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卫 黄河滋养的“沙漠水城”

 零壹贰012 2022-10-2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01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首富在中卫。

中卫是目前全国唯一沿用古代军事建制“卫”字称谓的城市,也是黄河中上游最先得到母亲河哺育的城市。这里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也因黄河而富,是黄河沿线城市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被称为“中国枸杞之乡”“中国塞上硒谷”,还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较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中卫也曾是古代“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驿站,是汉儒、游牧、军垦等多元文化的聚集地。

历史悠久

中卫市位于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区的交界地带,是黄河前套之首。它前有黄河天堑,后有贺兰屏障,浩瀚的腾格里大漠有如一道沙的长城护卫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卫成为西北地区的兵家重镇。中卫也是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是新疆、河西走廊通往东部地区最便捷的内陆通道。

图片

中卫历史悠久,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时期,这里为羌、戎杂居地。秦并六国后,大将蒙恬率军取黄河南北之地,始将中卫纳入中央集权版图;公元前221年,秦置北地郡,中卫属之。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北地郡被攻克;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徙内陆70余万灾民到河套以南地区屯垦。南北朝和北魏时,此地属灵州郡鸣沙县,治所在今中宁县鸣沙镇。北周于此置会州。隋唐时,该地属雄州和丰安县,治所在今中宁县石空镇。

北宋时,这里属昌化镇,治所就在今中卫市附近。西夏建国后,于此设县,建制为应吉里寨,后升为应理州,治所也在今中卫市。元朝仍设应理州。元太祖二十年(1226年)秋,成吉思汗经过沙陀(今沙坡头),至黄河九渡,攻取应理县(原中卫县)。元太祖二十二年(1228年)秋,成吉思汗病死于今海原县天都山行宫。明永乐元年(1403年),宁夏右护卫被改为宁夏中卫,隶陕西都司,以6000名军卒守之,中卫之名由此而始。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称中卫县(含今沙坡头区、中宁和青铜峡部分地区),属宁夏府。2004年,设立中卫市,辖沙坡头区(原中卫县)、中宁县和海原县。

人文荟萃

中卫自然、人文景观独特,文物古迹众多。西华山“奇峰插天,登其巅可望黄河”,南华山形似莲花,气候凉爽,“春雨秋霜皆成雪”,五桥沟“王泉竞冽”“双涧分甘”,沙坡头的高峡平湖,卫宁平原的沃野千里、阡陌纵横等自然风光,令人目不暇接。身处其中,如入江南,秀色无限。

图片

寺口子景区

这其中,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区沙坡头不仅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而且以丰硕的治沙成果饮誉世界;以丹霞地貌著名的寺口子风景区层峦叠嶂,险幽奇绝,令人叹为观止;中卫大麦地岩画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密集程度世所罕见;双龙山石窟(石空大佛寺)创建于唐朝,随山形而凿,以九间无梁洞闻名于世。

图片高庙

此外,一碗泉旧石器文化遗址、“菜园文化”遗址、春秋古战场、汉代古墓群、古铜矿遗址、寺口子苏武庙、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高庙、“四时春不断,十生水获得”的灵光寺、“寺旁石山,苍崖翠壁,林耸奇拔”的金牛寺、西夏王李元昊避暑行宫遗址、明长城等古迹名胜,也在展示着中卫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7年以来,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中卫市已有海原的山花儿、口弦,沙坡头的羊皮筏子制作技艺等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沙坡头祭河神、手工地毯制作,中宁蒿子面、隋唐秧歌等被列入自治区“非遗”目录。

大麦地岩画

在文字出现前,原始人以岩石为纸,以石头为笔,讲述远古生活故事,表达情感。这种方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岩画。而今,岩画已成为世人了解早期祖先活动的一扇窗口,也是人类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中卫岩画以黄河为界,分布在南岸的香山和北岸的卫宁北山,其中,岩画的密集分布区在北山的大麦地一带,人称大麦地岩画。

图片

岩画

大麦地丘陵低矮,山势平缓,大面积的平整山岩为作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当地的岩画分布密度高,内容丰富,以射猎、祭祀、动物为主要表现题材,以研磨、敲凿、凿磨、线刻为主要制作方式。其岩画风格与贺兰山岩画有着明显区别。岩石板表面,独特的图形符号造型精巧,画面组合间充斥着奇幻的想象力,生动再现了原始社会的重要生活场景以及对畜群繁盛、狩猎成功的祈求。其中在一块10多米长的巨石上,刻着不同时期的岩画图像200多个,共同描绘着狩猎、舞蹈的情形,大量关于羊的图案也表明了游牧活动对远古文明的重要性。

这里的岩画属于典型的北方岩刻画,丰富多彩,画中图像妙趣横生。很难想象,在遍寻不见人烟的荒漠腹地,曾有文明留下足迹。一道道山梁上,隐秘的图形符号记述了鲜为人知的过往。2019年,大麦地岩画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2.10B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读完文章点“赞”“在看”
将好“分享”给更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