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早睡早起,可能才是真正的自律”

 双击666的老铁 2022-10-08 发布于云南
图片

图片

首先,和大家简要报告一个好消息!!!

学长的新书,近期正式上市啦。

暌违三年终于见面,非常欣慰。

上市当天,就登上新书励志榜第1名,总榜第3名。

图片

这本书,叫做《爆发式成长》

可以自豪地说,这本书是满满的干货,从内到外,覆盖了个人成长、职场进阶中至关重要的十四个主题。

我希望这本书,能为你的成长与突破,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图片欢迎点击下方链接
即可限时5折价抢购
图片

今天是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我从书中选了1篇文章,
想和你聊聊假期后,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如何调整状态,自律起来?
本文全是干货。
文末有学长自己总结的超实用的十大自律技巧,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1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你只有从思想上去真正认清了自律,你的行动才会有意义。

我始终认为,什么都不想,不假思索地跟着别人去健身、读书、早起绝不是自律。因为本质上,你还是缺乏自我的认知,是在跟随别人的脚步前行。

下面我将从思维认知层次进入方法论层次,给大家分享自律的两大“法宝”。

第一个“法宝”叫:惯性。

物理学里,惯性是牛顿第一定律。现实中,惯性也是接管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力量。几点起床,怎么刷牙,怎么去赶车、通勤,之后想吃什么,吃完想干什么,睡觉前再看点什么……

那些让我们每天都过得毫无起色的东西,是“习惯了”的东西。

在一些传统的观点中,自律最难的一点,就是要去改变固有的习惯。

人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告诉自己怎样才能改变暴饮暴食的习惯,改变贪吃嗜睡的习惯,甚至改变纵欲的习惯。

对此,我的看法不太一样。

既然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我们为什么非要去选择对抗而不是合作呢?要知道,纯靠意志力支撑自律,真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基本上,你大部分的精力都得耗在和习惯做斗争上。

而事实上,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其实更应该把自律变成一种习惯。依靠习惯的力量而不是意志的力量去推动自己保持自律。

我的建议是,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和已有的习惯产生正面的冲突。尤其在一开始尝试自律的时候,定的目标太高太狠(比如戒烟、戒游戏),很容易败下阵来,甚至导致自己以后都不敢再去尝试自律了。

当你的意志力很薄弱,长期练就的“不自律”的习惯又很强大时,你怎么去拼?更好的方法是另起炉灶,建立一个新的自律习惯。学会用新的习惯去覆盖旧的习惯。

就拿最难的戒烟来说,很多人并不是说戒就戒,而是会用嗑瓜子、吃棒棒糖等新的习惯去代替过去的习惯,在强化新习惯的同时,慢慢淡化旧习惯的影响。

比如,很多人有睡觉前看手机的习惯。如果用自律的方式,强迫自己每天睡觉前一定不能看手机,真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如果重新建立睡觉前看几十页纸质书、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习惯,就会慢慢替代看手机的习惯。

还有一条很重要——你不需要在每件事上都养成“好习惯”。

甚至有些人,从来不早睡早起,但这不代表他不懂得自律。

你应该尽量选择,在能影响和带动其他事情的行为上养成好的习惯。这样的习惯,我们称之为核心习惯。

相对这种习惯,走楼梯先迈左脚,挤牙膏要从底部开始挤之类的习惯就真的没那么重要了(记住:有所为有所不为)。

哪些习惯可以算核心习惯?举几个例子,比如健身、早睡早起、睡前阅读(纸质书)。

我只举这三点。但只要你能在这三点中的任意一点上养成自律的习惯,你就能在任何方面做到自律,只是看需不需要而已。

比如我虽然习惯晚睡,但那更多是因为工作和写作的需要。如果有一天工作不需要我这样加班熬夜,写作的压力也降下来,为了身体健康,我是可以随时去建立早睡早起习惯的。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就是因为我在别的方面(坚持看书、戒掉网游、不轻易浪费时间等核心层面)从无到有建立起了好的习惯。

我有个大学同学,读书的时候非常宅,我几乎从没见过他在上午九点之前起床,早上的课基本都不去上,美其名曰:太早起床毁一天。后来他参加工作了,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因为干的是自己擅长并且喜欢的事情,做得非常好,成长也很快。

我就奇怪了,按理说他那种作息,完全不可能在职场里“混”得好啊。

后来我知道了,原来他建立了一个非常特别但又符合工作和自身实际的早起习惯。

他每天早上六点之前起床,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去进行简单的锻炼,思考和安排一天的工作,查看并回复邮件。然后吃过饭,洗漱一下,八点多上床去睡个“回笼觉”。十点多再起床正式去上班(互联网公司上午上班比较晚,他又住在公司附近)。

据他说,每天一早起床,既利用了一天中最精华的时间去干了最重要的事情——锻炼、吃早餐、回邮件、安排工作——又给了自己再睡一觉的时间窗口。

而这种“回笼觉”的效率非常高,基本上他睡一个多小时起来就感觉精力百倍。

当然,这样的生活习惯不一定适合大家,大家也不都在十点多才上班的互联网公司工作。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习惯这种东西,关键还是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记住我之前写过的话:自律的关键是建立属于自己的节奏,而不是跟着别人后面跑。

图片

2

第二个“法宝”叫:动机。

我一直觉得没有动机支撑的自律是不持久的。很多人曾经问我:学长,你是如何做到在工作那么忙的状态下,还能持续写作?你不累吗?

说实话,与大学和工作初期相比,我现在的生活非常单调乏味,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业余的时间是按小时计算和分配的,和别人吃个饭,都要提前很久约好才有可能。

每天要干什么,什么时间该做什么,精确得像个闹钟——事实上,我手机里设了很多闹钟,用来提醒自己完成计划任务。

但一开始我不是这样的,我也曾经有大把的时间去浪费,整日整夜地泡在网吧里玩游戏,动不动就聚会喝酒到深夜……

本质上,我真的是一个极其不自律的人,否则也不会在大学时颓废到要退学的地步了。

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我想了很久,归根到底就是动机使然。

大概在毕业前后那段时间,通过自我剖析,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按照我之前的那种过法,我大概率会变成一个无用的人。

如果我真的什么都没做,可能成废物也就成废物了吧。但这么多年以来,我看了那么多书,涉猎了那么多的知识,进行了那么多的思考,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坎坷,我不甘心啊!

而在那些阅读、学习、思考和生活的过程中,我之所以越来越迷茫,关键就在于缺乏清晰的目标。

于是,我为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定下了目标,然后运用剃刀法则,把目标之外的干扰项尽量砍去,就像我前面分享的一个自媒体人所说的:认准了什么东西,就去“死磕”。

我发现,我“死磕”真的是有效的。在我个人身上,除了职务提拔、收入增长(这些都是必然附加的),最明显的成就在于,那些年,我的绩效考核从来都是优秀,几乎拿完了当时能拿的相关奖项。

我工作几年后,原来的部门找了 3 个人,才把我手里的活全部接下来。

在我那几年的工作晋升过程中,公众号、知乎兴起,我天天看别人分享经验,看得多了,我决定自己动手写。现在,公众号和知乎加起来有上百万读者,社群也有 5000+ 铁杆用户,我需要对我的读者和用户负责。

同时,现在我有了资源,可以带团队,甚至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以立足于现有条件,去做一些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

这就是我现在如此努力工作和写作的动机,一是尽责,对得起关注的人;二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些对人或者对社会有意义、有改变的事情。

图片

3

所以,人要想自律,一定不要只去复制他人的模式,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动机。

我总结过十种影响力比较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底层动机的方法:

第一种:内心深处的极度渴望;

第二种:强烈的情绪爆发;

第三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

第四种: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事;

第五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第六种:异乎寻常的大震撼;

第七种:压力倒逼、物质激励和正向反馈;

第八种:负能量;

第九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兴趣;

第十种:思维体系的整合。

关于这十种动机的详细分析,我附在了本文最后。

把习惯和动机结合起来,就是要把你的自律用到更重要的事情上。所以,关于自律,不要一开始就进入怎么睡觉、怎么走路、怎么微笑这种小节上,而是要从大局入手。

没有事的时候,早睡是一种自律。但当你为了更大的目标,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时候,说不定每天坚持晚睡反而成了一种自律。

自律要从小事小节中来,但当你进入更高的层次,建立“大自律”后,是可以忽略“小自律”的。总结起来,能够帮助你自律的最好方法,就是三个字:

干大事!

习惯的东西最怕没有反馈,坚持了许久好像没什么变化,也就不想坚持了。

当你定下了干大事的目标,就可以让你日常习惯的每一点积累,都变成向着目标前进的一小步。这也就赋予了日常习惯更高的意义。

比如每天练字,纯粹地为了坚持而坚持,和想象一下将来你要自己签字、设计自己的公司名字(乔布斯当年也喜欢研究字体)这种坚持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定不要为自律而自律,不要因为看到了网上分享的一些自律小方法而沾沾自喜。那些都是他人经验。

人要想真正做到自律,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构化地解析自律的本质是什么,去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个概念。

然后通过自我剖析,找出自己的“理想态”。定下自己的目标,通过目标的引导,来帮助自己找到努力更充分的动机。

最后,附上改变一个人的十种底层动机的详细解读:

第一种:内心深处的极度渴望。

我们能为改变付出多大的努力,最终取决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有多强烈。

每当自己懈怠的时候,不妨刻意留出一段时间来问问自己:我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为了这个目标,我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要为自己的自律找到一个像呼吸新鲜空气那样清晰的目标。因为渴望有多强烈,奋进的力量就有多强大。

第二种:强烈的情绪爆发。

强烈的情绪是最能激发人深层次动力的东西了。

一场透彻心扉的悲痛,一次怒发冲冠,一次热泪盈眶的感动,一夜无眠的焦虑……在强烈的情绪刺激下,你总能爆发出极其强烈的自律的动力。

第三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

很多人喜欢在新年立誓。

他们用虔诚的态度去为自己的每一次自律,设计一种充满仪式感的场景,把自我改变这件事变成一件神圣的事情。

第四种: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事。

这是把事情深深刻在记忆中的最有用的一种方法。

如果你觉得人生里还没有这样有特殊意义的东西,就继续去寻找。在旅途中、在经历中,去和一个人、一个场景、一个地方建立起独特的意义联系。

这样,每当你想到这个人,回想起这个场景,或者重新回到这个地方,就能从心底涌起无限的冲动。

第五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在所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里,我们都能发现曾经的浪荡子弟找到了自己的责任,也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如果责任和义务把你放在了一个无法逃避的位置上,当你真的成为家庭和身边人的唯一依靠时,别说自律了,什么样的付出你都可以接受。

图片

第六种:异乎寻常的大震撼。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当你真正在生活中经历了一次足以颠覆你过往认知的大震撼后,就很难再沉浸在过去的状态中了。这种震撼可以是由一次经历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张照片,或者别人说的一段话、某人正在做的某件事带来的。

在心灵的大震撼下,你就可能迸发出强烈的动力。

第七种:倒逼、激励和反馈。

人在努力奋进的时候是需要反馈的,不管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现实可以逼着你去自律,多挣钱也可以激励你奋进,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明星的自律。找一个奋发向上的人作为同路人,你就很容易在他的影响(正面激励、反面倒逼)下,成为一个勇于做出改变的人。

因为你不想让这个你信任和在乎的人感到失望。

第八种:负能量。

负能量也是能量,最典型的是羞耻感。

侮辱与误解有时候反而会激发一个人强大的斗志。很多人之所以突然转了性,是自尊心受损之后产生负能量所致。

第九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兴趣。

之所以把这条放在这个位置,是因为这几乎是“最正确的废话”了。

我们都知道,人是可以为最热爱、最喜欢的东西,努力奋斗的。问题在于,长大以后的我们已经很难再由着自己的喜欢和兴趣去做事了。但只要你的内心还没有放弃这份喜欢和兴趣,它就可能不断地在你的心底制造一股股冲动。

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冲动,为自己喜爱的事情努力。

第十种:思维体系的整合。

最后一条是最高级但也是最难的。

当你从痛苦、反思中一点一点地去反复分析过去各式各样、“乱七八糟”的想法,探寻源头,去努力将它们融会贯通、搭建一个全新的思维框架时,你就会发现:

思想上的整合会带来你对这个世界、对自己、对他人认知的全新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