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书虫907 2022-10-15 发布于湖北

老叟呓语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亲情与法律孰大?在现代人看来,情大不过理,理大不过法。有一句经常挂在法官嘴边的话,叫作“法不容情”。法律虽是依情依理而制定,但法律一旦定下来,再说情讲理都不起作用了。

但在我国春秋时期,圣人孔子可不这么看。一次,楚国的叶公,也就是那个好龙的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就告发了父亲。”孔子听后,不以为然,他对叶公说:“在我们家乡,正直的人与你说的不同。儿子犯了事,父亲替儿子隐瞒;父亲犯了事,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包含在这里面了。”

为什么孔子说“直在其中”呢?所谓直者,不弯曲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朱熹说:“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父子相隐,正是他们心中所思所想。违心而为,父子相证,才是不直。

当年,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舜偷偷地背着他父亲逃走,隐住在海滨。“当是时,爱亲之心胜,至于直不直,何暇计哉?”

在孔子看来,爱亲是天性,背亲是悖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