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以智—安徽桐城文化世家中人杰(郭谦文史研究)

 甘泉书屋i30tsw 2022-10-18 发布于江苏

方以智—安徽桐城文化世家中人杰

          郭 谦

  安徽桐城(今为桐城和枞阳)方氏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化世家,主要分为三大支:一.“桂林方”,二.鲁谼方即“猎户方”,三.“会宫方”。桐城桂林方氏祖先为江西上饶人,后迁至鄱阳。宋时先迁到皖南休宁,后迁到贵池之池口镇。桂林方始祖方德益于元初迁至桐城凤仪坊北(古称凤仪里)。因地名,也称“凤仪方氏”。桂林方氏人才辈出,以中一房(方琳)和中六房(方瓘)最为繁盛。中一房盛于明,中六房盛于清。“中一房”有方印、方学渐、方大镇、方大铉、方中通、方孔炤、方维仪、方以智方文、方观承、方维甸等。“六房”有方大美、方象乾、方苞等人。

         (方以智自画像)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别号浮山愚者,法名弘智、浮庐等。他出生于文化世家、仕宦之家,其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对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除有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还著有《易蠡》《性善绎》《桐夷》《迩训》《桐川语》等书。其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少卿,著有《易意》《诗意》《礼说》《永思录》《幽忠录》等数百卷。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著有《学易全集》《学庸释论》《宗一圣论》《三一斋稿》等。姑姑方维仪颇有才气,是当时有名的女诗人、画家。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通医学、地理、军事。并且较早地接触西学,主张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著有《周易时论》《全边略记》《尚书世论》等有《全边略记》等著作,《明史》有传。

青少年时期,方以智深受家族文化影响,勤学好问,9岁能文,15岁博览群书,22岁就著书立说。受祖父、父亲的影响政治上倾向“东林党”,有“四公子”(方以智、侯方域、冒襄、陈贞慧)之称。崇祯十三年(1640年),他考取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明朝灭亡后,他在战乱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李自成攻进北京,方以智被捕,后乘机逃至南京。但掌握朝政的官僚们与“东林党”有不解之仇,欲铲除方以智。方不得不伪装成道士逃到天台、雁荡山中,靠卖药为生。为了反清复明,他历经艰辛,四处奔波,拥立桂王,在肇庆成立了南明王朝。不久,清兵攻破肇庆,方以智跟随桂王逃到梧州,虽加封为侍讲学士、东阁大学士,又被太监王坤排挤而罢官。他目睹永历王朝派系纷争,气数已尽,浪迹湖南黔阳、贵州黎平、湖南沅陵等地。顺治五年冬,方以智削发为僧。不久,被清兵拘捕,清将胁迫他投降,他视死如归。清将被方以智的浩然气节所震惊,允许他继续为僧,羁养于梧州古刹冰井寺。顺治九年,方以智脱离粤西,越梅岭,下赣江,登庐山,养病五老峰,后返回安徽家乡——浮山。在家守孝、教育子女。三年后,离家远游,隐居庐山五老峰,先后任景云资圣祠、新城寿昌寺、首山沟林禅寺的主持。康熙九年,应安徽巡抚张朝珍等人之请,任浮山大华严寺主持,为浮山佛教第十六代祖师。康熙十年,他因粤案牵连而被捕,押往岭南途中生病去世。

               (有关方以智的部分著作)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在书画艺术领域造诣深厚,富有成就。他的哲学著作《东西均》,主要是对儒释道三教的批评和会通三教的思想,该书被收录于《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青原志略》中。在自然科学上,他的成就体现在著述《物理小识》中。该书内容十分广泛,内分天历、占候、医药、饮食、衣服、金石、器皿、草木、鸟兽等17类,共12卷,是一部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其中涉及到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物理知识。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批判吸收西欧传来的科学知识,而且对不少问题提出独特见解。《四库全书总目》称这部书“考证奥博,明代罕与伦比”。日本学者认为《物理小识》与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体系》著作相比毫不逊色。

        (方以智著作《通雅》)

    方以智一生著书四百余万言,主要著作有:《易解》2卷、《物韵声源》1卷、《通雅》52卷、《物理小识》12卷、《药地炮庄》9卷、《医学会通》、《诸子燔》各若干卷、《几表》若干卷、《东西均》1卷、《浮山前后集》22卷、《浮山前后编》16卷。他的《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被收入《四库全书》内,《通雅》传到日本、朝鲜等国。

                    (《方以智全书》10册,2019年黄山出版社出版)

方以智是一个通才,在艺术领域同样具有成就。他12岁时丧母,由姑姑方维仪抚养长大。方维仪精通书画,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擅长于绘佛道人物。方以智幼年聪慧,广学倪黄、沈周等家,他的传世作品以山水为主,画风幽淡、清远、冷峻,用笔带燥方润,构图清冷,在幽寂之中透发出无限的生机,这也是新安派画家追求的审美情趣。

       (方以智国画《千峰隐寺图》)

如他的《千峰隐寺图》,山石布局取自宋人,三远兼具,又以元人气息会通。具体笔墨处理上多得法于吴门沈文,可见其山水师法的渊源。画面中两株古木,挺健高耸,烟云弥漫,杂树掩映,得吴镇、黄公望之笔法精要;上端山石奇特,数峰凭叠,显得气魄宏大。

              (方以智书法扇面作品)

方以智的书法早年专攻二王,擅长章草。晚年出家后,其书法艺术作品体现出千锤百炼,集览众家之长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故而章草中蕴涵篆籀之魂,天然潇洒,秀丽妩媚,沉着遒劲,无往而不收,展现出一派书法大家的风貌。

                   (方以智书法作品——抄录苏轼诗一首)

1961年,安徽省博物馆为纪念他诞生350周年,举办了他的著作和生平事迹展览;1973年,台湾士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他的书法展览;1974年,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了他的画展。1986年,安徽省有关部门在县莲花湖宾馆召开方以智诞辰375周年纪念会,并到浮山拜谒了方以智墓。他的学术成果日益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他的文章成为桐城文派的先河……2011年10月,皖江文化研究会继1举办“纪念方以智诞辰40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12月,该研究会合肥分会又举办了“纪念方以智诞辰400周年——文化寻根浮山行”活动……

2021年是方以智诞辰410周年,安徽博物院以该院所藏方以智书画、古籍等文物为基础,并联系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省博物院等十余家单位,获得了各馆所藏方以智书画作品高清图的授权,结集出版了《方以智文物集萃》,同时推出了《集千古智——方以智主题文物展》。同年,安徽大学、安徽省社科联等联合举办了“方以智学术研讨会”。

  (萧鸿鸣著作《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方以智黎川四年》

    2022年4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朋友萧鸿鸣先生的新著《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这是一部反映方以智在江西万安惶恐滩赴水殉节的重要学术著作,为当代揭开了三百年的历史悬案填补了文化史上的空白。

在过去的三百多年中,对方以智在惶恐滩的这场死难、遗体在万安县滞留等情况,有着多种记载,在海内外学术研究界有很多争论,始终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定论,成了困惑史学界、宗教界、艺术界的悬案。萧鸿鸣先生经过长期的执著研究和实地考察;对那些不敢说不能说的各种隐讳诗文,进行了缜密考证、还原破释、本意解读等。终于澄清了纷争不断的各种悬疑,不仅为当代读者解谜,也让历史悬案得以大白于天下!

                   (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是继2020年4月萧鸿鸣先生出版《方以智黎川四年》后的,又一部力作和姊妹篇,面世以来,引起各界尤其史学界关注。9月17日,纪念方以智逝世351周年暨《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办。

箫鸿鸣先生的方以智研究,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对今后方以智学术研究进一步拓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022年10月18日写于江苏南通

郭谦文史研究相关文章链接:

1.郭嵩焘家族家风薪火相传的奥秘 (360doc.com)

2.郭沫若、闻一多、鲁迅心中的屈原情结(郭谦文) (360doc.com)

3.外交家、思想家、学者郭嵩焘传奇(郭谦文) (360doc.com)

4.李白与同时代书画名家的奇遇 (360doc.com)

5.百年文化史传奇人物-郭风惠书画欣赏 (360doc.com)

6.郭谦参加“萧鸿鸣文化成果探讨会暨新闻推介会” (360doc.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