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村落预防性保护研究——以潮州市狮峰村为例|传统民居|潮州市|狮峰村|现代|预防性

 tianwenbob 2022-10-20 发布于四川


编者按: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型传统村落风貌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何韶颖教授等以潮州市狮峰村为例,结合乡村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需求,从基于地理和文化特征的风险识别,到村落整体风貌和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与日常维护,探索一套适用于传统村落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方案。

文/何韶颖 杨钰琪 汤众 陈佳琪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已涌现一大批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村落,但由于管控和引导不到位,在旅游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各地也往往出现旅游型传统村落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遭到破坏等严重问题。传统村落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探索如何实现旅游型传统村落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理念,最早于1930年第一届艺术品保护科学方法研究国际会议上提出,通过大量案例的监测跟踪研究,国外学者总结出各种环境因素如温湿度、光线、污染气体等对不同类型文物可能产生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的经验型检测逐步让位于利用现代测量设备进行科学监测,使针对建筑遗产环境变化及本体损毁的定量分析评估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基于系统监测的预防性保护理念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逐步得到认可,即通过对遗产价值和结构破损规律的全面科学认识,识别和确定各类引起建筑遗产损毁破坏的建成环境风险因素;通过控制这些风险因素,可以降低或消除建筑遗产的损毁破坏,使建筑遗产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最终实现其全面保护。

各个国家展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内涵和工作内容得到拓展和补充,也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本研究选取广东省潮州市狮峰村为例,针对旅游型传统村落的特点,探索科学有效的传统村落预防性保护工作方案。

1预防性保护的工作内涵

1.1 预防性医学领域的启迪

预防性医学确定了不同层级的预防,为遗产保护领域的工作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参照预防性医学的三个预防层级,预防性保护的核心工作可概括为三个层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处置(见表1)。

表1 预防性医学对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启迪

1.2 预防性保护理论的双重主线

2016年于比利时鲁汶召开的历史性建构筑物结构分析(SAHC)国际会议以PPC作为分议题之一,界定了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工作框架,对于预防性保护理论进行了拓展。在“预防性”(Preventive/ Preventative)主线的基础上,增加了另一条“规划式”(Planned/ Programmed)主线。“预防性”主线强调以信息收集、风险评估、价值评估确定风险因素,通过定期和系统的监测分析损毁变化,通过日常维护和科学管理降低或消除风险;“规划式”主线将特定地理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以关联的形式统一于保护框架内,并尝试合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法,使预防性工作引向宏观的、长期的风险防范层面。两条主线融合,即构成了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核心工作内容,即“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地理、文化特征为基础的风险评估与防范,直至深入建筑单体的,基于价值判断以及结构安全性和材料分析的维护、监测和必要的修复等工作”。

欧洲各国率先在不同尺度的遗产预防性保护案例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见表2)。

表2 欧洲各国具有代表性的预防性保护实践项目

1.3 旅游型传统村落预防性保护探索的必要性

在特定的地理单元中,传统村落保存并传递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历史信息,体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整体风貌特色,从而成为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旅游开发已成为许多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然而,与其他产业一样,旅游开发建设必然损耗一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往往带来乡村景观与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社会文化变迁、过度商业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我国持续推进城镇化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的扰动因素将长期存在,旅游型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切需要探索长期、动态的规划式预防性保护方案,对各种变化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实现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保护。

随着全社会对遗产保护认识的拓展,国内的遗产保护工作逐渐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并重转变。目前国内预防性保护实践,在对象类型上主要集中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高保护等级的建筑中,针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等类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在研究焦点上主要关注“预防性”主线,“规划式”主线的研究探索尚在起步阶段,亟须更多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充实。本文以潮州市狮峰村为例,针对旅游型传统村落的特点,展开规划式预防性保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研究案例地概况

狮峰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东北部,南距潮州市区约20公里(见图1),村域面积3.6平方公里。村落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至今有五百多年历史,有李、吴、蔡三姓族人居住,人口约2500余人。全村有山地2258亩,耕地1562亩,原本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结合村落实际,紧紧围绕“一湖一轴多节点”的设计理念进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逐步发展成为潮安区的生态农业和自然景观旅游“双线”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19年9月,狮峰村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

图 1 狮峰村交通区位分析图

狮峰村靠近潮漳高速归湖出口,交通便捷(见图2)。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近三年春天油菜花和夏天莲花盛开的季节,狮峰村每天接待的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旅游业为村民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狮峰村也将面临乡土风貌遗失、生态环境破坏、空间使用矛盾等危机。如何在旅游业蓬勃发展之初引入预防性保护的理念,构建村落保护工作框架,控制村落的各种风险,避免村落的生态环境与整体风貌遭受破坏,使村落始终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之中,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规划式预防性保护实践研究

狮峰村的建筑遗产保护级别较低,能获得的遗产保护资源投入有限。但乡土社会同根同源的宗族关系,以及村民对村落共有建筑遗产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为村民参与村落遗产保护提供了基本条件;现代通讯技术、社交平台的发展也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技术支持。本研究首先从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两方面,探寻狮峰村物质空间表象之下的内涵,以识别可能对村落传统风貌造成威胁的风险源;继而,围绕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的保护,探索符合狮峰村实际情况且低成本、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性保护方案(如图2)。

图 2 村落预防性保护实践路径

3.1 村落风险识别

3.1.1 基于地理特征的风险识别

狮峰村的西北角是狮山,南西北三面有大面积水系围绕,建筑群主要集中在村落中部的山脚较为平坦区域,村落南部和东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农田。狮山是村落的制高点,整个村落形成了传统的“前有照,后有靠” 的背山面水格局(见图3),这是狮峰村最为典型的地理特征。

图 3 狮峰村山水格局意象

潮州所处的韩江平原地处广东沿海地区及台湾地震带,易受地震、台风、强降水等自然灾害影响。近百年来,潮州地震超11次,其中3次震级超过7级,当地震感强烈。广东沿海地区地处西北太平洋边缘,受台风活动影响严重;每年夏季5-6月常出现持续大范围强降水,易引发积涝、山洪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此外,当地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也使传统砖木结构民居的建筑材料容易损坏。

在上述风险中,地震威胁性最高但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台风、强降雨等风险威胁性较大但规律性较强,在雨季强降水情况下狮山会产生小范围山体滑坡,对沿坡传统民居具有一定威胁;气候造成的建筑材料损坏威胁性较低但影响持续加强,村内传统民居多为砖木结构,房屋在强日照、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如果缺乏维护,屋面门窗的木材会不断因天气晴雨交替而腐化,该情况在狮山背阴侧及水域附近最为显著。

3.1.2 基于文化特征的风险识别

狮峰村的村落格局和传统民居展现了典型的潮派建筑文化,共同构成村落的整体风貌。

“前有照,后有靠”的背山面水格局,是狮峰村典型的地理特征,同时也是其文化特征。从图3呈现的意象可发现,村落建筑群轮廓恰似向西矗立的狮子,与村名巧合呼应,具有典型和独特的文化意蕴。狮山脚下的片区是村落最早发展起来的区域,区域内街道顺山势呈放射状,传统民居沿街道层叠错落,行走其中,别有韵味。村内保存有多种形制的传统潮汕民居,包括驷马拖车,下山虎,四点金等;村内祠堂大多遵循“背山面水”的布局原则,顺应狮山走向形成“狮山-建筑-水塘”的轴线关系。

在村落建设发展中,不少村民搬出祖屋在村落外围新建现代民居,从而造成老片区的空心化。一方面,传统民居由于缺乏日常维护而容易损毁倒塌;另一方面,村落“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和原有肌理也会变得支离破碎,而新建现代民居的形式和体量对于传统村落整体风貌都具有一定的威胁。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传统民居面临更新改造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原有的建筑形制和风格时常被忽视,或者被简单地粉饰一新,遗失了传统民居原本古朴典雅的风貌。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村落文化特征被破坏的风险。

3.2 村落风险评估及预防

3.2.1 村落风险地图绘制

基于上述风险识别和专业人员现场价值评估注,可梳理出狮峰村在风险压力下亟待保护的风貌要素(见图4)。将风貌要素与风险信息进行叠合,可生成狮峰村的风险地图(如图5),以直观了解风貌要素的风险情况,为预防性保护工作中的风险宏观把控奠定基础。

图 4 狮峰村亟待保护的风貌要素

图 5 狮峰村核心区风险地图

3.2.2 重点建筑的环境微气候监测

建筑环境微气候监测是“预防性”主线的常规工作,其目的在于了解日常和突发气象灾害时建筑所处的环境温湿度变化情况及其对建筑的影响,以掌握环境微气候条件引起的建筑病害规律。

专业的温湿度监测系统价格不菲,对于保护级别普遍不高的乡村建筑来说性价比偏低。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使大量智能家居产品涌现,用户通过“手机APP –网关-电器/传感器”的网络就能进行家居环境的监测与电器联动控制,其低价实用的特点使其作为专业监测系统的平价替代品成为可能。在狮峰村重点建筑的环境温湿度监测中,将温湿度传感器分别放置于屋顶、走廊、首层墙面和门窗边等较为薄弱的建筑部位,再配合智能家居系统进行温湿度数据采集,采集频率为每分钟1次,数据通过Wi-Fi传输到网关,再由网关上传至云服务器,最终专家和居民可以通过APP远程查看各处传感器测量的数据情况(见图6)。

图 6 智能家居传感器信息传输流程图

3.2.3 村落预防性保护数字化平台搭建

为了构建村落预防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保护方法相结合,团队开发了名为“最美狮峰”的狮峰村专属预防性保护小程序,作为村民了解和参与村落预防性保护的数字化平台。

小程序具有无需下载、自由跳转、传播度高、管理便捷等优点,可以满足传统村落公众参与预防性保护工作的低成本、低技术门槛需求。狮峰村预防性保护小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版块:

(1)整体风貌风险防范

文化特征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各类建设活动对乡

村整体风貌造成的威胁上。而对于村落整体风貌的保护,首先需要村委会、村民、游客等利益相关方达成价值共识,如“村落哪些风貌要素值得保护?”“哪些建设会造成风貌破坏?”等。

在“最美狮峰”小程序中,开设了“狮峰风貌”版块,一方面,综合展示建筑遗产等风貌要素的分布,并从点、线、面来阐释村落风貌要素内容、意涵与价值;另一方面,实时更新“村落风险地图”,详尽地提出每一项要素被破坏的可能性,让村民了解哪些建设行为将影响到村落整体风貌(见图7)。该版块还设置了监督上传功能,村民或游客可以通过拍照、定位、描述、上传等步骤,上报有可能破坏村落整体风貌的建设行为,村委和专家可以远程进行交流、共同判断和形成处理意见,以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此外,该版块还不定期更新村落的卫星图,作为村落整体格局监测的一种辅助手段。

图 7 最美狮峰小程序“狮峰风貌”板块

(2)建筑遗产风险防范

地理特征的风险直接体现在建筑病害和损毁情况上。作为一个活态村落,可通过培养村民保护家园的自觉意识,鼓励村民和游客参与到建筑遗产的风险防范工作中,并提供可行的、有效的、简便的技术支持。

在“最美狮峰”小程序中,开设了“狮峰冷暖”“建筑病害诊断助手”等版块,为村民提供相关的科普和技术支持。“狮峰冷暖”主要针对14处重点关注的建筑遗产,一方面分别进行建筑特色与空间形制讲解;另一方面按照“二十四节气”,以小日记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展示环境微气候监测数据,帮助村民了解环境微气候变化可能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建筑病害诊断助手”则创建了一个村落典型病害库,设计“建筑材料-病害类型-病害详情”三级递进式查询模式。当村民和游客发现疑似建筑病害时,可以跟着小程序的指引,对照现实情况与页面中描述的病害特征等图文信息,按图索骥地锁定病害的类别、成因,并获得有效的建议(见图8)。

图 8 “狮峰冷暖”板块与“建筑病害诊断助手”板块

为了及时收集建筑遗产病害现状信息,小程序设置了建筑病害上传模块,鼓励村民用拍照上传的方式记录疑似建筑病害,并简要记录其定位、材质、现状描述以及发现者的联系方式等,以便获得后台专家的远程问诊和专业的维护建议。根据本地村民上传的病害情况,典型病害库里的内容定期更新,逐渐形成具有本地特性、动态更新的村落建筑遗产病害库。同时,小程序为“村落风险地图”加入“现状病害分布图层”, 将上传的病害情况标注到村落风险地图中,通过统计病害的类型和发生频率,可探寻村落建筑病害发生的规律,以指导病害防控。

通过以上办法,解决了专家不能常驻现场、村民不懂如何科学解读监测数据的问题,专家与村民相配合,创建了“专家远程数据监测+村民现场本体观测”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模式,更为有效地进行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

4结语

本研究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预防等方面,以潮州市狮峰村为例探索了旅游型传统村落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流程与方法。结合传统村落的特点,从基于地理和文化特征的风险识别,到村落整体风貌和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与日常维护,探讨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实施方案,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乡村的预防性保护的工作方案(如图9)。实际工作中需要在专家与村落之间搭建桥梁,建立较为稳定的专家服务机制,以保证工作方案的有效实施。

图9 适用于旅游型传统村落的预防性保护方案

何韶颖,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广州市决策咨询智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城乡规划与设计、城市形态等,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本文经作者授权,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