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逆散这首方子出自伤寒论,在少阴病篇。 伤寒论第318条: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 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 四逆散就四味药: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其主要功用是: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一般认为四逆散主治功能有两个: (1)阳郁厥逆证。表现为: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不和证。胁肋胀闷,脘腹胀痛,脉弦。 ![]() 普遍认为这个方子的病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气机郁遏不疏,阳气内郁,不能达到四末所至。伤寒论放在少阴病篇里面,但这个方子似乎不是治少阴病的,更像是治少阳病。因为方中有柴胡,柴胡是祛胸胁苦满的,胸胁苦满加上胃脘部闭塞,阻碍人体的气血,而出现四逆。可柴胡是味苦微寒的,它不是治寒证的,少阴病是寒为主,所以这个四逆散应该是治少阳病才对。 四逆散以柴胡配伍芍药,柴胡可以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柴胡疏的是胸膈这一带的气机。芍药敛阴养血柔肝。柴胡配芍药,可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并以枳实为佐药,可以理理气解郁,泄热破结。柴胡与枳实,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升清降浊。枳实还是疏气的药,气不得下行就会上逆于肺,气逆就会出现咳,所以四逆散有时也可以治咳嗽。 ![]() 四逆散在临床上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例如慢性肝炎、妇女产后腹痛,四逆散可以行气止痛。另有人临床发现,还可以主治许多其它病症。 四逆散,以胸胁腹痛为主要目标,广泛应用于内科、妇科、外科等以疼痛为症状的疾患。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肝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顽固性腹痛、过敏性肠炎、腹泻、痢疾、呃逆、胰腺炎、咳嗽、冠心病、月经不调、痛经、输卵管不通、急性乳腺炎、肋间神经痛、癫痫、梅核气、泌尿系结石、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阳痿、遗精、过敏性鼻炎、皮炎、等均有用四逆散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还是得辨证论治,不是见到某种病,就用某方,必须得有四逆散的证才能用这个方子。四逆散证大约可以概括如下: (1)有柴胡证; (2)胸胁苦满、疼痛、腹痛腹胀; (3)脉弦。 或者简单说就是有柴胡证,但不呕,而且病证是不可用下法时,就可以考虑用四逆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