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古希腊罗马雕塑的资料图像分析,古罗马人的长相变化

 雷家林书画 2022-10-13 发布于湖南

有颜色的秦俑(原初意义的东西方大秦雕塑形态)

恺撒像

屋大维(奥古斯都)(无法断定头发颜色与肤色,下同)此屋大维像没有那种高鼻深目的感觉。

屋大维像,此像较前像明显变化,高鼻深目,但不明显

卡利古拉(盖乌斯)(右半为颜色复原图)

从古希腊罗马雕塑的资料图像分析,古罗马人的长相变化

——雷家林

2018年,楷夫兄邀我去北京,因为他收了一批字画,有点印章需要我帮他识别,那次我顺便到故宫看了一些展览,其中主要是清代四王的展览,另一个是希腊的雕塑,当时名为:"爱琴遗珍——希腊安提凯希拉岛水下考古文物展"开幕。展览展出文物约350件,来自上世纪希腊两次考古的重大发现。那次展览最大的感叹是一些雕塑物件风化严重,完全没有艺术意义。可知时间是十分有力量的,不可抗拒的,石头的风化尚且如此,那么油画,国画,不过千年也是现实的,除非地下墓葬保存得完好。

以我个人的感觉,希腊罗马的一些现存的雕塑 ,真正的原件并不多,不像我们秦俑的物件,秦俑是绝对原初真实的,只是色彩瞬间消失了,好在我们有摄影图像,看到原初的样子。希腊罗马的雕塑,多半是后来蛮族混血者的复制品,一代一代的走样了,才成今天这样的现实,但它们大部分不是原初的,从艺术角度上它们是美,从考古与真实的角度上,它们总是疑为不真。

我们从古罗马现存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古罗马雕塑来观察,发现其细节中的真实人面无法分清何种人,这种不确定性,也容易为后来的蛮族变更人相而提供空间,古罗马时代共有21座凯旋门,现今罗马城中仅存3座,君士坦丁凯旋门就是其中的一个。它位于古罗马角斗场西侧。建于公元315年,这时的中原是两晋时期。


君士坦丁凯旋门风化严重的雕塑,无法分别人脸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它事实上是建立在非原初意义上的复兴,因为古希腊罗马雕塑与秦俑一样,原初是有颜色的。以下是网络摘来的信息:

新华网伦敦6月15日电 英国研究人员最近使用一种新技术,首次成功鉴定出来自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雕塑上已消失的原有彩绘。与近来因新发掘而颇受关注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原有彩绘一样,希腊彩虹女神伊丽丝的雕像原本也"穿着五彩衣裳"。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5日报道,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许多来自帕特农神庙的雕塑呈朴素的大理石原色,尽管有专家认为它们原本是彩色的,但几个世纪来一直没有找到确凿证据。

大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维里开发出一种新技术,用发光二极管以红光照射雕塑表面,然后检测雕塑发出的近红外辐射,可以鉴定出雕塑的某些部位表面曾涂过一种古代常用的颜料"埃及蓝"。如现已朴实无华的彩虹女神伊丽丝雕像,其腰带部位原本是蓝色的。

研究人员说,这是首次获得能证明这些雕塑原本为彩绘的决定性证据。

著名的古希腊帕特农神庙建于距今约2500年前,其众多雕塑代表了人类艺术史上的一个巅峰,这些雕塑后来在历史长河中因各种原因失去了原有的彩绘。(网络文字)

我前面的文章也谈到古希腊罗马雕塑是有颜色的:(3,美国艺术批评家罗素·斯图吉斯(Russell Sturgis)到访雅典卫城,这样描写物品出土后发生的事:“颜色很快剥落消失。在1883年5月,这些美丽的雕像最开始平放在卫城博物馆的桌子上,那时有的颜色已经抖落了;好像它躺在掉落的绿色、红色和黑色粉末的包围之中。”有时,藏在凹缝处的颜色能逃过一劫:发缕间的、肚脐里的、鼻孔里的、嘴里的。(古希腊罗马雕像也是有颜色的,其情形与秦俑相似。雷家林按)——《白里透红,谈大秦人的肤色》)

今天的科学家用技术进一步证实这一点,那么文艺复兴的骄子,他们或许是蛮族混血的后代,并不知古希腊罗马雕塑原本有颜色,所以他们的复兴与复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只具有那个时代的美而不具备古代的真,这个真,还可能有人种变化的造型问题。当然伟大的米开朗基罗,他的雕塑充满艺术的美,而我读过的有关雕塑的文字,大部分是从美的角度上论述的,求真证伪的文章是比较少,今天写一点怀疑主义的文字,也许是有某种益处的。

说严肃点,雕塑艺术真正要回归古希腊罗马的原初,肯定不是什么都光着膀子,光溜溜的,而是涂上衣服颜色的雕塑,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是就东方人脸的问题,蛮族混血的文明人是不乐意接受的现实,但我们的中原文献却记录下来,没法回避。我们看到一些原初的雕塑并没有头部,无法证实原初的脸是如何的,这些无头的雕塑都比较著名:《命运三女神》、《胜利女神》、还有《美惠三女神》,其中《美惠三女神》复制成洋妹子的头部,并不能证明其是原初真实的造型。我本人也从美的角度写了一些古西方雕塑的文字,比如胜利女神,拉奥孔等等,写这样的文章质疑的情况不大,但写证伪的文章争议就大了。

一些古罗马名人雕塑:凯撒、屋大维,他们看起来不像西方人,而像东方人,另一些有点像中原地域属于西域的胡人,比如《卡拉卡拉像》,属于这类的雕塑,但同一个人,屋大维,或奥古斯都,有的雕塑成高鼻深目,那个肯定是西方蛮族的杰作,埃及艳后的雕塑也是这种情况。我在《埃及艳后,从西洋脸到东方脸的转变》一文中谈到一些有关的问题。

经历人种变化的古罗马地域社会,其文明在文艺复兴时期是部分的承传了,但也打上新族群的铬印,经历了修改的变化,这个也确实是贡布里斯说的图式,修正,也就是有图式,但也没有完全按原初的复制,事实上没有颜色的古雕塑,是新意义上的,加上按自己族类的长相修正,才成为今天这个雕塑西洋化的现实,而不是东方古书说的像东方人的古罗马人的长相的原初现实。

结论:

文明是有传承性,埃及,苏美尔,秦,希腊罗马,雕塑皆有颜色,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建立在没有原初艺术形态的基础上的,是一种误解后的一种有意识地,以其族类为主改变后的复制。因为他们不是古代意义上罗马人,所以复制古风艺术时(无论雕塑还是绘画),打上自己种族人脸的铬印。

《卡拉卡拉像》 (大理石,头高27.5厘米,公元3世纪初)(此像若中原西域胡人色彩)

平台编者雷家林主要文章:主要文章:《宋画哲学》、《《家林读苦瓜和尚画语录

加盟:

北京黄楷夫工作室 黄海威、 王黎莺

马勇、梁慧强、冯放、闵丝、张方白,陈宝琴、刘建威、王 敏、史向彬(美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