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麻醉期心搏骤停临床处理路径的建立和思考

 麻醉MG 2022-10-09 发布于山东

围术期的任何时候,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本期,我们《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一书中找出围麻醉期心搏骤停临床处理路径的建立和思考分享给大家:

心搏骤停,指原来并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的心脏因一过性的急性原因而突然中止搏血而致的呼吸和循环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心搏骤停后循环骤停,呼吸也就停止,由于脑细胞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一般 4分钟就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就可能发生脑死亡。

据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统计,1989 -2001年围术期心搏骤停发生率为1.1/万,死亡率为60.8%。

室息、气管异物、喉痉挛、颅脑外伤、脑疝、脑水肿、休克、心律失常、心肌炎、过敏、煤气中毒、有机磷中毒、高钾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均可引起心搏骤停。心搏骤停后,采取措施如下:

1.立即判断心跳、呼吸是否停止(意识丧失、无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以及停止时间。一面抢救,一面设法寻求支援。

2.开放气道:去枕,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头复位,压额抬颌,避免舌后坠,保持呼吸通畅。

3.立即行人工呼吸,进行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或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建立有效的循环及呼吸通道。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30:2。

4.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按医嘱留取血标本、用药,一路应用抢救药物(近心端静脉),一路应用酸碱平衡液或常规液体。(建立静脉通路应避开关节,以防阿斯发作时静脉通路失效)。

阿斯综合征即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大多由过度疲劳引起,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与起病缓急、病人耐受情况等有关。

5.持续心电监护或做心电图,根据心电图形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若证实为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

6.脑保护:头部及体表大血管处放冰帽、冰袋降温,降低机体耗氧量。

7.密切观察患者心跳、呼吸、血压、瞳孔、尿量等,并准确认真地完成抢救记录。

8.预防及处理复苏后的各种并发症,如感染、急性肾衰、水电解质紊乱、脑水肿等。

9.保持抢救现场忙而不乱,及时清理用过的物品及药品,并注意保存。以便于补记医嘱和药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