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气

 时宝官 2022-10-18 发布于河北
中药里的四气五味指什么?别再搞错药性了!
 
【四气】——寒、凉、温、热四种药性。
 
①温性:中正平和,如黄芪,性温,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
 
②热性:郁盛激烈,如附子,性大热,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可补脾肾
 
③凉性:清润柔达,如薄荷,性凉,辛凉解表,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 
 
④寒性:冷峻酷练,如大黄,性寒,生用泻下清热,酒制后活血逐瘀,炒炭后可止血。
 
笼统而言,凡能治疗寒凉症的药物则认为具有温热的性质;凡能治疗温热症的药物就具有寒凉的性质。
 
当然,药性除了寒热温凉四性外还有一性——平性。

【五味】——辛、甘、酸、苦、咸
是通过人体的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经验归纳出来的一种理论,也是中药作用的标志。
 
①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的作用。如中药干姜、陈皮等。
甘:有滋补、和中、缓急的作用。如党参、甘草等都是甘甜味。
 
②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山芋、五味子、五倍子都是酸味。
 
③苦:有泻火、燥湿、泻下的作用。如黄连、苍术、苦杏仁等都是苦味。
 
④咸:有软坚、散积、润下的作用。如中药海马、海浮石、芒硝等都是咸味。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总而言之,我们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合适的药材,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