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113篇:读文有思∣阅读教学内容如何实现结构化?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10-17 发布于广东

阅读教学内容如何实现结构化?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8期发表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黄伟教授的论文《追求阅读教学内容结构化,促成语文核心素养进阶发展》。这篇文章提到了关于教学内容的一个关键问题,即结构化的问题。教学内容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呈现怎样的结构,我们关注还不多。作者认为,教学结构的变革,是教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主要表征,而教学内容结构的更新则是这一变革的核心议题。因此,关注教学内容的结构,用结构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首先,什么是教学内容结构?作者认为,教学内容结构是指遵循学科思维方式与学科知识内容逻辑,同时依据学生认知特点与心理发展规律与需求,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情境化、问题化、任务化的改造,使之形成新的序列与逻辑关系以适应教学活动,从而便于学生开展学习与习得。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结构化的关键在于将课程内容改造为教学的情境、问题和任务,然后通过教学设计的方式将其进行结构化呈现。结构化和进阶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并列存在,而是呈现出某种逻辑关系,其中最重要的逻辑关系就是进阶,即后一内容的达成是建立在前一内容基础之上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教学进阶是通过教的一方进阶式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开展,让学的一方能够围绕某一主题或核心概念展开清晰的阶梯化的学习序列,使其在知识、能力、品格和素养等方面得以优化和生机。

其次,对于语文教学内容而言,如何实现结构化呢?黄伟教授认为,“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提供了可以参照和借鉴的学理框架和实践路径。所谓“三层级阅读教学”指的是吧阅读教学分为三个层级,即基础层阅读,关键层阅读,高阶层阅读。基础层阅读主要是释义,即解读文本的内涵,包括理解文本的内容、主题、思想、情感等。而基础层阅读的教学,不仅仅要指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主题、思想、情感等,更重要的是提炼归纳出理解文本内容、主题、思想、情感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阅读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阅读。关键层阅读的主要任务是“解码”,即解开文章作品的技术密码和艺术密码,主要解决隐含在文本建构的手法技巧与艺术奥妙等。文本的技艺密码包括艺术结构、建构匠心、运思剪裁、表现手法、言语智慧等。解码的目的不在于提取出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例如文体知识、写作技法知识等,而在于借助文本提取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这样既可以深读文本、读通文本,也可由此通向写作。高阶层阅读的主要任务是“评鉴”,就是对课文进行评论、评价、评判。作者认为“评”和“鉴”是不同的,前者建立在读懂课文意旨、读通艺术奥妙之后对文章作品的研读、研判,是批判性阅读和反思性阅读;后者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择善而从,汲取最有价值的营养,通过训练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对文本进行评鉴,无疑需要高阶思维,因为“评”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可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鉴”不仅要辨析文本内容的优劣,同时也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为了更加形象地呈现三个层级的结构关系,作者又提供了“三个层级结构关系图”。基础层即释义层包括语言文字感知力和文本内容理解力;关键层即解码层包括文本建构分析力和文本艺术评赏力;高阶层即评鉴层包括文本审辨批评力和文本迁移创造力。这三个层级六大内容,实际上也构成了完整的“阅读力”。不过对于黄伟教授的观点,我还有一个疑问。作者说的“三层级阅读教学”是把阅读教学分为基础层阅读、关键层阅读和高阶层阅读三个层级,但这三个层级是“阅读层级”,而不是“阅读教学的层级”。因为如果是“阅读教学的层级”,既可以以阅读为指标进行建构,也可以以教学为指标进行建构。阅读的结构与教学的结构是否一致,我个人还有疑问,例如作者提到了赫尔巴特的五阶段教学论,即预备、提示、联想、总括、应用,还有杜威的教学五步骤,即情境、问题、假设、推断、验证。这五个步骤是行为动词,体现的是教学行为,而这种教学行为的结构与阅读的三个层级六大内容,很明显不是对应关系。或者说,如何能够将“阅读内容”和“阅读教学内容”相对应,还需要继续思考和研究。或许,作者的意思是,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应该按照基础层、关键层、高阶层的层次进行,这样就能实现阅读和教学的统一。

再次,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三层级阅读教学呢?作者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主线。阅读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如果教学目标本身就体现了层级性或进阶性,那教学内容自然会呈现结构化。例如《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教学目标是:1.梳理并提炼出文章的主要观点,理解精神空间对我们生存的意义。2.学习博喻说理方法并领悟其中的妙处,学用这一方法写作短文“我的精神新舍”。目标1指向的是释义层,目标2的前半部分指向的是解码层,后半部分指向的是评鉴层,即文本迁移创造力。也就是说,这两个目标是有紧密的逻辑关联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又通过三个焦点问题,将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这启发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对应性,同时也要关注教学内容的进阶性。此前一直强调前者,而忽视了后者,这是以后在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的问题。当然,这也是黄伟教授提出的第二个建议。第三个建议是三层级阅读教学设计并不要求每节课都教完三个层级,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和课文特点与难度,重点加强某一层级的教学,但这一层级的教学内容的展开也应该做到结构化和序列化。也就是说,某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集中在解码层,注重文本建构力和文本艺术评赏力,但该内容的展开也是结构化的,即教学内容对应指向解码的教学目标,同时各个教学内容之间呈现出某种逻辑关系,尤其是进阶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