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构建战略控制点?关键在于八大创新

 乔诺咨询 2022-10-08 发布于上海

回复“战略”,了解更多战略管理智慧

来源/ 乔诺咨询
作者/ 李谦琦,袁菁
编辑/ 高江,Criss

日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

据了解,2022中国企业500强,共持有各类有效专利166.80万件,比上年500强增加21.94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67.29万件,比上年500强增加7.83万件。发明专利数量占比为40.34%。

创新100强名单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位列第一,总得分96.55,中兴通讯、航天科技紧随其后。可以说,“创新”是奠定企业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

企业创新的疆域是广阔的

人人都知道创新很重要,从套利到创新的企业家功能模型,还是克里斯坦森的颠覆性创新概念,或是加里·哈默尔的管理大未来,企业家们都走过了很长的创新之路。

那么,什么叫做创新呢?

是简单的改变?是功能的提升?还是颠覆性的设计?大多数人谈到创新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到一种狭义的经济学概念中去。

美国学者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是指向于生产领域的创新,被应用在广泛的商业生产活动之中。

实际上,创新有着更广义上的范围。

打个比方,“厨师”就是很伟大的创新,因为他可以不发明任何原材料,但可以用肉类蔬菜佐料等,炒煮蒸炸制作出美味的菜品,所以可以称之为“融合创新”

模仿一家叫抄袭,模仿多家叫创新;大改进是创新,小改进也是创新;支部建在连队上,是创新;IPD也是创新,这是IBM流程创新;点点滴滴都是过程,都是创新。

公司就是世界文明史巨大的创新,是组织形态的创新。

创新的领域和种类是多元化的,而任何一个领域的创新,都将让企业在不确定时代里,拥有新的机会。



八大创新,构建战略控制点的抓手

正如德鲁克所说,“有目的的创新,可以回避90%的风险。”

在研究创新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涵盖的“八大创新”。当深入企业创新的每个细分领域中,管理者可以相对应找出需要主动出击的目标突破点。

 第一: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本质上是为了让公司有竞争力,让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订单,改进公司的效率,提升公司的效益。


其中,产品创新可以分为三类:

1、性能提升型。

产品只是在现有功能上去做性能的提升。诸如飞机从3000米到10000米的高空;电饭锅从一开始只煮饭,发展到可以煮婴儿粥、温泉蛋的智能电饭煲;小牛电动车增加防盗窃的智能功能创新。

2、成本改进型。

成本改进后,可以扩大受众面,为员工、为股东、为社会做贡献。华为把一线交换机的成本从1000美元做到100美元,就是降低了成本,把消费受众扩大了。

3、市场创造型。

革命性、颠覆性的产品,是可遇不可求的。实际上,从来没有横空出世的东西,目前出现的市场创造性产品,更多是整合型的。

乔布斯把电脑计算、照相机、手机通话、音乐播放等功能整合起来,发明了苹果手机,就属于市场创造型创新

 第二:服务创新 

在回答什么是服务创新之前,我们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糟糕的服务是什么样的?

1、在售后服务ITR(Issue to Resolved,从问题到解决)层面,可以分为四类:

  • 慢:响应速度慢、到场速度慢、赔付速度慢。

  • 长:备件返修时间长、现场恢复时间长、定责时间长。

  • 复(修不好):同一项目同一故障反复出现、同一项目反复出现不同故障、同一故障多个项目反复出现。

  • 差:服务态度差、人员形象差、技术能力差。

2、在交付SD层面,糟糕的服务会出现不能按期交付、不能按要求交付、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项目成本管控差、施工方案不满足客户要求等情况。

在服务创新上,可以对照“糟糕的服务”去做相应的改进工作。因为未来产品的竞争力,必然要满足“质量好;服务好;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这四个维度。其中“服务好”是重点之一。

 第三:业务流程创新 

流程是为客户创造和传递价值的实际业务运作方式和方法。

大规模的市场、产品、人员扩张,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流程进行管理。报价模式、融资模式、信用模式、合同条款等等一系列,也都涵盖在流程之中。

某企业的售后服务中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中心的十几个流程进行了不同的创新,业务水平大幅提高,运作成本下降50%以上。

再比如IPD流程,是把研发当作是投资,成为公司的利润中心。把企业的纯研发,变为跨部门团队的系统开发,让产品的偶然成功变为可复制。

 第四: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的创新,简单来讲,就是向谁收钱、如何收钱的问题。往往将会助力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后向收费、软件设备、订阅PAAS、BOT租赁、并购等等都是商业模式。比如,Airpods本是苹果手机取消耳机孔的衍生品,如今成为了苹果年销售额200亿美元的业务。

5.4克,这是苹果无线耳机AirPods每只重量,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撑起了规模庞大的“商业帝国”。

今年,AirPods有望售出1亿副。据媒体全球消费者调查,苹果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耳机品牌,34.4%的受访者使用了苹果品牌的耳机,是第二名的两倍之多。

苹果研发AirPods作为手机衍生品,通过硬件占据声音场景入口,为语音交互做铺垫。这或许就不难解释,苹果缘何愈发倚重软件业务,其背后链接的适配场景蕴藏着巨大想象力。

苹果成功的秘密,在于把最好的软件装在最好的硬件里,App Store成为苹果软件服务领域的王牌业务。通过征收平台服务费,在App Store嵌入支付接口收取30%的分佣,使苹果可以从通过App Store出售iOS应用程序中受益匪浅。

苹果公司2022财年第三财季报告显示,服务业务的收入为196亿美元,预期为197亿美元,实现了12%的同比增长,是该季度苹果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

苹果目前拥有全球超8.6亿付费用户,掌控着整个IOS软件生态。每年,苹果在 App Store 获取的营业利润率超过70%。

因此,苹果的应收重点,逐步从硬件研发全面转向软件服务收入。苹果向订阅“转身”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其估值打上了一支“强心剂”。

 第五:组织创新 

战略决定业务,业务决定业务流,业务流决定组织。

彼得·德鲁克曾在《生态愿景》中说,“不管企业还是政府机关、大学、工会和军队,要想保持自身的延续性,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系统化、组织化的创新机制纳入自身的组织构造中。”

组织创新的最大特点在于,这不是个人英雄行为,而是要经过组织试验、评议、审查之后的规范化创新。当企业建立起组织设置、组织运作、组织管理和组织创新这四方面的架构,那么距离成为一家“百年老店”也就不远了。

 第六:人才管理新 

人才管理,不是要管理人才,更应该说是服务于人才。

通过相关人才管理机制和解决方案,实现对人才的吸引、发展、使用与激励保留,让人才在最佳时间,最佳岗位做出最佳贡献,获得最合适回报。

要做好“战略、薪酬、文化、干部”这四方面的人才管理工作。打破平衡,让人才走出舒适区,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角色认知、人才运作和管理都要配套。

人才管理对业务的核心价值,就是按时、按质、按量供应战略所需人才。通过人才需求识别,到评估改进的闭环管理,保证人才供给管理的持续优化。

 第七:激励创新 

企业要进行价值创造、价值评估、价值分配的全流程激励创新。

企业活力除了来自目标牵引、来自机会牵引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利益的驱动,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言——企业的经营机制,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驱动机制。

大部分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缺乏顶层的思考与研究,更多停留在术(工具)的设计与变化。

一旦发现激励机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则不断变更激励的工具与方法。如此周而复始,激励机制逐渐变成公司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缺了不行,做了没有效果。  

所以,企业激励机制必须合理,做好机会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三个方面的激励,使那些真正为企业作出贡献的人得到合理的回报,企业才能具有持续的活力。

 第八:运营创新 

在一个企业中,运营无处不在,大到一个企业的运营,小到一个基层组织的运营。

运营是瞄准业务目标,周而复始地沿着流程转,通过持续、周期性的业务运营管理活动,以达成业务目标。

运营管理创新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运营管理的对象包括业务流程(如IPD、LTC)管理系统进行创新。

因此,其关注的目标包括:质量、成本、费用、效率/效益、周期/速度、柔性、客户满意等。

目标一旦出现问题,如何纠偏?这就要通过运营,缩短纠错和改进的时间,从而支撑企业的商业成功。运营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对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的有效管理,以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


企业的八大创新,是为了构建战略控制点和竞争力而存在的。

让每一次创新都成为战略控制点的有力抓手。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颖或巧妙,而在于它是否能够赢得市场。

细数这些年,基于客户需求结合技术进步的创新,都获得了市场上不俗的成效。诸如:

  • 把LED做到玻璃里去

  • 把冰箱做到烟机里去

  • 把AI做到拉杆箱里去

当企业凭借创新,赢得战略控制点的高地之后,收入就有了保障,利润也就进入了保护区。那么,稳健可持续地发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