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健翔理筋书籍 综合类 牵抖法 以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肢远端,并维持一定的牵引力,做较大幅度的上下抖动,使患肢关节,肌肉有松动感,称为牵抖法。牵抖法可用于腰部,肩关节和髋关节,临床上以腰部牵抖法常用。 1 牵抖腰部 姿势要求 受术者俯卧位,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其两腋部。术者以弓步站于受术者足部床尾。操作过程 分以下两步力递进完成 第一步 脊柱用力牵引。两手握住受术者两足踝部,两臂伸直,挺腰并身体后仰,深吸气后用腰力向足端方向缓缓牵引其腰部。 第二步 抖动。维持一定的牵引力,待受术者腰部放松后,术者用腰腹部的力带动肩膀,手臂部瞬间用力,做3~5次较大幅度的抖动,抖动之力作用于腰部,使其产生较大幅度的波浪状运动。 2 牵抖肩关节 姿势要求 受术者坐位,助手可固定其同侧腋部。术者自然站于其侧。操作过程 分以下两步力递进完成 第一步 脊柱用力牵引。两手握住受术者的腕关节,并使腕关节保持屈腕状态,术者挺腰稍往后挺,先做一定时间的牵引,待肩关节已被牵引时,保持牵引力。 第二步 腕关节用力。术者双腕用力持续抖动上肢远端,行7~10次较小幅度的抖动,使抖动力作用到肩关节。 3 牵抖髋关节 姿势要求 受术者俯卧位,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其两腋部。术者以弓步站于受术者足部床尾。操作过程 分以下三步力递进完成 第一步 腕关节用力。术者两手握住受术者的踝关节,腕关节用力使踝关节保持跖屈状态。 第二步 脊柱用力牵引。术者挺腰稍后倾,先做一定时间的牵引,待髋关节已被牵引时,保持牵引力。 第三步 前臂用力。术者屏气,前臂及腕关节协同用力,持续抖动下肢远端,行7~10次较小幅度的抖动,使抖动力作用到髋关节。 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1 要将牵引力同抖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牵引是第一步,然后是维持牵引力抖动。腰部牵引时是行瞬间的突然较大幅度的抖动,要把握好抖动的时机。 2 腰部牵引时,必须在挺腰且身体后仰下进行抖动,否则容易损伤术者腰部;并适当屏气,否则抖动力可能不够。 3 抖动要连贯,频率要一致。腰牵抖时腹部尽量少撞击床面。 4 四肢长骨骨质疏松者禁止牵抖肩,髋关节。 常出现的问题 1 发力 用上肢的力去牵引而不是脊柱的力,导致上肢僵硬,影响抖动。 2 其他 没有在屈腕或踝跖屈的状态下操作,影响力量传递到肩,髋关节,并容易导致腕,踝关节损伤。 临床应用 牵抖法的作用有别于抖法。抖法的作用主要是使肌筋及关节放松;牵抖法的作用主要是滑利关节,复位和松懈粘连,瞬间作用力较强。牵抖法主要适用于腰部,肩关节和髋关节,主治肩臂疼痛及腰,髋疼痛等症。 与院校教材对比 教材中无牵抖法,根据描述,健翔牵抖法与教材抖法较相似,但教材抖法无抖腰操作,上肢,腕关节及下肢的抖动未言明发力部位,“用双手握住……然后……抖动”,发力部位应是前臂,以前臂力牵拉则前臂紧张,再以前臂力抖动则抖动相对困难。而健翔牵抖法以脊柱发力牵引,解放了前臂,并在腕屈或踝跖屈下抖动,抖动更容易,力更能传递至作用部位。 --来自粉粉日记 |
|
来自: 小酒酒z443ubzo > 《4书籍健翔理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