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养生|防寒保暖,养护肠胃

 zhb学习阅览室 2022-10-09 发布于上海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7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节气养生:防寒保暖,养护肠胃

寒露过后,进入秋收的尾声,气温下降很快,低温与冷风往往会对田间最后阶段的收成产生影响,也很容易造成风寒侵体,这便是俗语所谓的“寒露风”。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但老年人和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换季穿衣服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另外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发展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节气饮食: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出现中医学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养生与秋分不同,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应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少吃辛辣、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

寒露时节,早餐宜吃温食,不妨喝点热粥,如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黄精粥等,粥中粳米、糯米均有很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视情况适当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等。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寒露节气茶

寒露后气温继续降低,早晚温差更大。露是寒之气,先白而后寒,天气更加凉爽。此时北方已是深秋景象,红叶绽放,南方依然光照充足,养生要继续调整阴阳,可选用紫罗兰枸杞茶。

制作方法:紫罗兰3克,枸杞子10克,放入茶壶中,倒入开水泡5分钟即可饮用。紫罗兰味辛、涩,性平,归肺经,有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枸杞子滋阴补肾,二者合用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