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首富在中卫。 中卫是目前全国唯一沿用古代军事建制“卫”字称谓的城市,也是黄河中上游最先得到母亲河哺育的城市。这里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也因黄河而富,是黄河沿线城市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被称为“中国枸杞之乡”“中国塞上硒谷”,还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较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中卫也曾是古代“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驿站,是汉儒、游牧、军垦等多元文化的聚集地。 历史悠久 北宋时,这里属昌化镇,治所就在今中卫市附近。西夏建国后,于此设县,建制为应吉里寨,后升为应理州,治所也在今中卫市。元朝仍设应理州。元太祖二十年(1226年)秋,成吉思汗经过沙陀(今沙坡头),至黄河九渡,攻取应理县(原中卫县)。元太祖二十二年(1228年)秋,成吉思汗病死于今海原县天都山行宫。明永乐元年(1403年),宁夏右护卫被改为宁夏中卫,隶陕西都司,以6000名军卒守之,中卫之名由此而始。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称中卫县(含今沙坡头区、中宁和青铜峡部分地区),属宁夏府。2004年,设立中卫市,辖沙坡头区(原中卫县)、中宁县和海原县。 人文荟萃 寺口子景区 这其中,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区沙坡头不仅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而且以丰硕的治沙成果饮誉世界;以丹霞地貌著名的寺口子风景区层峦叠嶂,险幽奇绝,令人叹为观止;中卫大麦地岩画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密集程度世所罕见;双龙山石窟(石空大佛寺)创建于唐朝,随山形而凿,以九间无梁洞闻名于世。
2007年以来,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中卫市已有海原的山花儿、口弦,沙坡头的羊皮筏子制作技艺等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沙坡头祭河神、手工地毯制作,中宁蒿子面、隋唐秧歌等被列入自治区“非遗”目录。 大麦地岩画 在文字出现前,原始人以岩石为纸,以石头为笔,讲述远古生活故事,表达情感。这种方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岩画。而今,岩画已成为世人了解早期祖先活动的一扇窗口,也是人类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岩画 这里的岩画属于典型的北方岩刻画,丰富多彩,画中图像妙趣横生。很难想象,在遍寻不见人烟的荒漠腹地,曾有文明留下足迹。一道道山梁上,隐秘的图形符号记述了鲜为人知的过往。2019年,大麦地岩画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2.10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