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 典型病例 |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分析

 忘仔忘仔 2022-10-26 发布于山西

病史:

患者 男,30岁;头部外伤致头痛3小时。

影像学检查:

Image

问题:
1、上图中左侧额部高密度病灶最有可能位于
A、颅骨与蛛网膜之间
B、颅骨与软脑膜之间
C、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D、硬脑膜与软脑膜之间

2、该病灶应考虑为

A、硬膜外血肿

B、硬膜下血肿

C、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

D、脑挫裂伤所致脑内血肿

3、左侧颅骨改变应考虑为
A、左额骨线性骨折
B、左额颞骨颅缝分离
C、左额骨凹陷骨折
D、左顶骨凹陷骨折

影像学表现:

       左侧额部颅骨内板下方可见一梭形致密高密度影,密度略不均匀,边界清楚, 颅骨内板与脑组织间隙增宽,脑白质塌陷,左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骨窗条件下见左侧额骨凹陷性骨折。

答案:C、A、C

影像诊断要点:CT平扫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区,多在骨折部位下方,边界锐利,血肿范围一般不超过颅缝,但可跨越大脑镰或天幕,血肿密度多均匀。不均匀的血肿,早期可能与血清溢出、脑脊液或气体进入有关,后期与血块溶解有关。可见中线结构移位,侧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等占位效应。调节骨窗可显示骨折,血肿压迫邻近的脑血管可出现脑水肿或脑梗塞。

诊断:

1、左侧额部硬膜外血肿;

2、左额骨凹陷性骨折。

鉴别诊断:

 1、硬膜下血肿 (硬膜与蛛网膜之间,血肿呈新月形包绕于大脑表面) 

2、硬膜下积液(颅骨内板下方与脑表面间薄的新月形低密度区



下面将颅内不同类型血肿一一介绍,分别有:

Image

Image

1、硬膜外血肿(EDH)

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是指血液积聚在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中;常见于颞、额、顶部,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或其分支常见,血液聚集于颅骨与硬膜之间硬膜外间隙,常合并颅盖骨骨折。硬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双凸透镜形

Image

CT表现:平扫血肿表现为颅板下见双凸形高密度区,边界锐利清晰,血肿范围一般不超过颅缝,血肿密度多较均匀,慢性期血肿密度降低,可仅表现为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侧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骨窗可显示颅骨骨折情况。

Image

2、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是指颅内出血积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见于额、额颞顶部,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硬膜下隙,沿脑表面广泛分布,多无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与脑挫裂伤同时存在,由于蛛网膜无张力,与硬脑膜结构不紧密,故硬膜下血肿范围较广,形状多为新月形或半圆形

Image

CT表现:
1、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少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故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
2、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表现为高、低或混杂密度血肿范围广泛不受颅缝限制由于常合并脑挫裂伤,故占位效应显著。

Image

Image

3、脑内血肿

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 hematoma)多发生于额、颞叶或邻近粉碎凹陷性骨折的脑内,常伴发脑挫裂伤,血肿常较表浅,但深部血管撕裂可形成深部脑内血肿。位于受力点或对冲部位脑表面区,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和丘脑区不同。

Image外伤性脑内血肿

Image高血压性脑出血

CT表现:

颅内血肿呈边界清楚的形态不规则的高密度灶,CT值一般为50~90Hu,周围有水肿和占位效应。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血肿逐渐吸收成为等密度或低密度灶。

Image

3、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积液( subdural fluid accumulation)又称硬膜下水瘤。系外伤后引起的蛛网膜破损裂,形成活瓣,脑脊液进人硬膜下腔不能回流而形成,也可能是硬膜下血肿吸收后形成;占颅脑外伤的0.5%~1%,常发生于一侧或两侧额颞部,以双侧额部为多见。硬膜下积液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少见,在数小时内形成,慢性者可有包膜。多见于老年人及婴幼儿。

Image

CT表现:
可直接显示硬膜下积液,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与脑表面间薄的新月形低密度区,其略高于或等于脑脊液密度;局部脑回轻度受压。

Imag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