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虫小技玩儿出花样,赶紧瞧瞧,不然挤不进大爷的“网红圈”

 yygltj 2022-10-2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秋风起  促织鸣
还记得儿时满院子犄角旮旯学么的
油葫芦、蟋蟀、蝈蝈么…
玩秋虫可讲究不少
秋虫收藏爱好者85岁的苏鸿礼
给您说道说道
这可是天津蟋蟀圈中的老前辈了
一起来学习学习~

图片

过去,家家户户生活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娱乐内容,电视、半导体、网络统统没有,吃饱喝足干什么呢?花上几分钱就能买到乐趣!简单的快乐聊以抚慰紧张琐碎的生活,不得不说人们那时就懂得为生活调剂,会生活、不焦虑~哈哈

秋虫的历史可是久了去了,有文字记载的《宋史》《明史》中都有体现,那可比咱们现在网红游戏什么的有名。过去要是到了立冬,还不能拿出一两只像样的虫子来斗,就会被笑“今年玩儿的可不行啊……”

瞧瞧,挤进大爷的“网红圈”可是有门槛的。。。。

图片

把玩秋虫成为很多人的爱好,秋虫的玩法主要分成两类。

一类是斗虫,就是用来格斗的,要选野生的,经历风吹雨打各种环境练就出了过硬的生存能力和体格。

另一类是鸣虫,就是天气偏冷之后,为满足人们把玩需要,经过人工慢慢繁殖起来的,主要是听声音,像宠物一样养在家里,出门揣在身上,既是精神的寄托,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苏老在给小编讲解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蒲松龄的《促织》相信很多人都学过听过,还有人说《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唧唧声便是蟋蟀叫声……当然,各种解读不同。但总的来说,秋虫文化渊源悠久,它是一种从百姓生活中来,后来王公贵族玩出了花样,再之后又回归民间慢慢流传下来的。
蟋蟀、蝈蝈、油葫芦等秋虫要数北方京津冀一带、山东等地最为出色,“当然,有文字记载的斗蟋蟀历史,南方比较早,南宋时期江浙一带就玩,犹以杭虫居多,因水田多,虫子个头大、颜色鲜艳,但斗起来不如北方虫硬朗,因为北方以旱田为主,虫子体格壮一些。过去从北京来到天津的达官贵族们带来了不少好玩意儿,随着天津商业的发展,秋虫器皿、种类、玩法等等,也越来越讲究。”苏鸿礼说,而北方当中又犹以天津秋虫文化最有名,在全国数一数二。
图片

人家追电视剧  咱天津蟋蟀上电视

别的地方小孩看动画片

咱这小孩大人一块看真人斗虫

图片多哏儿~

图片

这选法、养法、玩法可有学问

养法:
斗虫讲究用老盆养,古旧大盆或者泥盆,当年挖的泥就不行,最好的要经过一冬,让泥拎掉水和杂质,再挖出来进行敲打、制作成蛐蛐罐儿,吃水性、透气度佳。
买来的斗虫先要在家里精心饲养一段时间,成年配雌后,在其青壮年时期拿出来斗,衰老后就不要再斗了。因器皿具有收藏、传家等价值,一个泥盆最贵能达到十几万。
鸣虫讲究用葫芦养,根据葫芦容器形状不同声音出来的也不同。葫芦长的时候就用模具捆绑,设计好形状,葫芦身可以雕刻图案,上面盖一个口和帽,材质不同,价位也不同。
蛐蛐可以选精巧一些的葫芦,蝈蝈可以选棒子形状的大葫芦,养法因人而异,看你喜欢听什么声音了。同样,具有收藏价值或特殊意义的葫芦最贵也能达到二十几万。
选虫:
斗虫看5大1张皮——头、脖子、腰身、腿爪、牙要大整个身子要一个颜色,比如全青、全红或者全紫,不能头是一个色身子一半一个色,品相差。
鸣虫看翅膀、个头大小即可。
喂养:
“天津的秋虫吃的最好!”苏老笑着打趣,跟天津人一样会吃。
喂养秋虫可以将青豆、白米、小米煮熟,捣成糊状给虫子吃,如果感觉虫子身体发燥,就加点煮熟的胡萝卜,同样捣碎,如果感觉它身体弱,就把螃蟹大钳子下的元宝肉煮熟,和上面的材料一起捣成糊状喂,“南方会把螃蟹换成湖虾,效果是一样的,你说虫子吃的好不好。”图片
赏法儿:
厚重的男低音——蝈蝈,个头大,听其声音,憨、低沉、厚、润、雄壮的为上品。
尖细的女高音——“喉头子”,也是蟋蟀的一种,声音细高。
翻转的花腔——油葫芦,叫声听起来高低翻转,别有一番韵味。
图片
“细细讲来这里每一个细节都能扩展出很多,单单一个秋虫文化就博大精深,这些来自民间的智慧非常有价值和魅力,需要大家一边玩一边学习、了解,才会发现乐趣无穷。”苏鸿礼也给小编展示了他养的虫子,说他一般就放在家里常温的地方,不需要特别晒,把温度、饮食控制好了就成,“一般就是22-25度。”
图片

天气渐冷,树叶凋零,冬日的午后、年三十儿的夜晚……屋内养上几只不同品种的鸣虫,叫声高低错落,像一段大自然的乐章……谁说不能将春天留驻在屋里呢?

秋虫文化,或许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看经过大自然洗礼的斗虫一路成长,陪它们拼搏,与鸣虫一同感受节气变化,留意身边细微的声音。向往的生活,就在民间,在我们身边……

采编/视频制作:赵晓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