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年有鱼(二十一):清蒸白鱼

 二班毛豆 2022-10-25 发布于广东

清蒸白鱼

参鲦子长大了,就是白鱼。

白鱼是“巢湖三白”之一,另两个是银鱼和白米虾。此三者通体洁白,堪称湖鲜中的白富美,且又名贵,因而被称为“巢湖三白”。

我小时候以为“巢湖三白”是只有巢湖才有的地方特产,一直引以为豪,长大后才知道,名声在外的,并不是巢湖三白,而是与巢湖三白一模一样的“太湖三白”,而巢湖特产却是“巢湖三鲜”:银鱼、秀丽白虾、湖蟹。

秀丽白虾是什么?一查,是白米虾的学名。湖蟹自然就是螃蟹。没了白鱼。巢湖白鱼才好吃啊。

后来发现,大凡淡水湖都有类似的水产,巢湖作为五大淡水湖的老小,也就没哥哥姐姐那么出名了。然而从小吃惯家乡味道的人,始终还是觉得家乡水产最好吃。没办法,口味是最顽固的Homesickness。

红烧白鱼

白鱼,也叫白条,即陆佃在《埤雅》中所称的“白鲦”。沪上称白水鱼,武汉人称翘嘴白。白鱼学名为翘嘴红鲌,为中国特有水产品。

参鲦子小时顽皮,长大后习性仍不改,游泳极迅速,善跳跃。《水浒传》中张顺的诨名“浪里白条”就十分形象。

白鱼天生有洁癖,须生活在没有污染的水中,且纯属野生,银白细鳞,鱼肉白而细嫩,味美不腥,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视为上等佳肴。

因白鱼稀少,价格也高,酒楼一条清蒸白鱼要百元多,然而我觉得还是没有家乡白鱼好吃。这倒不是家乡胃在作怪,而是白鱼性格刚烈,出水即死,因而酒楼的白鱼,自然比不上家乡早市上刚捕来的新鲜。

生活在鱼米之乡的人是幸福的。有一年回家乡,赶上梅雨季节,此时正是白鱼最美味时,这个季节的白鱼被称为“梅白”。

一大早,草城街菜市场已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斩肉声、喇叭声、笑闹声混在一起,睡眼惺忪的人立刻清醒起来,只要走进菜市场,什么样的烦恼都会暂时抛诸脑后,在这里,你会看到人们对生活最淳朴的热爱。

卖鱼的一般在固定摊位,人们在大大小小的塑料盆前,选择自己中意的水产。卖白鱼的地上铺着一大块塑料布,只剩七八条白鱼,细细的鱼鳞闪着银光,最小的都有两斤以上。

“便宜了!便宜了!小的10块钱一条,大的15块,卖完回家了!”卖鱼人一边收拾车上的塑料盆,一边吆喝。

我还是来晚了,还好买到了。

10块钱一条,这么新鲜的白鱼,幸福感油然升起。

白鱼在唐代就是重要的淡水食用鱼。唐代诗人王建《荆门行》曰:“看炊红米煮白鱼,夜间鸡鸣店家宿。”杜甫在《汉州王大录事宅作》也说“催莼煮白鱼”。

宋代诗人曾几《食淮白鱼二首》曰:“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上方无复蠙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

王安石也非常爱吃白鱼,赞其曰:“满目皆为膳,唯独白鱼鲜。”

家乡的清蒸白鱼

白鱼一般清蒸味最美。

洗净,盐稍码一下,鱼肚内揣上姜、蒜,倒料酒,醋,直接上锅清蒸,原汁原味,天然鲜美。我没吃过鲥鱼,书上说鲜美无比,与白鱼一样多刺。我想大概也就是这样细滑、清甜、腴嫩、爽口了吧。

袁枚《随园食单》载:

“白鱼肉最细,用糟鲥鱼同蒸之最佳。或冬日微腌,加酒娘糟二日亦佳。余在江中得网起活者,用酒蒸食,美不可言。糟之最佳不可太久,久则肉木矣。”

袁枚还是会吃,知道白鱼习性,直接去了江中网鱼蒸食,自然是“美不可言”。

白鱼真是不妥协的鱼,这种“不自由,毋宁死”的刚烈个性,也算的上是鱼中高士了。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年年有鱼(二十):干烧鲦鱼

视频推荐:陌上花开

跬步之行:01:0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