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亿中国人被糖尿病盯上!

 hercules028 2022-10-24 发布于四川

总有人认为,糖尿病其实也就是血糖高了点,不碍事。

但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并不是它会让人血糖高,而是它导致的血糖高,会对大脑、眼睛、神经、心脏、肾脏,甚至是足部,都产生无法逆转的损伤,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致盲、肾脏病变引起尿毒症、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严重还会致残、致死,引起无法挽回的后果。

据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共有1.164亿糖尿病患者,全球每4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

此外,还有5亿左右的中国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独独“偏爱”中国人,这究竟是为什么?

01

糖尿病偏爱中国人的五大理由

个中缘由,与中国人的“天赋”和“行为”紧密相关。

1.身高因素

据2020年国新办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18-44岁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69.7厘米,女性158厘米。

而《柳叶刀》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平均身高最高的荷兰,男性平均身高为183.8厘米,女性为170.4厘米,均比我们国家高出10余厘米。

对此,国外一项研究显示,人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对会降低33%-41%。

从身高因素上来看,中国人明显就比荷兰人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

2.啤酒肚

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中国居民的体型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据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9年,中国男性的平均腰围从76.5厘米增加到了83.5厘米,女性从74.5厘米增加为79.2厘米,并且现在仍然在不断上涨。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向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达49.63%,将近一半的人有“啤酒肚”。

而牡丹江医学院一项研究表明:

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风险是正常人的3.09倍,与此同时,向心性肥胖的人的风险是全身匀称肥胖人群的2.04倍。

正是近半中国人拥有的“啤酒肚”,让糖尿病离我们越来越近。

3.高脂高盐饮食

除了“天赋”,后天的饮食行为,也是国人惹上糖尿病的原因。

据调查,中国人的盐摄入量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天吃11克盐。

而高盐饮食会增加体内的“饥饿素”,它既可以抑制胰岛素分泌,也能削弱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经研究发现,在采用相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吃盐多的人,糖尿病风险会增加2倍。

4.久坐少运动

一项涉及12个省10274名成年人的调查研究显示:

2015年中国成年人闲暇时平均每天久坐160分钟,其中有25.05%的人每天久坐少于120分钟,有47.26%的人每天久坐121-239分钟,还有27.69%的人每天甚至久坐240分钟以上。

长时间缺乏运动,人体内的血脂会不断积攒,从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风险。

据英国《每日邮报》称,久坐可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88%。

5.嗜烟

据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公布的数据称,中国吸烟人口已超3亿,是世界最大的卷烟消费国。

而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吸入人体会增加糖化血红蛋白,使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变得严重,从而更容易引起糖化反应,是常常被人忽略的糖尿病诱发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每天抽烟达16支以上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是常人的2.7倍。

而这种危害,还会触及二手烟人群。吸烟,可以说是害人又害己。

糖尿病的形成不只在一朝一夕,如果你有这五大因素,千万不要忽视。

02

识别糖尿病前期,

一招逆转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打不完的胰岛素,止不住的并发症,简直是伤身又伤财,但只要早点意识到糖尿病前期,我们本可以避免这种处境。

糖尿病前期也叫糖尿病高危期,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发病率为50.1%。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估算,中国有将近5亿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这时候如果不及时干预,在未来的10年内,会有10%-30%的人发展为糖尿病。

因此,识别糖尿病前期症状,尽早遏制住其发展、逆转血糖,极为重要。

那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正处于入糖尿病前期呢?

糖尿病典型的症状通常表现为“三多一少”,也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再加上体重减少。

但糖尿病前期,大多数人可能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视力变化、伤口难以愈合、餐前低血糖。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血糖来判断,如果血糖高于正常人空腹血糖标准3.9-6.0mmol/L,但没有达到确诊糖尿病的标准(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则为糖尿病前期。

确定自己已经是糖尿病前期也不用过于担心,做一件事,就可以让你逆转糖尿病。

据《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指导,在糖尿病前期,通过长期干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39-58%的糖尿病风险。

而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控制饮食,加上运动,让体重指数尽可能下降至24kg/㎡,或在3-6个月内至少减少5%的体重。

糖尿病固然可怕,它也确实正“盯”着中国人。

但只要我们重视起来,防患于未然,疾病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https:///2019/09/10/study-shows-shorter-people-are-at-higher-risk-of-type-2-diabetes/?hilite=%27height%27.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第一-四章.中华糖尿病杂志.

[3]杨丹凌,苏海霞,黎燕宁.中国成年人闲暇时久坐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15):2808-2813+2820.

[4]王新月,贾胜,高键.吸烟、饮酒及其交互作用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35(08):31-34.

[5]马妍.中国人口吸烟模式的队列差异及社会决定因素[J].人口研究,2015,39(06):62-73.

[6]杨晓炜,姚立岩,牛莹莹,刁慧杰,李晓霞.向心性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04):19-21.

[7]蒋佳玮,宋美花,王春雨,胡奥杰,许惠靖,吴善玉.糖尿病前期人群筛查和管理证据总结[J].护理研究,2022,36(08):1346-13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