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98条解

 昵称52303172 2022-10-16 发布于广西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提要:典型太阳伤寒的主要脉象和症状。

脉浮:气血浮盛,抗邪于外。反应在症状上则是发热。

强痛:外邪侵袭,经络郁滞,气血失和。(不通,不荣则痛)

恶寒:卫气功能失调,不能正常卫外。

卫气之功能: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

风寒侵袭机体,气血趋向体表以抗邪,表现在脉象上是脉浮,反映在症状上则是发热。在典型太阳病中,只要见有脉浮,发热这个症状一定会出现。头项强痛,提示头不仅痛而且不舒展;项不仅强,而且痛。风寒袭表,卫气功能失调,不能正常温分肉,充皮肤,不能正常卫外,症见恶寒。

后世有人把本条称之为太阳病提纲,但它却不是所谓的对太阳病的高度概括,因为它概括不了太阳病的全部。仲景在此是以“之为病”的形式,举其典型或要点,以比照其他,是对太阳病要点的提示,以达到举一而类推的目的。用“之为病”的形式表述,在伤寒论中凡七见,义皆同此。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提要:典型太阳中风的脉症特点。

发热:气血趋表,与邪相争。

汗出:卫不固外,营阴外泄。(中风特点之一)

恶风:卫气功能失调,不能正常卫外。

脉浮:气血浮盛,抗邪于外。

脉缓:肤表缓纵,肌腠疏松。(中风特点之一,与紧相对)

以上均为:外邪袭表,营卫不调的表现。

本证是太阳病的重要类型之一,命曰中风,它的特点是汗出与脉缓。本条虽只讲脉缓,但缓中必显浮象。

本证之恶风与前条的恶寒,其病机是相同的,但在表现上却有不同。虽然都是怕冷,但恶寒是持续的怕冷,难以自持,严重时可以出现寒战。而恶风则是阵阵的冷感,如有风阵阵袭来。

脉缓与脉紧相对应,紧若弓之张,缓如弦之弛。缓:缓纵之状;本证脉缓,不是后世所说的迟缓。太阳中风脉缓纵,反映全身肤表缓纵,肌腠疏松,汗出与脉缓,肌腠疏松不仅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而且病机也是一致的。

在太阳病发病过程中:发热与恶寒或恶风并见,属表证。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提要:典型太阳伤寒的脉症特点。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腠理闭拒,阳聚肤表,必定发热。

恶寒:卫气功能失调,不能正常卫外。

呕逆:风寒束表,气机失调,胃气不和。

体痛:风寒外袭,腠理闭拒,营卫滞塞。

脉阴阳俱紧:风寒外袭,腠理闭拒,营卫滞塞。寸关尺俱紧。

以上均为:外邪袭表,卫阳郁遏,营阴滞涩。

本条所述是太阳病的又一重要类型,命曰伤寒,此乃后世所言狭义伤寒,它的症状特点是身痛,脉紧,而其脉浮则在不言之中。

象:机体感受风寒的第一反应是肤表紧束,腠理闭拒,症见恶寒,体痛,脉紧。然后机体阳气趋于肤表,以与外邪抗争,阳气郁聚于肤表不得宣泄而形成肤表阳郁。这时的病机重点,已由寒邪束表转化肤表阳郁,症见发热,恶寒,脉浮紧而数,这时发热已成为主要症状之一。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提要:机体感受寒邪,是否能发展为太阳病,可从脉静或脉数急来判断。

脉静不数:太阳受邪,正盛邪微,故未发病,此为不传。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正邪俱盛,传而为热。

感受外邪:外则风寒束表,内则阳气郁遏。

本条之伤寒是广义伤寒是,在语意上和形式上均源于《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而本条所述则是太阳虽受邪,却因正盛邪微,所以在脉象上反应是不数,不急,此即所谓脉静;在症状上的表现是不躁,不烦,不热。故虽伤于寒,却未病热,虽感受外邪,却未发病,对此,条文中称之为不传。

若机体感受寒邪,正邪俱盛,必变化为热病,此即传而为热。感受外邪,外则风寒束表,内则阳气郁遏,脉象必紧而数急,症状则烦热而躁动。这样的病机,必发为太阳病而出现第1条所述之症状: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就是条文中所说的传。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提要:判断机体感邪后是否发展为阳明病或少阳病,是以症状为依据的。

阳明症:胃家实,(里热炽盛,肠道结滞)。

少阳症:口苦,咽干,目眩。

源于《素问-热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伤寒三日,少阳受之。

机体感受寒邪,或二日阳明发病,或三日少阳发病,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发病或是不发病,这主要取决于机体对外邪的反应。

  本条所论,机体虽感受外邪,但二日不见阳明病,三日不见少阳病脉症,说明正盛邪微,其邪尚未至于传而为热的程度,因此不能发展为阳明病或少阳病。此等微微之邪,仅能自消自散于肤表。(发病与不发病,取决于正与邪之间的量比。)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提要:太阳温病的特点及治疗后的变证。

脉浮汗出身热:外邪未散,邪热鼓荡,热势熏蒸。(汗法)

身重:热壅肌肉。

多眠睡,鼻息鼾,语言难:邪热鼓荡,热扰神明。

小便不利:挫伤气机而尿涩。(下法)

直视,失溲:劫夺阴精。

发黄:两阳熏灼,较轻微。(灸)

惊痫,瘈疭:神越,津竭,严重。

本条指出太阳温病与太阳伤寒,太阳中风的不同。发热而渴不恶寒,突出了热盛津亏的病机特点。在仲景时代,温病是伤寒的一部分。《内经》中的温病与本条的温病,以及后世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温病学说之温病,虽有渊源,但不尽相同。本条之太阳温病,证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特点,不能用明清以后的温病概念去框套。

本条所述之温病,未讲治法,从条文中“若发汗已”可知,本证发汗可有两种可能:a,若发汗已,温热之邪外散,温病表邪可解(参见113条);b,若发汗已,温热之邪不仅不解,反而益加鼓荡,致使身热如灼,出现变证,对此变证,仲景称之为风温,在本条文意中,风温是指本证温病之坏病,非温病之外又有风温,更不是明清之后发展起来的温病学之风温。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提要:以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对外感发病进行分类。

发热恶寒:正邪俱盛,属表证,热证,实证,见于三阳发病。

无热恶寒:正虚邪盛,属里证,寒证,虚证,见于三阴发病。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提要:以头痛为例阐明太阳病七日为一过程。

自愈:邪盛于太阳,亦衰于太阳;正复邪衰,阴阳自和。

不愈:病欲发展,欲作再经;阳明多气多血,调动气血。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提要:太阳病将解未解之际,将解于午前午后阳气隆盛之时。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日丽中天,人体阳气顺应天阳而盛于外,正胜邪溃,表证自解。亦如麻黄桂枝之助阳解表。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提要:风家感受外邪,表证虽解,仍不爽慧,阴阳仍稍有不和。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提要:寒热真假的辩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提要:太阳中风的脉症及治疗方药。

阳浮:阳气趋表,与邪相争。

阴弱:营阴不守,津液外泄。

发热:阳气趋表,与邪相争。

汗出:营疏津泄。

恶寒恶风:风寒外袭,卫不卫外。

鼻鸣:肺寒不宣。

干呕:胃寒气逆。

阳浮而阴弱,指寸尺部位而言。寸浮反眏阳气趋于肤表,表现在症状上是发热。阴脉弱,则反映出营不能内守,必津液外泄,表现在症状上则是自汗出。第95条对本证的病机进行了概括,此类荣弱卫强。

啬啬恶寒,谓持续憎寒,肢体蜷缩不展。淅淅恶风,言时时肤粟毛耸,宛若风之阵阵袭来。二者并列,是言病人怕冷而肢体蜷缩的同时,且又阵阵肤粟毛耸。

恶风与恶寒不得以轻重论,若以轻重言恶风,恶寒,那么则是当病情轻而仅恶风时,必不至恶寒的程度,而当病情较重已至恶寒的程度时,则必已不恶风,而本条恰恰是恶寒与恶风并见。

桂枝汤作用是解肌,散邪,则营卫自和。与腠理比较,肌显得更深层。后世说的调和营卫。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提要:太阳病桂枝汤证的主要症状。

头痛:外邪侵袭,经络郁滞,气血失和。

发热:阳气趋表,与邪相争。

汗出:营阴不守,津液外泄。

恶风:风寒外袭,卫不卫外。

本条重点突出了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省略了脉浮缓,此是对第12条内容的进一步概括和强调。

在太阳病,汗出为中风,不汗出为伤寒。本条所述太阳病汗出,当是中风无疑。太阳病汗出,反映出腠理疏松的病机,所以表现在脉象上,是阳浮而阴弱,不可能是浮紧,而只能是浮缓。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提要:不典型的太阳中风,项背强几几的证治。

恶风:风寒外袭,卫不卫外。

汗出:营阴不守,津液外泄。

项背强几几:不典型的太阳中风,拘紧不舒,本当无汗,但本证有汗,反眏出局部的腠理闭塞与整体营弱卫强错杂病机。

  本证突出了项背强几几的特点,属不典型的太阳中风,与头项强痛不同,本证不仅项强而且背变强。反眏出风寒外袭,不仅项部肌腠闭塞而强痛,而且背部肌腠亦板滞紧楚。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提要:太阳病误下后,气上冲逆的证治。

误下:(1:正气受挫,表邪未陷,气机郁而求伸,病人胸中有气冲逆,因势利导解表散邪,还在上焦,脉应还浮。(2正气重挫,表邪内陷,气机郁滞无力求伸,病无向外之机,胸无气冲之象,不在上焦,脉必由浮变为不浮。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提要:太阳病误治之后,引发坏病的治疗原则。

脉浮紧,发热汗不出:为太阳伤寒脉症的表述,正治为开腠发汗,方用麻黄汤;桂枝汤不能缓纵腠理之闭塞以泄汗,反而氤氲鼓荡邪热以变他证。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提要:酒客多湿热,不可探径与桂枝汤。

酒客:中焦多湿热,桂枝汤,味甘而性辛热,服用则助湿生热。湿热内蕴,中焦壅滞,可引发逆满哎吐之症。但并不是说酒客服桂枝汤都必定会作呕。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提要:喘家感受寒邪,具有桂枝汤证,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疗效更好。

喘家:素有喘息宿疾,加厚朴,杏子降气以防宿疾,未病先防。对比第43条主要症状微喘,病机为表未解,目的解表平喘。因此,对喘家发作之喘,仅用此方,绝不会是佳。小青龙汤可用。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提要:肺痈早期表证,误服桂枝汤,由咳喘浊沫变生咳吐脓血。

金匮要略:肺痈早期表现为风伤皮毛,恶寒发热,时时振寒,汗出,咽燥口干,咳喘,多唾浊沫,脉浮(微)而数。

肺痈早期风伤皮毛,热之所过血为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风热初客,发热恶寒,汗出咳喘,脉见浮数,误服桂枝汤助热伤络必动其血,血热结聚,蓄毒酿脓而吐脓血。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发汗太过,伤阳伤津。治则:温阳解表,附子温阳固表,桂枝汤调和营卫。)

提要:太阳病发汗太过,卫阳虚的证治。

恶风:卫阳大伤,分肉失温。

漏汗不止:卫气不固。

小便难:大汗伤津,津伤尿少,尿道失润。

四肢微急难经屈伸:大汗伤阳,阳虚失温。大汗伤津,津伤不润。

太阳病发汗太过,卫阳大伤,不能温分肉,故症见恶风,卫气不能正常地卫外为固,故漏汗不止,大汗伤津,汗尿同源,不仅尿少,而且尿道失润,故排尿短少且艰涩。大汗伤阳,阳虚则失于温煦,大汗伤津,津伤则不得濡润,故四肢筋脉时有拘急,屈伸不利。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提要:太阳病误下后,胸阳受挫,表证未解或阳虚恶寒的证治。

脉促:脉浮且促,(1,脉来急促,上壅两寸,表邪未陷,郁而求伸,正气尚足而反弹,病热虽受顿挫,但向外之机仍在。其义同第34,140条。(2,脉数动,时一止,正气耗伤,脉气不续,不支。

胸满:正气受挫,胸阳被遏。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140、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同时还有脉促胸满。)

微恶寒:误下伤阳,阳气受损。

在前证基础上,又症见微寒,这是误下伤阳的程度比前证更为严重,用附子以强化其温阳之力。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提要:太阳伤寒八九日,邪虽衰而表未解的证治,中间夹叙阴阳俱虚之脉症,以做对比和警示。

太阳病八九日,表邪始衰,脉由浮紧变为微微和缓,持续恶寒变为间歇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恶寒已轻微,此欲愈也,(1,当发小汗则愈。(2不能得小汗出,而身痒,面红,病机为:微邪郁表,肤表闭塞,治则:疏邪解表,小发其汗。

本证发热恶寒发作时,呈太阳伤寒腠理闭塞之状;不发作则只是身痛不休,营卫失调,呈周身违和之状。当此之时,不可不汗,亦不可过汗,不汗则腠理难以启闭,且阳气怫郁在表,非桂枝汤所能也;过汗则伤正气,邪微已至一日二三度发,又非麻黄汤原方所宜。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此为自注句,是对前文脉微的进一步阐释。从临床上看,由实证急速转化为虚证,由阳证急速转化为阴证,是可见到的,这是邪盛正虚,正不胜邪,在邪正相搏过程中,正气被迅速耗伤,脉症可见: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或冷汗淋漓,此属阴阳俱虚,亡阳在即。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提要:太阳病邪滞经络,经气不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证治。

汗不出,反心烦:邪滞经络,经气不畅;鼓荡而不宣泄,热蒸而不得汗,邪不解反增烦。

本证初服桂枝汤,不仅不汗出,反而出现心烦,这是邪滞经络,经气不畅,此既妨碍药力宣达,又阻滞表邪疏散,致使桂枝汤鼓荡而不得宣泄,热蒸而不得为汗,故烦。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络,后服桂枝汤以调和营卫,药力豁然宣达,表邪一疏而解。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提要: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出现的两种不同的转归与证治。

(1,服桂枝汤,大汗出,因发汗太过,鼓荡阳气,故其脉由浮缓变为洪大,但太阳中风表证仍在,(发热,汗出,恶风)。

(2,除具有发热恶寒外,还应有无汗。由于大汗使肌腠疏松,而复感微邪,使肌腠闭拒,导致肌腠整体弛张失调。故当发热恶寒时,肌腠处于一定程度的紧敛,闭拒状态,而当发热恶寒休止时,则肌腠闭拒缓解,周身双呈违和不适状态,于是出现形似虐。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提要:大汗后,伤阴耗津,重点已无表证才能用白虎加人参汤。

大烦渴:大汗后,伤阴耗津,表邪传而为热,表证已去。与上一条文25对比:大汗后,表证仍在,复与桂枝汤。与第170条对比: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提要:无阳,病机为阳郁几微的状态,表现在脉上为微弱之象。

本证当是感邪之后,迁延八九日之久,正邪交争乏力;热多寒少乃相对而言。本证病机是阳郁几微,所以不能发汗,只宜先用温散力不及麻桂,凉透力不及越婢,并非汗剂的桂枝二越婢一汤。

为什么会正邪交争乏力,是因为素体阳虚。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提要:表证兼水饮内停,经服桂枝汤后,表虽解而水气未散的证治。

头项强痛:水饮阴遏,津凝不布。

发热:气机失调,阳气失宣。

心下满痛:水饮内停,气机不利。

小便不利:水饮内停,水不化气。素体是否脾肾阳虚或脾寒湿。

本条所述,a,初服桂枝汤之前的证,既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的表证,又有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之里证,这是一个太阳中风兼心下有水气之证。b,服桂枝汤后,不再恶寒,说明表证已解,此时之证当属表解里未和; 而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虽属里证,但下后诸症仍在,说明治不得法,属于误治。c,至此,调整思路,认识到此时之证是水饮内停。服桂枝汤以后,已不再恶寒,说明其表已解,而其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则已不属表邪所致,而是水饮阴遏,气机失调引起的。

问:一开始用药,正治之方为:桂枝加茯苓白术汤?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提要:伤寒表兼里虚,误用桂枝汤后的变证及救误过程。

脉浮,自汗,恶寒:有表证的症状。

心烦:阴阳俱虚,阴虚即血虚,则心无主,阳虚则神无所依。

脚挛急:阳虚失温,阴虚不濡。

尿数:阳虚不固。

发汗后:a,伤阳为主:阳虚益甚,则肢厥。虚阳上浮:浮火扰心,则烦躁;迫胃则吐逆;灼咽则咽干。b,伤阴化燥:谵语,胃气不和;非大热大燥之证,故仅微和之。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2—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提要:不典型的太阳伤寒,项背强几几的证治。

恶风:风寒外袭,卫不卫外。

无汗:风寒外袭,腠理闭塞。

与第一条对比,是头项强痛,较轻。这条项背强,提示气血滞塞更加严重,更突出背部的板滞紧束。两条病机相同。

文中没提发热症状,但是发热是必有症状。无汗葛根汤,有汗则桂枝加葛根汤。(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阳明合病,可有多种表现,如第36条之喘而胸满,下利只是其表现之一,所谓的必下利是假设。

本证太阳阳明合病是以高热,恶寒,下利为特征;其下利是于太阳表邪外束,阳明气机失调,津液下迫所致。用葛根一方面意在配麻黄桂枝以开腠发汗,解肌和表,宣透泄热;另一方面,用其起阴气,升津,在外可开太阳之肌腠以泄热,在内可升阳明下迫之津液。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呕:太阳阳明合病,表邪外束,里气不和,气机逆乱,胃气上迫而呕。

服葛根汤后,津升利止,继显为呕吐为主要症状,故在此前服用葛根汤的基础上再加半夏以止呕。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提要:太阳病桂枝汤证被误下后的脉症变化。

脉促:向上向外之病势受到阻逆后,在脉象上的郁而求伸的反应;表邪未解,反映在脉象上是脉来急促,其势上壅。

喘:表邪未解与里热壅肺相互交错所致。a,太阳病下后,其向上向外之病势受到阻逆后的一种变相反应;与第43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相似。b,喘而汗出并见,里热外蒸,壅肺之势。与第63条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相似。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误下,出现新的脉症:一是下利,二是喘,三是脉促。本证更突出的是在下利的同时,表邪呈内陷化热之势,一方面,未陷之邪仍居表不解;另一方面,已陷之邪热势炽盛。本证表邪未尽,里热已盛,故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意在解表清热止种。(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提要:典型太阳伤寒的证治。

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风寒束表,腠理闭塞,寒性凝敛,营卫滞涩。

发热:腠理闭拒,阳郁肤表。

恶风:风寒束表,卫不卫外。

喘: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与第3条对,本条所述之证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可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的证,如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葛根汤证。因此不能把太阳伤寒与麻黄汤证等同起来。

本条虽未讲恶寒,但与第3条合看,恶寒则是必有症状,不得以轻重分恶寒与恶风,或认为恶风与恶寒是互文,第12条中,恶风与恶寒同时并见,啬啬恶寒与淅淅恶风并列对举,是说在持续恶寒,肢体蜷缩不展的过程中,同时出现阵阵肤粟毛耸。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不可下:凡有表证均不可下,即使是有明确的可下之症。

喘而胸满:太阳营卫开合不利,阳明气机升降失调。

本证喘而胸满是太阳气机不利,麻黄汤宣调太阳气机,既可散解表邪以除太阳寒热,又可降逆下气平喘而宽胸满。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提要:太阳病日久的三种变化,一是邪衰而正气待复;二是邪结胁下;三是外邪依然敛束于表。

典型的太阳病,其自愈期如第8条所云。本条所述之证不是七日自愈,而是十日以去,上述诸症悉去,惟脉由浮紧变为浮细,且伴有嗜卧,此为神疲,周身违和之象;即第10条所云:风家,表解不了了者,表邪已解而正气待复。表虽解,但脉仍浮;脉虽不紧,但却变细,(大则病进,小则平),属正气待复之象,说明其仍未达到“和”的程度,反映出表解而嗜卧,不了了者的营卫气血状态。

若症见胸满胁痛,此为太阳病邪结胁下,治以小柴胡汤。

设脉但浮者,是与上文脉浮细对比而言,太阳病,虽十日已去,但其脉仍浮者,说明表邪未解,表证仍在,故仍与麻黄汤。注意,这里的脉一定不细,不弱。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提要:太阳伤寒重证,症见烦躁的证治。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本是伤寒麻黄汤证。

烦躁:阳气壅遏。腠理闭拒,营卫滞涩,阳气壅遏,辛凉清透散壅除烦。

筋惕:筋肉抽搐,可引申为四肢挛急。

肉瞤:肌肉跳动。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本是伤寒麻黄汤证,但由于有烦躁这个症状,所以反映出本证在病机方面,腠理闭拒,营卫滞涩,阳气壅遏的程度出麻黄汤证更为严重。

由于本证特点是烦躁,所发要散其壅滞而除烦,麻黄汤不仅力不能及,反有鼓荡邪热之虞。所以在麻黄汤基础上加石膏之凉透。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是告诫虚证不可服用大青龙汤,否则可引发大汗,伤津亡阳,筋惕肉瞤。

注意:大青龙汤麻黄量是麻黄汤的一倍,故发汗力较大,不需啜粥,亦无需温覆,且“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提要:大青龙汤证之重证。

a,前条之脉浮紧,身痛,是机体感邪之后,肤表腠理骤然闭塞是,紧敛的结果,此属其常。

b,但若治疗不及时,表邪不解,迁延日久,由于肤表腠理持续闭塞,敛束,致使紧极则缓,闭极则驰,在症脉上表现为脉由浮紧逐渐变为浮缓,身疼逐渐变为身重。在病机上表现为营卫更加滞涩不通,症见脉浮缓,身不疼,但重。

c,这是太阳伤寒大青龙汤证之变型。如果把上条看是太阳伤寒重证的急性过程,则此条可以理解为太阳伤寒重证的慢性过程或亚急性过程,衤属形轻而实重,症轻而病重。

很多注家都认为第38条之证是因为有烦躁而用大青龙汤,所以第39条之证用大青龙汤,其症状中也必有烦燥。清代尤在泾:伤寒脉浮缓者,脉紧去而成缓,为寒欲变热之证,经曰,脉缓者多热是也,伤寒邪在表则身疼,邪入里则身重,寒已变热而脉缓,经脉不为拘急,故身不疼而但重,而其脉犹浮,则邪气在或进或退之时,故身体有乍重乍轻之候也。

伤寒中风作为疾病的分类,在伤寒论中得到比较广泛应用,如同内经的阴阳。中风与伤寒可见于三阳三阴各病,它反映的是疾病的状态和过程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是以涵括疾病整体属性的象为基础的,简化之,则是动者属阳,属中风,静者属阴,属伤寒。第38条症见烦躁,病热属动,帮称之中风,第39条,病热属静,强调必须与少阴病相鉴别(无少阴证者),而少阴病是脉微细,但欲寐,可见其静已至何种程度,故仲景把本证称之为伤寒。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表不解:风寒束表,腠理闭塞,恶寒身疼发热。

心下有水气之干呕:水气犯胃,胃失和降。

咳:水气犯肺,肺失宣降。

渴:水不化气,正津不布。

噎:水气上冲,结塞咽嗌。

利:水气下迫。

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停下焦。

本证的病机是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此属表里同病。除了表证之外,条文所列其他症状都是水气内停的表现。水气虽属阴寒凝滞之邪,但在外邪的引动下,变动不居,涉及上中下三焦。或然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病机的变化,但本证病机重点偏于上焦,故咳为水气为患的主要症状。

麻黄:发汗平喘,解表散邪。桂枝:解表散邪,调和营卫。芍药:调和营卫,利水护阴。细辛干姜:温肺化饮。半夏:降逆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

渴去半夏加栝楼根。半夏麻辣涩燥,故渴去之,加栝楼根甘润止渴。微利加荛花,荛花下十二水,利水道,治痰饮咳嗽,仲景用其行水,水去则利止。噎加附子,本证噎属下焦阳虚,水寒之气上逆所致,此乃阳虚之象,加附子温阳制水,以平抑水寒冲逆之气。本方加附子,实蕴含真武汤扶阳镇水变制之意。

仲景运用小青龙汤,根据病情需要而去麻黄,这是仲景的临证体验。小青龙汤虽具妥表化饮之功效,但发越阳气,对下焦阳虚的下虚上实之证,能引致虚阳冲逆。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前提是下焦阳气不足,麻黄发其阳,故去之。(脾肾阳虚)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发热恶寒:腠理闭塞,热郁肤表。

咳,微喘:水气犯肺,肺失宣降。

不渴或渴:水不化气,正津不布,病浅不渴,势重则渴。

水气属阴寒之性,其发病,若病势轻浅,则应当不渴。但若病势趋向深重,一方面水不化气,气不化津,津液溃乏,另一方面水气内停,阴遏正津不布,这比重因素都可引致口渴难忍。因此,小青龙汤证,可渴与可不渴,这是水气为病的两个侧面。

本证如果原来不渴,服小青龙汤之后反而渴,这是水气已去,津液不足之象。水气和津液都是人体内的水液,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水气,即水饮骤去,可导致津液暂时,局部不足。因此,这里的口渴只是相对而言;若水气内停严重,不能化生津液,又阻遏正津布散,故而可出现口渴难忍,而一旦水气去却,则又会由口渴变为不渴,这是相对而言。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从本条脉浮弱,宜桂枝汤。a,说明麻黄汤证对脉象的最基本要求是浮而不弱。b,不论有汗无汗,只要是表证未解,脉浮弱者,只能用桂枝汤。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本证的喘是气上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误用下法,虽正气受挫,但病势仍有向上向外之机。气上冲,脉促胸满,微喘。三种形式。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在伤寒论中,不论是麻黄汤证还是桂枝汤证,如果误用下法,机体正气受挫,表证仍在,也只能用桂枝汤而不能用麻黄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提要:太阳病日久,阳气郁闭过重,服麻黄汤后,可见发烦目瞑或衄。

脉浮紧,无汗,身疼痛:风寒束表,腠理闭塞,寒性凝敛,营卫滞涩。

发热:腠理闭拒,阳气郁聚,不得宣泄。

发烦,目瞑郁闭之热得汤鼓荡,郁热上扰。

衄:郁热迫血,血热冲逆。

由于本症持续日久,阳气郁闭的程度较第35条典型麻黄汤要严重,此即所谓阳气重。故服麻黄汤后,不是即时而解,而是出现一些变化,发烦,目瞑衄。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太阳伤寒自衄而愈者,虽或有之,但并非太阳伤寒都发生衄,也并非衄后都能自愈。衄而不解,则是因为热未得泄,或虽泄而未能尽。表证不解,故仍当用麻黄汤。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提要:二阳合病,太阳病转属阳明的过程,病机及证治。

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转属阳明。

面赤:肤表阳郁。

脉涩,躁烦:营卫更加滞涩。

短气但坐:阳郁热盛,气机壅遏。

并病,在本论是指三阳三阴六病之中,一病未愈,又出现另一病症状。本条二阳并病指太阳病未愈,又出现阳明病症状。

太阳病,本当汗出而愈,但本证发汗,汗出不透畅,这样不仅不能解表驱邪,反而鼓荡邪热入里。其证由发热,无汗,恶寒,变为发热,汗出,不恶寒,病由太阳转属阳明。

若太阳初得病时,发汗不彻,虽证显阳明病症状,但太阳病证仍在,“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此称之为并病。仲景指出,如此可小发汗,当解之熏之。

太阳病,若发汗不彻,汗不足以解散表邪,肤表郁阳不得泄越,营出更加滞涩,故症见脉涩,躁烦,肢体不知所措。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一句是对躁烦的补述。短气但坐属胸满气逆之象,反眏出本证已有阳郁热盛,气机壅遏之势。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提要:太阳伤寒下后,出现暂时的轻微里虚之象,可有津液自和,汗出自愈之转机。

身重心悸,尺中脉微:正气受损,里气不足,气阴暂时不足。表兼里虚,不可发汗,表和里盈,津液自调,漐然汗出而愈。

脉浮主表,反映出气血向上向外之机,脉数主热,反眏出肝表阳郁之势,(第52条)方用麻黄汤。

本证误用下法,出现暂时性的身重,心悸,尺中脉微等脉症,对其病机,文曰:此里虚;对其治法:“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本证下后,一方面有虚的因素,另一方面表证仍在,其证已由原来典型太阳病麻黄汤证,变化为表兼里虚证。“此里虚”是指气阴暂时轻微不足,故有“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的可能。若阳气虚或营血虚而兼表证,仅靠“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是不能愈的,条文中之“尺中脉微”,只是与脉浮数对比而言,不能理解为真正的脉微。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提要:脉虽浮紧,身疼痛,但尺脉微,营虚血少者,不可发汗。

脉浮紧:风寒束表,腠理闭塞。

身痛无汗:腠理闭拒,营卫滞涩。

尺脉尺涩:营虚血少。表兼里虚,不可发汗。

太阳伤寒脉浮紧,身疼痛,无汗,此属其常,发汗属正治之法,但如果尺脉不紧,而是迟涩,则反映出本证营血虚的一面,其证属表兼里虚,故文中强调不可发汗。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提要:伤寒脉浮而不弱者,可与麻黄汤发汗。

脉浮:浮兼紧象(3,35);单浮,不紧不弱。可与麻黄汤。

浮兼弱象(42)。禁麻黄汤,宜桂枝汤。

  脉浮主表,脉沉主里,脉浮反映气血趋向肤表,病势向上向外,必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本证脉浮,选用麻黄汤,可与42条对比,“太阳病,外证未解,脉逐浪随波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彼脉浮弱者,宜桂枝汤,那么,既然此处脉浮者,宜麻黄汤,其脉浮即使不是浮紧,也必定是浮而不弱。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提要:在太阳伤寒的典型过程中,脉数是麻黄汤证。

伤寒发病:

即时反应--肤表紧束,腠理闭塞--恶寒体痛脉紧--病机重点--寒邪外束

随后反应--阳郁肤表,不得宣泄--病机重点--肤表阳郁--发热脉数,同步出现--麻黄汤--温散开腠,宣郁泄热。

通过第3条,第35条概括出来的麻黄汤证,并不能算是完整的麻黄汤证,一个完整的典型的麻贡伴清蛋白证还应涵括本条所表述的脉象“脉浮而数”。

伤寒发病早期,初受风寒,机体即时反应是肤表紧束,腠理闭塞,症风恶寒,体痛,脉紧。随之,机体阳气趋于肤表以与邪抗争,由于阳气郁聚肤表,不得宣泄,因而形成表阳郁之势,此时病机重点已由寒邪外束而转化为肤表阳郁,发热已成为其主要症状之一,反映在脉象上,必定是浮紧而数。因此,在太阳伤寒的过程中,发热与脉数是相对应的,是同步出现的。

对太阳伤寒典型过程的治疗,欲泄热,必开腠,欲开腠,必温散,麻黄汤是首选方药。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提要:“卫弱”引起营卫不和常自汗出,当以桂枝汤发汗。

常自汗出,而不发热:营气不和,外不谐;卫弱不固,营阴外泄;病机重点在卫气弱;复发其汗,振卫阳,和营阴;宜桂枝汤。


54、病人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提要:病人在脏无他病的前提下,时发热自汗出是卫气浮,其时当急发其汗。

时发热自汗出:卫浮则发热,卫开则有汗,汗出则卫泄热越,   卫 阳则暂趋平和;卫浮发热,卫泄热越,反复发作;卫气不和;泄卫 阳,和营阴;急发汗,宜桂枝汤。

本证特点是发热汗出时作时止。在脏无他病的前提下,发热反映卫阳外浮。本证卫阳稍有亢浮,阳浮者,热自发,卫阳亢浮导致司开合功能失调,卫失于合,则必汗出,故病见发热,汗出。汗出则高浮之卫阳得以泄越,而退身凉;卫阳则暂时得以平隐,固秘,故表现为阶段性的不发热,不汗出。故卫浮而有热,腠开则有汗,汗出则卫泄热越,卫阳又暂时趋向平和,之后,卫阳又浮而有热,如此,“发热自汗出”,时而发作,作后即此。仲景对其病机概括为“卫气不和”。

先其时发汗。因为本证发热汗出时作时止,故难以确定发热汗出其“时”,其时不定,何谈其先!若无“脏无他病”这个前提,“先其时”则无从说起,而对病人作出“脏无他病”的结论,则是经过了一个过程。此所谓的先其时,不是发热汗出之先,而是发热汗出已露端倪之际,就先发汗,放手大胆应用桂枝汤。而免除“按寸必及尺”“握手必及足”“人迎,趺阳三部必参”“动数发息必满五十”等诊病常规之序。此先其时发汗,可谓仲景急汗之法。

(有哪条文是:有脏病而发热自汗出的?)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提要:伤寒阳郁而衄,衄而不解,宜宜麻黄汤开腠泄热。

伤寒,脉浮紧,属典型的麻黄汤证。“不发汗,因致衄”,此属失汗,致阳郁伤络而衄血。太阳伤寒,脉浮紧,诸症悉具者,既可以出现衄,也可以不出现衄。衄则属于阳郁闭过重,但阳气郁闭过重却不一定衄。因此,太阳伤寒,衄或不衄只是一种可能性。第47条,自衄者,愈。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提要:伤寒虽不大便六七日,但其小便清者,不可与承气汤,证属表兼里实,用承气汤属误治。宜桂枝汤,先攻表后攻里。

不大便六七日:似属可下之征。

头痛有热:太阳表证。

小便清:邪在表,不在里。

若头痛者,心衄:是对预后的判断。若不大便六七日,但无所苦,而以头痛症状尤为突出,此属阳气郁闭过重,邪热冲逆而有可能鼻衄,其病机如同第55条之衄。是仲景自注句。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提要:伤寒虽发汗(麻黄汤)已解,若新虚更袭邪风,复烦,脉数,更发汗,只宜用桂枝汤。

始发伤寒,发汗已解,说明已人安脉静,热退身凉。“半日许复烦”,是言经过短暂的时间后,症状又“复”现。此属旧邪得汗已去,汗后不慎,新虚更受邪风,重新又复中。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提要:伤寒中风,虽汗,吐,下伤津耗血,但若阴阳自和,必当自愈。(虽治疗失当,耗血伤津,但如果阴阳能够自和,亦自愈。)

  凡病,在此泛指广义伤寒。汗吐下不当,不仅病证不除,而且还有伤血耗津之虞。亡,丢失之意,可引申为耗伤,非大出血之谓。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轻微的津液耗损,可以通过机体阴阳自和而恢复。见证:小便由不利变为畅利。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提要:伤寒中风先下后汗,阳虚阴弱的脉症。

  振寒:阳虚里寒。

  脉微细:阳虚阴弱。

本是太阳病,症见发热,恶寒,脉浮。由恶寒而变化为振寒,由脉浮而变化为脉微细,而且从中还可知其证由发热变化为不发热,这是先下后汗误治所致。本证虽表证已消失,但病证未愈,此属坏病。无热,振寒系误治后之阳虚,脉微细乃阳虚阴弱之象,证属阴阳俱虚,故仲景概括为内外俱虚。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提要:伤寒中风,先下后汗,阳气骤衰,虚阳欲脱的证治。

昼日烦躁不得安卧:昼日虚阳得天阳之助,妄与邪争。

夜而安静,精神委靡:夜间虚阳随天阳潜敛,更加虚馁。

无大热:虚阳外浮,身热式微。

脉沉微:阳虚阴盛,虚阳欲脱。

眠:作卧,息。而不是睡眠。

人体的阳气与天阳相通,本证先下后汗,阳气骤虚,阳虚阴盛,昼日虚阳得天阳之助,妄与阴邪相争,故昼日烦躁不得安卧。所谓“夜而安静”,是与“昼日烦躁”对比而言,此“安静”是神靡之状。此缘夜间人体阳气随天阳的潜敛而显得更加虚馁之故。

脉沉微,是阳虚阴盛,虚阳欲脱之象,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的病机一致。所谓“无大热”,是与本证误下误汗之前的大热对比而言。原本是大热,经过误下误汗之后,由表证之大热而变为虚阳外浮之微热。“不呕,不渴,无表证”,本不是症状,而是通过望闻问切,概括的排除了少阳病,阳明病,太阳病等三阳病之热证,从而对“昼日烦躁不得眠”的病机作出进一步的廓清。综合脉症,本证已至虚阳外越,阳气大有外亡之势。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提要:汗伤营血,阴虚血少身痛的证治。

发汗后有三种表现:1愈;2表证仍在;3...

脉沉:主里;脉迟:血虚。

仍身疼痛:汗伤营血,阴虚血少。(另:表证致。)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提要:太阳病发汗后,喘而汗出的证治。

汗后喘:邪热壅肺,肺失宣降。

汗出:热迫津越,里热壅盛。

不可更行桂枝汤:是因为原本的太阳伤寒或太阳中风,发汗后出现的症状“汗出而喘”,已不是桂枝汤证。所谓无大热:是与发汗前太阳病表证之发热对比而言,而且不会是大热。

治以清透壅热,宣降肺气的麻杏石甘汤。属辛凉重剂,清凉甘寒,清而能宣,凉而不凝,意在轻清发散,宣透达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