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一向与林总配合默契的罗帅,却罕见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金华303 2022-10-25 发布于山东

4年的解放战争,让东北野战军声名大振,也让他人对林总与罗帅之间的默契配合异常钦佩。其实,了解林总的人都知道,虽然林总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其的性格比较直,做事说话都是如此,与林总搭档,还真是需要点本事。

文章图片1

那还是在1930年,林总刚刚升任红四军军长之时,几位与林总搭档的政委或多或少地与其发生过不大不小的矛盾,当毛主席意识到这一问题时,直接指派罗荣桓赴任。

毛主席对罗帅的性格还是蛮了解的,脾气好,耐性足,能够根据事情的进展随时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属于以柔克刚的类型。

的确,罗帅与林总搭班子以后,从抓主要矛盾入手,使得全军的思想政治面貌焕然一新,统一了战士的思想,激励了官兵的士气,相应地,也减轻了林总的作战压力,致使林总开始对罗帅刮目相看。

文章图片2

从此,林离不开罗,罗离不开林,两人搭档了近20年。

到了1948年4月,全国战场形势已经初见端倪。在东北指挥作战的林总根据自己对局势的理解和判断,布置了下一步的进攻目标——长春。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聚集了郑洞国兵团的精锐部队。同时,在锦州、沈阳等几个较大城市,也龟缩着国民党的几个兵团。

文章图片3

熟悉解放战争的朋友们可能知道,东野刚刚进入东北三省时,是从北向南打的,因此,林总的决策也不无道理,按部就班先拿下长春,然后继续向南推进,逐渐解放沈阳、锦州等大城市。

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占据的军事高度与林总是有区别的,若是从全国局势分析,中央认为此刻南下拿下锦州才更合适,能够切断东北上百万国民党军队的退路,让他们不能南下进关。

林总和中央的决定存在差异,罗帅是怎么做的呢?

文章图片4

首先,罗帅尊重司令,也就是林总的战略安排,要先练好兵,军队的战斗力上去了,无论到哪里作战,都有把握。其次,罗帅也会在恰当的时刻说出自己的看法来,而这个时机,没有多久就到来了。

练兵一个多月之后,林总认为攻打长春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开始制定作战计划,利用了两个纵队的兵力向长春的外围据点发起了进攻。谁知,早已做好防守准备的郑洞国顽固防守,战争陷入僵局。

林总及时叫停了进攻,以避免无谓的伤亡。在随后的班子会议上,林总提出,长春距离最近的城市沈阳也有两天的路程,长春其实就是一座孤城,东野可以效仿古代战争,围而不攻,假以时日,长春城内的国民党军队定会因物资枯竭而放弃战斗。

文章图片5

而罗帅其实并不同意林总的计划,这也是两人搭档近20年来,意见分歧最大的一次。罗帅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已经完全不同,过去没有空中支援,一旦城堡被围,只能自力更生、自生自灭。而现在的国民党军队则不一样,他们可以空投物资,根本不可能将军队饿死、困死。

罗帅进一步分析到,若将长春围困,受苦的只能是城里的老百姓。而一旦驻守在沈阳的卫立煌觉察情况不妙而挥师南下,将影响中原战场的局势,不利于提早完成中央制定的解放全国的目标,那样,东野也就辜负了党中央的重托。

文章图片6

罗帅的话铿锵有力,有理有据,林总不得不低头思考。最终,罗帅的意见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之后,才有了闻名于世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而占领锦州之后,也的确将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关在了山海关以外,南北均无照应,成了孤军。

锦州解放之后,驻守在长春的郑洞国部纷纷放下武器起义,攻打长春真正实现了不战而胜,罗帅的坚持功不可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