西便门,绕流外城,经广渠门向北直入通惠河,全长15.5公里。除有西护城河流入南护城河外,沿途并纳入南旱河、莲花河,是外城雨水、污水的总出路。经过几次治理,南护城河出口由直接进入通惠河改为进入前三门护城河,再入通惠河,另东南分洪入凉水河。北护城河,建国前起自西直门北的三岔河口(上游纳进长河),东行过德胜门、安定门至东北城角,与东护城河相接。

1970年代治理后,北护城河上段改道部分的河段为暗沟,入北护城河明河至德胜门全长1877米,自德胜门至城东北角分亮马河、东护城河分洪,全长4995米,此护城河现仍存在,沿岸治理景色非常优美,还有人行步道供游人行走观景。东护城河建国后改为暗沟最终流入通惠河,此护城河景观已经不在,现如今已遍布高楼大厦,看不出任何当初的模样了。西护城河,西护城河起自西直门北长河终点三岔口,至西便门前三门护城河与南护城河分流处,全长5公里;中间有南旱河支流进入,建国后分两次将西护城河全部改为暗渠。

前三门护城河,建国前自西便门开始,流经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至东便门汇入通惠河,全长7.6公里,是一条贯通城市中心的人工河道。河道流过上述各城门处时,古时河上均架有古代石桥,其中以东便门的喜凤桥最为雄伟,起拱高、跨度大,为古代桥梁中所少见。1965年将前三门护城河崇文门以西长5.6公里及西护城河下段改为暗沟,从而改变了原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保留前三门护城河作为城市主要河道的市区水系布局。

南长河,北护城河上游。南长河一名“长河”,是向城市输水和皇家游玩的唯一渠道。最初为金代开挖,元代加以扩建并完善,至明、清两代无大变化。南长河起点为昆明湖出口的绣漪桥,终点为北护城河的三岔口,中途汇金河和紫竹院泉水。原河道上有长春桥、麦庄桥、广源闸、白石桥、高梁桥等桥闸。全河长为10.8公里。南旱河是护城河支流是清代东南泄水河,是为保护香山至玉泉山的输水石槽而疏导山洪的河道。建国前南旱河起自西郊四王府,经万安公墓、小屯村、罗道庄过玉渊潭,在白云观北分两支,一支东行入西护城河,一支东南行入南护城河,全长17.6公里。南旱河上段为反坡,排洪时北部洼地先被淹没,再南流入玉渊潭。清代在南平庄以北筑起左堤,以防洪水东下。中游一带河床缩小,桥梁阻水,附近农田常受水灾。莲花河,

南护城河支流--莲花河,即古代洗马沟,位于广安门西,水源来自莲花池泉水,曾是金代中都城的内河,原属凉水河水系,明代建筑南城开挖南护城河时,将莲花河截入南护城河,纳入通惠河水系,建国后将莲花河直接汇入凉水河,与南护城河脱离。

永定河引水渠--西护城河水源,引水渠起自三家店拦河闸,自模式口电站过黄村后继续向东,利用一段南旱河,经玉渊潭,至西便门与护城河相会流入城内。

凉水河,南护城河分洪道,原发源于市区西南后泥洼村,流向东南,经万泉寺、大红门、旧宫、马驹桥、张家湾入北运河。沿途有草桥河、马草沟、羊房排水沟、肖太后河等较大支流汇入。建国后,莲花河、南护城河部分水量及凤河上段和通惠排干的雨水也进入凉水河。经初步治理后,凉水河起点为万泉寺铁路桥,终点为榆林庄北运河汇合口。

坝河,北护城河下游分洪道。坝河是元代的运粮河。西起元大都的光熙门,东至温榆河,于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开浚,筑拦河坝7座,分成梯级水面,分段行船,元末逐渐荒废停航,明、清也未再利用,现为首都市区东部的重要排水河道。

亮马河,西起东直门北,向东流至西坝村入坝河,全长约10公里。

龙须沟,是外城的一条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桥,流经天桥、金鱼池、红桥,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门外护城河,横贯北京外城的东南部。这条河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出现了。明永乐年间,在城外南部修建天坛、山川坛(先农坛)时,在其后面挖了一条排水沟,因名“郊坛后河”。正阳门东护城河水流经三里河,在金鱼池附近与郊坛后河汇合,水量丰沛。

清代,这条河始称“龙须沟”,至晚清光绪年间,龙须沟还是一条水清流畅的河道。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的三里河水枯,河道淤为平地,红桥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河。1950年代,治理时,将该河大部分河段埋入地下成为下水道。随着北京城市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楼大厦越来越密集,城市的人口也在几何倍数的增长,1949年北京常住人口为414万,1978年为817万,2020年为2189万,与建国时相比北京城市人口增长的五倍之多,如果算上每年流动人口的数量,这个数字将更为庞大。

城市人口的倍数增长必然也带来了生活工业用水的快速增长,同时也造成了北京市地下水位的连年持续下降,加之城市地铁等地下建设持续增长,好多水脉也被人为截断,也在加剧着城市水系的变迁。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开通,也许再过几年,北京的城市地下水位会逐年回填,那时的北京将仍是一个水源丰沛的城市,希望那一天尽快来临。

文章图片1

1940年的护城河水系的平面图

文章图片2

1985年的护城河平面示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