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介石败逃台湾,因飞机超重无奈卸下石头大鼓,如今却成镇国之宝

 茂林之家 2022-10-08 发布于湖南


中华民族延续至今,文物瑰宝数不胜数。它们当中的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而现行的“九大镇国之宝”,并没有明确的一个说法。只是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们,在艰难取舍后所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的九件文物。

其中之一的秦石鼓文,又名陈仓石鼓,据考证乃是战国晚期之物,被誉为大秦帝国的“东方红”。

可自从石鼓现世的那一天起,伴随它的便是刀光剑影和颠沛流离。

1948年年底,这是它最后一次被打包带走,因为国民党败了,蒋介石火急火燎地要把文物都运去台湾。

可当士兵吭哧吭哧地把十面石鼓抬上飞机后,飞机却因超重而无法起飞。

没考虑多久,他们又吭哧吭哧地把石鼓抬下飞机丢在了空地上。最后一架飞机扬长而去,这件镇国之宝却得以留在大陆。

而发生在它身上的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

故宫文物外迁,一路见证民族存亡

早年负责清点故宫文物,后来又被蒋介石选中护送文物前往台湾的庄尚严,带着家眷乘坐轮船先行抵达台湾。

可就在他眼巴巴地等着陈仓石鼓落地时,负责护送的国民党士兵却告诉他:“那十个大石墩太重了,上了飞机根本没法起飞。”

听到这些大老粗把那样一件珍贵文物随手丢在机场后,庄尚严差点没气出什么毛病来。

他倒不是可惜石鼓留在大陆,反正他也不是自愿来台湾的。可这帮粗手粗脚的莽夫,万一损毁了文物怎么办?

想想当年文物南迁和西迁一事,故宫上至专家、下至搬运工,都是在用生命护着这些宝贝呀!

1931年东三省沦陷后,当时的北平故宫博物馆便接到了一项秘密指令——挑选文物南迁。

尽最大的努力,把能带走的文物都带走,以防将来哪一天落到日寇的手里。

接到这项指令后,故宫全体工作人员马上开始了紧张的挑选和打包工作。

最后整理出了13427箱又64包文物,涵盖了书画、瓷器、铜器、玉器、刻本都多个种类。

每件文物都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一层纸、一层棉花、一层稻草和一只木箱是标配,个别文物还专门配备了一只大铁箱。

而时任南迁负责人之一的庄尚严,另外接到了一个棘手的任务——打包陈仓石鼓。

当时的陈仓石鼓虽然没被定性为“镇国之宝”,但它的历史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这次的南迁名单,十面石鼓必然身在其中。可是,它的打包保护工作却成了一大难题。

据庄尚严之子庄灵回忆:“每面石鼓表面都刻了字,但石皮和鼓身已经分离,稍微不注意蹭到字就完了。”

庄尚严左思右想不得其法,最后大家一合计,还是决定向古董行的老前辈取取经。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那些与古董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秘密法宝。

但在国难面前,任何秘密都不值一提。

在老前辈的指导下,庄尚严等人将浸湿的高丽纸轻轻覆盖在石鼓表面,然后借助棉花轻捺。

等干了之后,纸张紧紧贴在石皮上,石皮又紧紧贴在鼓身上。

接下来就是第二道保护措施,每面石鼓包上两床棉被,棉被上所系的绳子是手工编织的麻绳。

把石鼓装进木箱后,所有空隙都用稻草塞严实。最后,木箱外还要封上铁皮条。

有如此精细的保护措施,陈仓石鼓在运输途中出现损毁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大家都在等待下一步指令。在此期间,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与国子监的文物也即将南迁。

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被攻陷了。南迁时刻正式到来,连同故宫文物在内的19557箱文物启程前往上海。

所有专家和工作人员一路随行,而庄尚严最紧张的就是那十面陈仓石鼓。

1936年年底,这大批文物又被运到了南京。

可是随着淞沪会战的爆发,就连南京都要失守了。为了保证文物不落入贼人之手,西迁开始了。

中路9369箱文物过汉口、宜昌、重庆和宜宾,最后留在乐山善加保管,负责人是欧阳道达,他也是三路的总负责人。

南路80箱经长沙、贵阳,先是在安顺停留了好几年,紧接着又运到了四川巴县,负责人是庄尚严。

北路7286箱过宝鸡、汉中、成都,最终抵达目的地峨眉,负责人是那志良。

但还有2953箱文物,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滞留南京。

在西迁过程中“人不离物、物不离人”,外围有军队全程护送,车厢内专家和工作人员也是片刻不离。

老一辈的文物人,将这些国之瑰宝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即使一路颠沛流离,甚至自己连饭都吃不上,对待文物也未敢松懈。

而庄尚严所护送的那一批文物中,恰好就包括了陈仓石鼓。

如此庞然大物,每一面足有一吨重。有些人便觉得是累赘,不如干脆舍弃。

但这种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专家们的强烈否决,自小跟着一起护送文物的庄灵,也亲眼目睹了父亲对于陈仓石鼓呕心沥血的保护。

等到有一天抗战胜利了,就能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上面的文字和文化,就能在历史记载中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反法西斯的胜利。中路、南路和西路的文物在重庆聚首,并于1947年回迁南京。

但没想到回迁路途也是困难重重,虽然头上没了飞机大炮的轰炸,可陈仓石鼓却遭遇了两次车祸。

险峻小路上险些坠下山崖,危急关头还是十面石鼓自己救了自己。由于它们的庞然重量,才使得汽车没有侧翻。

庄尚严悬着的心,一直到平安抵达南京才放下。可谁曾想蒋介石一意孤行挑起内战,最后使得他与陈仓石鼓远隔海峡。

看着郁郁寡欢的父亲,庄灵也像失去了儿时伙伴一样难过。

历经千年风雨而保存至今的陈仓石鼓,是多少被迫赴台的故宫人心里的痛。

千年之后重见天日,损毁严重莫名丢失

陈仓石鼓经多方考证,主流说法是出自秦惠文王时期。但在有史可考的记载中,它第一次重见天日是在大唐贞观元年。

后来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在那个时代一手缔造了盛世大唐。

百姓们丰衣足食,按部就班地安享太平日子。

也正是在公元627年,一位牧羊老汉在陈仓山发现了十面石鼓。

圆而见方的花岗岩材质,仔细一看长得都差不多,或许是精心打磨而成的。

藏在长而乱的草丛中,难怪没有被人发现。可是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到底是什么人把石鼓放在这儿的?

老汉一时好奇,将其中一面石鼓上的泥土块清去,赫然发现上面还刻着一些神秘文字。

但这位老汉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瞅着那些文字就跟看天书似的,摸摸后脑勺后又继续牧羊去了。

可他一直把这事记在心底,自己不认识没关系,私塾先生和读书人肯定认识。

于是被牧羊老汉这么一宣传,许多学子纷纷赶来观摩临拓这笔法奇特的怪文字,就想搞清楚上面写的什么。

可惜无论他们如何推敲,都参不透这其中的意思。

当读书人都解释不通时,更多的平头老百姓就将这些石鼓当成了从天而降的“奇物”。

有人说是祥瑞之兆,也有人说是不祥之兆。更有甚者,如祭拜神明一般前去焚香祷告。

陈仓,渐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区,变成了文人骚客和众多信徒闻风而至的“圣地”。

那十面石鼓上的神秘文字,也被有心人重金悬赏,解一字就可得赏赐。

可惜一个世纪过去了,有多少人慕名而来,就有多少人败兴而归,再高的悬赏也解不开其中的一个字。

恰逢此时安禄山、史思明叛变,昔日的大唐盛世已是强弩之末。

杨贵妃魂断马嵬坡,太子李亨自行即位,把还活着的唐玄宗变成了太上皇。

不过唐肃宗(李亨)登基后并没有杀回长安,而是躲到了雍城来。他对十面石鼓的事迹早有耳闻,刚好趁此机会一观。

于是地方官员为讨圣上欢心,耗费人力物力将石鼓运到了雍城城南。

亲眼得见之后,唐肃宗及一众文武官员都惊叹不已。然而还没等破译工作开始,杀红了眼的叛军就闻着味追到了雍城。

相比这劳什子的破译工作,当然还是逃命要紧。于是唐肃宗下令将石鼓掩埋荒野,而且为了不让叛军获知,他还声称石鼓已经毁失。

原本这只是个谎言,但由于年年战乱,使得天下人都相信了,一时间惋惜抱憾之声不绝于耳。

直到公元806年,有地方官吏偶然寻得埋鼓之地。可基层官员不敢擅作主张,因此上书中央请求挖掘。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获知此事后,觉得这些石鼓上的文字肯定非比寻常,应当移交太学府钻研破译。

但当时在位的唐宪宗李纯,立志再现贞观、开元盛世,在政务上废寝忘食,对那些石鼓就没什么兴趣了。

韩愈的奏折被足足积压了8年,期间没有一个人表示重视。

8年之后,凤翔迎来了新的父母官郑余庆,石鼓的埋藏地就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而且他还兼任国子祭酒,本职工作就与学术文化有关。思量之下,他也向韩愈那样呈了一封奏折上去。

这次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散落荒郊野外多年的石鼓被运到了当地的孔庙保存。

但此时的郑余庆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一起被埋下去的十面石鼓,有一面竟然遗失了。

何人所盗?何时所盗?一问三不知,而遗失的那面石鼓也引发了后世诸多争端。

偏偏祸不单行,剩余的九面石鼓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字迹斑驳残缺,有些地方甚至都看不出字迹了。

天下文人原本惊喜于石鼓的再现,但得知这个噩耗后又是一阵唏嘘。

并且由于石鼓上的文字无法再复原了,早些年保存下来的拓本就成了人们争相求购的稀罕物。

公元907年,盛极一时的李唐王朝湮灭于历史之中。

每个角落都蔓延着战火,凤翔孔庙也成了一堆残垣断壁。乱世之下,九面石鼓相继被盗。

等它再次现世,竟然已经改朝换代来到了北宋。

历经波折寻回石鼓,命运跌宕终被破译

在祖辈及父辈打下的基础上,史称“仁宗盛治”的时代到来。宋仁宗赵祯力主发展科技文化,自然也对古籍上记载的石鼓产生了兴趣。

因此他公开悬赏,除却重金以外还能许以官位。

一时间天下人趋之若鹜,都奔着高官厚禄和君王欢心去找那十面石鼓。

而当时的凤翔父母官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正好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

他派人不断寻访,历经波折终于找回了原本藏于孔庙中的九面石鼓,但之前就丢失的那一面却一直没有下落。

这时的司马池或许是自作聪明,也或许是求功心切,他竟然连夜找来工匠伪造了一面,对外还宣称已经找齐十面石鼓。

可宋仁宗与一众名家也不是傻子,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其中一面是假的。

帝王一怒,原先的赏赐也就变成了惩罚。

但丢失的那一面石鼓到底在哪呢?传闻它的价值可抵得上其他九面,因此众人还在孜孜不倦的寻找着。

就这么一直找到了1052年,有人放弃了有人还在坚持,而金石收藏家向传师就因坚持不懈得到了回报。

他曾经重金求得一份拓本,上面完整的记录了十面石鼓的文字。

这就说明,这份拓本是从唐朝时期流传下来的。而之前拥有这份拓本的关中太氏,说不定知道丢失石鼓的线索。

可惜他还是去晚了一步,偌大的太氏家族在一场瘟疫中全部丧生,生前所用过的东西也被付之一炬。

这对向传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柳暗花明又一村,苦苦寻觅的石鼓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被后世命名为“作原鼓”的石鼓,当时已经变成了屠夫手下的磨刀石和捣米舂。

正在客栈留宿的向传师,仔细辨认过上面的文字和形状后,惊喜地发现这就是那面丢失的石鼓。

可惜屠夫不知它的价值,经年累月的磨刀、捣米,使其损毁严重只留下了四行文字。

而凤翔知府在得知此事后,立刻调动军队把作原鼓接回了凤翔。在辨认真假过后,这面石鼓于公元1110年被送至京城。

十面石鼓离散几百年后终于重新相聚,而此时的宋徽宗赵佶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他就喜欢捣鼓这些和文化艺术有关的东西。

某一天他突发奇想,用黄金填注文字和缝隙。原本破旧单调的石鼓,霎时间变得金光闪闪。

可这种做法不仅毁坏了文字本身,也为之后的祸端埋下了隐患。

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爆发,直接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金兵在洗劫国库财宝的同时,也盯上了那十面石鼓。

但可悲的是,他们只看中了槽缝中的黄金,将其剔除一空后,就把石鼓丢在了一边。

107年后,南宋御史大夫王檝偶然间找到了十面石鼓。身为凤翔人士的他,自然对石鼓有着更深的感情。

也正是在王檝及其后人的悉心保护下,藏身于孔庙的石鼓历经元、明、清三代而安然无虞。

到了近现代,考古学家和文博专家将其称为“陈仓石鼓”。

并以鼓身上开头两字起名,细分为汧沔鼓、车工鼓、田车鼓、銮车鼓、酃雨鼓、作原鼓、而师鼓、马荐鼓、吾水鼓、吴人鼓。

只是在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的背景下,陈仓石鼓仍然免不了颠沛流离的命运。

直到新中国成立,它才再次回到故宫博物院中。

而对此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庄尚严,至死没能回大陆,没能再看陈仓石鼓一眼。

“来台湾以后,哥哥发消息告诉父亲,被运回北京的石鼓毫发未伤,他听了以后高兴得跟个孩子似的。”

拼上性命去保护的文物完好无损,这就是对老一辈故宫人最好的回报了。

而经过学者们的不断研究,基本可以肯定上面的字迹是史籀手笔,文字则呈现出由大篆向小篆过渡的特征。

每一面石鼓上都刻着一首四言长诗,描写的是秦国王室及贵族外出打渔、狩猎、祭祀的场景。

既体现出了当时的人文风貌,也表达了秦公意图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至于石皮上所刻的文字,则被千百年来的学篆者们奉为正统,描摹临习者不计其数。

尤其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文字的演变传承意义是无法用数字来估量的。

它从先秦时代一路走来,历经了无数腥风血雨和颠沛流离。即使如今身有残缺,却让后人看到了那一段掩埋于地下的未知历史。

如此厚重的文化价值,或许就是它能名列“九大镇国之宝”的原因。

后记

当今太平盛世下,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各大文物,都在用默默无言的方式讲述着各自的历史。

每每思及此处,总会想起那个战火纷飞的旧中国。一次浩浩荡荡的外迁和回迁,保护的不止是文物,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国家灭亡以后,有复国之日;中华文化一断,永无补救之举。”

不管怎么说,下达这个命令的决策层是睿智而有担当的,执行这个命令的护卫者是忠勇而克尽厥职的。

北京古城离了这些文物后,就像一个失去了灵魂的躯壳。而一代故宫人为了让古城重焕光彩,携家带口一路相送。

期间参与护送的军队也好,伸出援手的平民百姓也罢,国人齐心协力抢救文物,也是在挽救立于危崖之上的中华民族。

大灾大难、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永远能爆发出惊人的团结能力,这就是深植于灵魂之中的民族信仰。

还有那些隔着海峡遥遥相望的文物,也一定有重回母亲怀抱的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