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7年邓小平逝世,弥留之际对妻子坦言: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

 yzhkl 2022-10-09 发布于云南

1997年2月19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因病逝世,享年93岁。而医护人员和邓小平的家人因其长时间卧病,所以对这样的结果也都有心理准备。

但唯独邓小平的妻子卓琳却有些恍惚。原来,早在邓公离世前4天,关于自己的身后事,邓公桩桩件件的都做了交代,而卓琳也都将之汇报给了中央。

文章图片1

原以为邓公已经了无牵挂,可19号下午进入弥留之际的邓公却将妻子唤至身边,用尽全身的力气说道: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

听到这话,卓琳赶忙凑上前仔细倾听。而随着邓公苍白的嘴唇微微翕动,卓琳的眼中再次流下来两行清泪。随后她握着邓公的手,郑重点头道:

你放心吧,这事儿我亲自给你办!

看到妻子已经答应自己,似乎是了却了所有牵绊似的,邓公含笑昏睡过去。医护人员见状,再次投入了紧张地抢救之中,然最终没有将邓公从死神手中再次夺回。

那么,邓公既已逝去,关于他的最后一个心愿究竟是什么呢?他在病中又度过了怎样不为人知的岁月呢?

退休生活

1989年11月9日,85岁的邓小平正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光,因为他退休了。相较于多年前的干部终身制,邓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文章图片2

对于邓小平而言,70年代中期他再度出山参加工作,主要是由于当时周总理身体健康恶化,急需一个人出来辅助他工作。

但邓小平也明白,再怎么精明强干的领导也有老的时候。那时不论是头脑、眼光还是精力、身体,都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

因此在邓小平成为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之后,就主张开始施行“退休制”。此举在邓公看来是好处多多,既可以给年轻干部腾出位置,也能够让老干部们安享晚年。

但制度提出伊始,却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在那个干部终身制的年代,每个干部都是萝卜岗,都要坚持为党和人民站好最后一班岗。

因此许多人误以为让自己退休,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怀疑,因此执行起来存在很大阻力。而好不容易将这部分老干部的思想扭转过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原来,老干部基本上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猛然交给新人,许多工作一时之间难以开展,甚至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

文章图片3

面对这种情况,邓公提出了“顾问制”,让有经验的老干部参加高层会议,但对权力做出了明确的限制。

也就是说将最终决策权交给了新干部,老干部只保留了建议权。如此一来,新旧交替之际,老带新的模式有序开启,工作也渐渐打开了局面。

而作为当时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邓小平曾先后多次提出退休,然由于国内和国际复杂的局面,导致邓小平总是不能如愿。

直到1989年的6月份,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集体诞生。

看着权力平稳的过渡,邓小平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退休生活。对于邓公而言,退休生活多姿多彩,但如果说退休后的邓小平最爱干的事,那么打桥牌绝对能登上榜首!

文章图片4

邓小平曾说:桥牌如同音乐一样是一种世界语言,理应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交流的、理解与友谊的桥梁。

说到桥牌,邓小平是在50年代的四川学会的,此后一直作为为数不多的爱好延续下来。退休后,打桥牌更是被邓小平看作是大事。

一次,他与几个老同志应邀参加在文津俱乐部举办的“运筹与健康”老同志桥牌邀请赛!

真正赛起来时,邓小平思路敏捷,与己方队友配合起来进退有据,凭借数十年的深厚功力,硬是用一首烂牌生生夺得了战场的主动权,最后更是以0:20VP的战绩使对手认输!

而关于邓小平的牌技,有着“桥牌女皇”之称的美籍华人杨小燕曾说:邓公的牌技可不仅仅是业余水平,已经够得上专业水准了。

其实牌场如战场,讲究的都是攻守有据。而邓小平戎马生涯数十年,战场上得来的经验用在哪里都是得心应手。

即便偶尔输了一场,邓公也洒然笑道:“打牌就是要和高手过招,这样一来即使输了也有味道啊!”

文章图片5

而除了打桥牌,邓小平的退休生活也算得上是丰富多彩。邓小平是一个讲究效率的人,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使其养成了不说废话的习惯。

无论何时,只要他发言,绝对都是用最简单的话传递出最多的信息。故而生活中的邓小平大多数时间沉默少言,更喜欢一个人独处。

而独处的时候如果不看书读报,那么邓小平就会想起医生的叮嘱,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对于养生,邓小平也有自己的诀窍。

八旬高龄才退休,邓公的身体却很少出现问题。这除了他极有规律的作息之外,更有赖于他适量的锻炼。

邓公的锻炼与众不同,除了散步之外,他还自创了一套保健体操。这套保健操脱身于“五禽戏”,一整套做下来,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够得到应有的锻炼!

再加上邓公自身自律能力超强,每天都会按时进行锻炼,故而身体器官的各项机能都比同龄人要好上不少。

但退休时邓小平已年过八旬,衰老和疾病终究是自然规律,任谁也不能免俗!

患病之后

1996年12月12日清晨,睡醒的邓小平察觉到了身体的异样。往常这个时候,他都会按时起床、洗漱,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

文章图片6

然而这天醒来,邓小平却感到呼吸困难。越是想要大口的呼气,自己的脸反倒越是被憋得通红,直到最后失控一般疯狂地咳嗽起来!

身边的工作人员听到邓公的咳嗽后,立刻来到他的身边,以为邓公是吞咽时噎住的他们企图通过顺气等常用方式,来帮助邓公重新恢复正常的呼吸!

可一通忙乱过后,邓小平的症状没有丝毫的缓解。直到这个时候,这些人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慌忙地叫保健医生!

等到保健医生赶到后,发现邓小平的身体情况已经急剧恶化,完全超出了自己可以处置的范畴。无奈之下,只得一边抢救,一边将他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文章图片7

邓小平与妻子卓琳

此后的日子里,邓小平再也没能够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因为医院为了便于治疗他的身体,便要求他最好住在医院,如此一来既利于观察病情,也方便在意外情况下第一时间进行抢救!

其实邓小平入院不久,医疗专家经过会诊就已经发现,邓小平的身体机能尚且不错,只是问题却出在了神经系统,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帕金森综合症”。

其实直到今天,医学如此发达,我们依旧没有找到根治帕金森的办法,更何况20多年前呢?

所以在帕金森的影响下,邓小平经常会止不住的咳嗽,严重时甚至会阻碍他的正常吞咽功能,发展到最后,邓小平常常因为呼吸功能受阻而时常有窒息的危险。

可即便如此,病重的邓小平依旧表现出了惊人的平静。据当时邓公身边的医护工作者郭勤英说:当时已年过八旬的邓小平,由于疾病的折磨,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文章图片8

但邓小平的表现却和寻常无异。他从不向医护人员提要求、要标准。甚至邓小平还非常的体谅为自己治疗的医护人员。

由于病魔的纠缠,晚年的邓小平身体开始变得消瘦,在需要输液治疗的时候常常因此找不到静脉注射的血管。

于是就会常常出现有时连扎好几针都扎不准的现象,看着护士急的满头大汗,周围的工作人员也紧张地手足无措,唯独邓小平却是格外的淡然。

原来,邓小平清楚地知道是自己身体的原因才导致的这种情况,并非医护人员的技术不到位,所以即便自己多挨几针,他也从不抱怨或者要求换人!

在接受治疗的那段日子里,所有的医护工作者都倾尽全力,即便他们知道没有办法让邓小平完全恢复,却也想让邓小平尽可能地舒服一些!

文章图片9

可就算这样,邓小平的病情还是不可挽回的越来越重。在最后的日子里,他的专职护士黄琳曾这样说:首长得的病其实是非常折磨人的,意志不坚定的人是很难熬下去的。

她曾经见过与邓公得相同疾病的患者,那些患者在最后的时刻大多时候都会忍不住呻吟甚至大喊大叫。

但是这种情况在邓小平的身上完全看不到。在黄琳的眼中,邓小平除了偶尔的昏睡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异常的清醒。

但即便醒着,邓小平也不怎么说话,这种沉默让黄琳感到非常奇怪!黄琳也觉得以邓公的敏锐,他是能够感受到自己已经时日无多。

文章图片10

因此曾尝试询问邓公,是否还有什么话要交代的!毕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这艘大船都是邓公在把舵。关于中国的未来,应该是这位老人最关心的事情了!

可令人意外的是,邓小平听了黄琳的话后,迟迟没有反应。直到看着黄琳脸上疑惑的表情越发的浓重,他才淡淡地说道:“该说的都说过了!”

此话一出,黄琳才意识到,这个老人早就做好了与这个世界告别的准备了!

弥留之际

此后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转眼间就已经进入了1997年的正月!所有的工作人员心中都在默默地祈祷,希望邓公能够像迎接新年一样,在治疗下获得新生!

毕竟再过几个月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当年中英关于香港回归问题谈判成功后,邓小平就曾明确表示:争取活到1997年,届时一定要亲自踏上香港的土地到处去看看!

文章图片11

正因如此,在1996年的除夕夜,营养室主任侯生伟和炊事员多做了几个菜,最后连同煮好的饺子一起拿到了三楼餐厅,与守在邓小平身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吃年夜饭!

大家也都发自内心的祝愿:希望小平同志能够早日康复!1997年2月7日这天,是农历的大年初一。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即便有病投医,也要在除夕和正月初一这天回到家中,但由于邓小平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来回的折腾,因此他的新年是在医院度过的!

就在医院走廊里的医护和警卫们还互道“新年快乐”的时候,2月19日这天,邓小平的病情突然出现了恶化的趋势,医护人员随即展开了抢救!

可是抢救从当天下午5时许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9时许,邓公的病情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直到当晚21时08分,医疗组组长、阜外心血管医院院长陶寿淇与301医院副院长牟善初正式宣布“停止抢救”!

文章图片12

消息传出,医院的走廊中便响起了许多哭声,这其中既有跟随邓公多年的警卫人员,也有不遗余力为邓公治疗的医护人员。

虽然这些人大都有些心理准备,但当看到那么坚强的一个老人真的就这么走了的时候,心中的悲戚还是压抑不住地直冲脑海。

其实关于邓公的身后事,早在4天前,处于弥留之际的邓公就已经清楚地交代了妻子卓琳。

而卓琳也按照邓公的意思写信将之上报给了中央,在信中,邓公这样说道:

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角膜,供医学研究。

最后一个心愿

但是除此之外,邓公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只是关于这个事情,邓公只告诉了妻子卓琳。

文章图片13

邓小平与卓琳

邓公十几岁就外出留学,自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基因早就深深刻在了他的骨血之中。

但由于常年奔波于革命工作,后来又走上了国家领导人的岗位,对于自由的渴望就更加强烈了!

虽然生前工作间隙,也曾到北戴河等地疗养放松,但对于邓公这种人而言,大脑仍旧时刻处于高速的运转之中。

故此,在工作最紧张地时刻,邓公最向往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因为在邓公看来,只有那辽阔的大海才能让自己劳累的心获得真正的休息!

因此,在交代身后事的时候,除了角膜捐赠供医学研究、不搞遗体告别仪式等遗愿外,邓公特意告知了妻子卓琳,自己的遗体火化之后,希望能够将骨灰洒向大海。

文章图片14

如此一来,也算是满足了自己一生爱自由,向往大海的愿望。听着邓公这么说,卓琳眼含热烈,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

老爷子,你尽管放心吧,这个事情我亲自给你办!

如此,邓公已经逝去。在所有身后事都办妥之后,邓公的遗体被火化,之后便由妻子卓琳带着骨灰,将之全部撒向了大海,完成了邓公的最后这一个心愿!

结语:

邓小平一生都致力于革命事业,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行走,从没有一丝的动摇。他生前最大的愿望是完成祖国的统一,离去后则向往自由。

但不论是哪一种,他都践行了他一生的诺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参考文献:

1. 余玮,吴志菲著. 邓小平的最后岁月. 成都:天地出版社, 2019.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