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毁掉一个人,只需要足够的安逸

 阿华读书 2022-10-19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49/100 天


作者 l 阿华

来源 l 持续践行力(ID:ahuaxuexi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hi_a_hua





广州最近新冠疫情有些严重,每天都增加20来例,昨天新增达到40多例,附近村子昨天开始执行为期3天的围合管理。
 
最近我们也几乎不出门,已经连续呆在家中将近一个星期了,几乎是天天做核酸。
 
昨天小区还给我们发放了抗原试剂,在家中自行完成检测并提交结果。
 
这样就不用出小区外边排队等待做核酸了,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1 
好了伤疤忘了痛


由于疫情的原因,许多人被迫呆在家里不能出去上班,不上班就没了收入。
 
收入在减少,但每个月的开支却一点也没减少,例如房贷、车贷、信用卡等,这些开支是一分也不能少的。
 
收入减少、开支不变,那净收入就在减少。
 
这就像我们在小学时经常碰到的数学题目:
 
一个水池,它的出水速度比进水速度快,随着时间的流逝,池子里的水总是会流干的。
 
看着净收入在不断减少,而且还可能出现负值,人们就会对未来充满担忧,毕竟谁也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会过去。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们难免出现焦虑情绪。
 
眼看着收入在不断减少,人们就会痛定思痛,总是在心中计划着如果疫情过去了,一定要好好干,要改变自己。
 
也想着自己要珍惜当下的工作,要感谢老板的不炒之恩。

计划着要在业余时间做副业搞 Plan B 计划,以对冲主业收入的不稳定性。
 
可是,人是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的
 
待疫情好转,开始正常上班后,一切貌似又恢复了往常,早已忘记了自己在疫情封控期间的"豪言壮语"了。
 
毕竟还有工作可以做,有工资收入可以养家,早已忘记了疫情封控期间遭遇的焦虑和痛苦了。
 
于是,过去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还是像以前那样继续刷抖音、追剧、看小说和打游戏,貌似疫情像从来没有发生一样。
 
我们也确实是很容易受到过去习惯的影响的。
 
正如物体的惯性大小和质量有关一样。我们过去做某件事的时间越久,它的惯性就越大,也就越难做出改变。


2 
现状是过去的惯性延续

 
粥左罗老师说一个人的发展特质,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两种
 
你的现状,就是过去那一连串事件的必然结果。
 
过去不会真的过去,它还在继续塑造你。
 
虽然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已经过去。

但是过去事件所塑造出的性格、习惯、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它还长在你的身上,流淌在你的身体里,它会继续塑造着你。
 
其实,许多人都是在靠惯性生活着,他的现状,无非就是过去的惯性延续。
 
所以,我们会看到许多人,十年如一日的做着同样的事情,却梦想着自己的人生会发生改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过去的这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没有改变,那过去就还是没有真的过去,它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现在,甚至是未来。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就要打破当下的安逸生活,打破连续性。
 
阿猫老师举了一个很直观的例子,一个人耕了一辈子田,如果他不做出改变。

那他一辈子的成就一下子就能算出来,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量。
 
一旦当你感觉耕田好像已经成为惯性,这个时候就要做出新的尝试。
 
例如要花时间去思考有没有提高耕田效率的方式,例如找人帮忙、发明一个机器、用动物帮忙等。
 
如果依靠惯性生活,那他就会按照之前的方法耕田一辈子。

当他决定要做出新的尝试的时候,就是在尝试打破连续性。
 
只有打破原有的连续性,建立新的连续性,才能实现改变。
 
人性本是懒惰的,没有人愿意去主动改变,不到万不得已,是很难下决心做出改变的。
 
但,不打破原有的连续性,任凭依照原有的惯性生活,是不可能真正产生改变的。


3 
逃逸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我们都喜欢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内,舒舒服服的生活,不喜欢改变,甚至害怕改变,因为改变意味着要面临不确定性。
 
我们总是喜欢对生活的掌控感,因此对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恐惧。
 
所以,我们在改变时,遇到的的阻力往往是比较大的。
 
当我们试图打破现状做出改变时,那些阻力却总是使劲拖拽着我们,把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拉入到原有的生活状态中。
 
李笑来老师在他文章中分享过一个概念叫做逃逸速度,也叫第二宇宙速度,即脱离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

低于这个速度的物体,会受到地心引力的牵引,高于这个速度,则会奔向宇宙,不受地球束缚

这个物理概念,让李老师懂了一个经济学道理:赚钱要快,快到某个速度,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逃逸速度,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我们要想改变,那么改变的速度,就要大于周围其他阻碍你改变因素合力拖拽你的速度。
 
只有挣脱了这些拖拽力量的束缚,改变才能真正发生。
 
可是,要如何开始呢?


4 
微习惯的威力

 
一方面因为改变会受到重重阻力的影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挣脱阻力的影响。
 
但另一方面,人性又是懒惰的,不愿意改变,你的内心是抵触改变的。
 
所以,要想改变真正发生,我们可以尝试借助于微习惯的力量。
 
什么是微习惯?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
 
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如果在改变时,开始用力过猛,很容易造成动作变形。
 
这也是许多改变没有成功原因,因为他们用力过猛,坚持不了几天就又回到了老路子上。
 
例如你要健身,开始就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做100个俯卧撑。
 
因为你想快速改变,再也不想看到自己那臃肿的身躯了,你洗心革面痛下决心。
 
可是,没过几天你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太痛苦了。
 
而微习惯,它小到不可能失败,消除了你的抵触情绪。
 
例如把1天做100个俯卧撑,改为1天做1个。
 
目标如此之简单,首先不会消耗你的斗志,你心里是不会抵触的,这样就可以轻松迈出第一步。
 
而且,1天1个俯卧撑,这个目标足够微小,你是很容易坚持下来的。
 
在坚持完成微小目标的过程中,你的意志力增强了,而且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成就感。
 
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你的意志力增强了,更加自信了,这时候就有信心完成更大的目标了。
 
微习惯,作为一种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改变策略,之所以能够促使人们发生改变。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初期的目标足够小,小到根本不需要动用意志力就可以完成,小到我们甚至会藐视这种目标。
 
它消除了我们内心的抵触,促使我们马上去行动,很平滑地培养一个新习惯。
 
很多事情,其实只要行动起来,就成功一半了。
 
假如你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目标定为1天100个俯卧撑,是会被自己吓住的,吓得自己害怕开始,因为一想到要做100个就会痛苦,内心就排斥。
 
即使靠意志力坚持了几天,但你意志力是有限的,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其他事情也在消耗你的意志力。
 
当你意志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你就会放弃。
 
况且你内心深处很可能一直在劝自己放弃,因为1天100个太痛苦了,你终会说服自己放弃的。
 
因为你一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哪怕是一闪念,大脑就一定能帮你找到无数个可以放弃的借口。
 
而微习惯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它绕过了内心的排斥。
 
甚至,它还能让你产生优越感。
 
"什么?1天只做1个俯卧撑,这也太小看我了,我0.1秒就能完成,我碾压它"。
 
看看,使用微习惯的技巧,1天只做1个,我们不但心里不抵触。

而且还非常有成就感、愉悦感,简直就是给机会证明自己的强大啊。
 
总之,人性是趋于安逸的,没有人愿意去主动改变,毁掉一个人,只需要足够的安逸。
 
要想有未来,我们就不能习惯性的生活在安逸中,不能靠惯性生活。
 
要主动选择去改变,不断精进自己,如果改变遇到的阻力过大,可以使用微习惯的力量,先让自己动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