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婚6年3个孩子,我终于悟了精力管理的诀窍

 发发执笔 2022-10-20 发布于广东

 

以下是正文。
大家好,我是皮皮,一个高中老师,也是3个男孩的妈妈。自从孩子出生后,我的时间和精力被打得稀烂:

事情很多,时间不够用

每天被疲惫的潮水淹没

脾气易怒,暴躁不已

体力不支

晚上睡眠很浅,睡不好……
如此恶性循环,生活总感觉没有个尽头。这是我2017年生完老大的真实状态。
但现在,我变了。
现在我带着高三毕业生,工作强度大,家里没有老人帮助,要照料3个孩子和大量家务,我仍然能够保持阅读学习,经营线上副业。这些都没有压垮我,相反,我更加热爱生活。
大家都很想知道我是如何做到,多方平衡,精力旺盛,时间充裕?
我的改变觉醒于2018年,那一年我开始内省,向内深挖,我发现所有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不会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一书揭示了:精力就是一个人做事的能力,它来源于人的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体能能力取决于精力的储量,情感能力取决于精力的质量,思维能力取决于精力的专注度,意志能力取决于精力的强度。
我根据这个概念,结合我的个人实践,来分享我的精力管理方法。
1、精力管理的前提是做好身体管理
我很喜欢萨提亚所说:不爱自己是无法滋养他人的,最高级的自爱就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2018年我接触瑜伽,每周3次,渐渐地我的身体由产后的气血两虚、频繁感冒,到抱娃一整天也不觉得累,我感受到体质在提高。
我非常重视自己身体的感受,不仅坚持运动,增强对身体的感知度,还每天正念冥想,以提升身心链接度。
冥想的过程中,身心合一,在繁杂的生活中与“自己”相处一会。
一开始我是每天10分钟冥想,后来慢慢增加,直到现在,我的冥想不局限于时间地点姿态,专注当下的一呼一吸也是冥想。
如果你觉得疲惫、烦躁、不安,不如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冥想一会。
通过冥想我学会更好的和身体对话,觉察身体的异样,学会安抚自己的内在,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
除了运动和冥想,每个月我还会安排至少两次美容院,做身体护理和皮肤护理
我也会把这种享受时光当做挑战成功的奖赏,比如一周阅读完一本书,或者达成了月初的目标,我就会奖励自己。把自己身体当做宠物来对待,爱护它,滋养它,对它负责。
2、精力管理需要减少内耗,身累心不累
内耗是当下年轻人最常见的心理亚健康现象,只有减少内耗才能真正提升情感能力,保证精力的质量。
我是高敏感体质,这是天赋但也是折磨。很多时候我会过度关注别人的评价,怀疑别人的赞扬别有用心,却对批评深信不疑。这些种性格曾让我内耗严重,身心俱疲。
但现在,我很感谢自己是高敏感人群,高敏感让我拥有超强的洞察力和共情力,在心理疗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减少内耗的第一步:充分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非圣人,只是一介凡人。不抱怨,不比较,改变我能改变的,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2000年我发生了一场车祸,这场车祸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时我从车上摔下来,磕坏了门牙。后来我顶着缺了一半的牙齿度过了我的童年和一半青春期,这颗门牙让我有容貌焦虑,还因此遭受校园霸凌。
但现在我很好。我接受了自己的过去,那些事情都是我成长的养分,也成就了我内在韧度。
亲爱的,无论你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请相信它们都会过去,而所有经历,都将使你强大。
3、精力管理需要适当的断舍离,有舍才有得
我始终认为,什么都想拥有,那么便什么也得不到。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白什么最重要的事。而这种“重要”不是只看当下,而是能至少放到5年甚至10年的维度去看待。
步入3开头的年龄,我越来越清楚,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做每一件事都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
结婚6年拥有3个孩子,我的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就如很多妈妈所说,抱着娃就没法搬起砖,而搬起砖就要放下娃。的确如此,妈妈们想要平衡,首先需要舍弃。
舍弃物品,减少物欲,少量的物品减少整理和打扫的时间,也减少精力耗费。
舍弃不必要的社交,有些宴席没必要参加,向上社交,向内看齐。高质量的圈子让人身心愉悦,受益良多。
舍弃对自我的不自信,相信你值得一切美好,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说在最后的话,精力管理其实就是对“身、心、灵”的管理,身体康健,心灵松快,让自己沉浸快乐,生活充满美好。
精力管理的诀窍,从真正认识自己开始,找到内心深处的你,爱护自己,成为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