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种阴囊疾病超声表现汇总

 杏林网事 2022-10-27 发布于山西

(一)急性附睾炎
  • 急性附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中青年多见,常继发于前列腺炎、尿道感染以及精囊炎。附睾位置表浅,高频率超声能清晰显示。

  • 病因及临床:睾丸富有血管及淋巴管,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因此睾丸的单独发炎是不常见的。急性丸炎常继发于附睾、输精管、精囊及前列腺等的炎症。发病时,一侧或双侧阴囊红肿剧痛,并可向腹股沟区放射,有的伴有全身感染症状。睾丸、附睾水肿、增大、质硬。

  • 引发急性附睾炎的病因较多,主要病因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尿液逆流进入输精管导致感染有关,也可通过血行和淋巴路径感染。
  • 附睾炎通常是以附睾尾部开始蔓延到体部和头部。病程在1h~1个月以内为急性附睾炎;病程在1个月以上则为慢性附睾炎。
  • 急性附睾炎经久不治或疗效欠佳可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引起精索血运障碍,睾丸缺血、缺氧及损伤,严重者发生睾丸梗死。因此,急性附睾炎早期明确诊断并正确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 超声:睾丸、附睾不同程度肿大,包膜尚清楚,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出现脓肿时可见低回声肿块呈蜂窝状,边界欠清晰。多数伴有鞘膜积液。部分病例精索增粗,阴囊壁增厚。

  • CDFI示:睾丸、附睾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有的睾丸血流呈“彩球状”。出现脓肿时血流不丰富,PW:流速加快,阻力降低。

图片

图片

双侧睾丸对比,显示右侧睾丸肿大、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考虑右侧睾丸受炎症累及)


(二)附睾结核
  • 主要表现为附睾肿大,形成坚硬的肿块,多数不痛,或仅感轻微隐痛。少数病例可急性发病,附睾肿痛较明显,以后变为慢性。附睾结核多数从尾部开始,逐渐延及整个附睾,甚至睾丸。病变发展时附睾肿块可干酪样坏死寒性脓疡,并与阴囊壁粘连,破溃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输精管结核表现为增粗,变硬,可形成串珠样结节。两侧附睾结核常致不育。附睾结核须与特异性附睾炎相鉴别。非特异性附睾炎时,附睾常为均匀性肿大,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有压痛。

  • 声像图特点:附睾结节呈低回声结节,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有不规则强回声斑。.患侧鞘膜积液。.侵犯睾丸时,部分睾丸实质破坏,睾丸轮廓不整齐,形态失常。可形成脓肿,表现为病灶内透声差的液性暗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形成窦道。

  • 鉴别诊断:

(1)附睾炎:炎性结节临床症状出现与消退都早于超声检查,且抗炎治疗有效。

(2)附睾精子囊肿:抗痨治疗后肿块不消失。

(3)附睾腺瘤:极少见,生长缓慢,体积较大,无压痛,抗痨无效。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睾丸癌
  • 阴囊肿块,下坠感,可疼痛,95%是生殖细胞源性,精原细胞癌是常见类型;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主要包括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绒毛膜癌

  • MR:精原细胞瘤各信号偏低、均匀、散在,恶性病变,信号可不均;非精原细胞瘤信号不均

图片


(四)淋巴瘤

睾丸淋巴瘤约占全部睾丸肿瘤的 5%,可原发于睾丸,也可全身性淋巴瘤累及睾丸,成人病理类型多为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50 岁以上约占 80%。

超声表现:淋巴瘤的基本表现为实质性、低回声、团块状,血流信号丰富,具有肿瘤的一般特征。淋巴瘤病灶仅局限在睾丸内,超声难与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鉴别,当累及睾丸外组织,如附睾和精索时应与炎症和结核鉴别。化脓性炎症和结核有坏死液化区,部分可浸润阴囊壁,形成脓肿和窦道。

男,68岁,左侧睾丸坠胀感半月余。左侧睾丸肿大,质硬,左侧精索肿大,质硬,范围从阴囊至腹股沟管内环口。超声可见:左侧睾丸内多发大片状低回声占位。睾丸淋巴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附睾、睾丸囊肿
  • 好发年龄为20-40岁,约5%的正常男性有该症,但近年已发现于母亲妊娠期用过己烯雌酚的小儿。其发病原因可能系输精管阻塞而导致精液积聚。临床表现多有阴囊坠胀,无特殊不适。有附睾囊肿和精液囊肿两种。由于精液囊肿内有性状为乳白色微混液体,镜检可见精子,故穿刺抽液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超声有时无法鉴别

  • 声像表现:位于附睾头或附睾头旁,圆形无回声暗区,壁光整,后方回声增强,与附睾不能分开,内透声好或囊内见沉积于囊肿后壁的细小点状回声,后者多见于精液囊肿。

  • 应与精索鞘膜积液鉴别,附睾囊肿可见残余的附睾组织

图片

  • 睾丸囊肿较少见,位于睾丸实质内,原因不明。

图片

  睾丸囊肿 表现为睾丸内圆形无回声区,囊壁薄,光滑,内透声好。

(六)表皮包囊肿
  • 常见的良性睾丸肿瘤,由复层鳞状上皮排列的囊腔组成,周围被多层板状角质碎屑包饶。

  • 影像表现

超声:强弱回声交替的同心环

MR:洋葱环样改变,高低信号较低轮带状改变,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图片

(七)精索肿瘤
  • 临床:约2/3为良性,肿瘤形态不一,可为圆形、条索状或不规则形,位于腹股沟或阴囊内。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内无痛性肿块。主要病理类型:脂肪瘤、纤维瘤、肉瘤、精索细胞瘤等。

  • 超声:常于腹股沟或阴囊内见一实性肿块,以低至等回声多见。体积小,回声均匀。体积大,回声不均匀。肿块形态不一,沿腹股沟管生长,可呈条索状上端至腹内环,下方可达睾丸上方,如脂肪瘤、精索细胞瘤;而纤维瘤为圆形,常位于精索的下端(近附睾处)。

  • CDFI:良性肿瘤少血供,恶性肿瘤血供丰富。

(八)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 VC) 是一种血管性疾病,是因精索静脉回流受阻或瓣膜功能障碍,血液反流,精索静脉内血流淤滞,导致蔓状静脉发生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病变轻者无任何不适,重者发生阴囊肿胀,可向下腹部或腹股沟放射,站立较久、行走过多或重体力劳动时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减轻。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为10%~15%,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病因之一。

二维特点:

  • 阴囊根部出现纡曲的管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

  • 管径增宽;

  • Valsalva试验静脉管径明显增宽,>0. 2cm

  • 管腔内呈无回声或见烟雾状活动的低回声;

图片

CDFI: 

显示精索、睾丸背侧及下极至附睾尾部红蓝相间的大量血流信号,Valsalva 试验可见静脉反流信号。

静脉反流分级:0级,Valsalva试验反流阴性;Ⅰ级,仅Valsalva试验反流阳性;Ⅱ级,深呼吸反流阳性,Valsalva试验时反流加重;Ⅲ级,平静呼吸反流阳性。

男,25岁 自觉会阴部肿痛。精索静脉曲张

图片

图片

(九)睾丸扭转

睾丸扭转是睾丸疾病中最紧急的一种,约占阴囊急症的35%-40% ,从新生儿到老年均可发病。新生儿和青春期是发病的高峰期,据报道25岁以下的男性中,睾丸扭转的发病率约为0.025%。 

根据扭转的程度和时间,超声有下列四种类型:

少供血型(急性期)  见于不完全扭转(<360°)或早期扭转(<6小时)。睾丸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实质回声均匀,大多数睾丸内可探及少量点状血流,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速低阻型。认识此型是挽救睾丸的关键,应认真鉴别。

图片


多血供型  见于扭转后松解期。此型睾丸形态及回声尚无明显改变,血供则明显增多,动脉血流频谱为高速低阻型,舒张期血流增多,甚至出现反向血流。扭转的血管松解时,缺血的睾丸供血突然增多,此现象为缺血组织血流再灌注的“反跳反应”。此型要注意与急性睾丸炎症相鉴别。
缺血型  亚急性期(6小时到2周),睾丸肿大,回声强弱不均,常有鞘膜积液及血肿形成,睾丸内无血流信号;附睾肿大,回声不均。继续发展表现为睾丸缩小,实质呈低回声、不均匀,可伴有钙化点。

图片


血供环绕型  在亚急性期,部分病例睾丸周围可见一低回声“晕”,彩色多谱勒显示为“彩色晕环”。睾丸动脉血流阻断后,提睾肌动脉的分支扩张形成侧支循环,以供应睾丸周围组织。

图片

图片

(十)附睾附件、睾丸附件扭转

  • 是青春期前男孩的一种罕见病。睾丸附件和附睾附件有蒂,旋转后可发生扭转。临床表现为阴囊疼痛和肿胀。早期在睾丸上极可扪及硬结节,晚期整个睾丸肿胀。

  • 超声:附睾附件或睾丸附件增大,有学者认为直径大于1cm时有诊断价值,睾丸附睾血流较丰富。可有少量睾丸鞘膜积液。

(十一)阴囊及其内容物外伤
  • 阴囊及内容物的损伤多为钝器所致。轻者,引起阴囊壁血肿和鞘膜积液;重者,可致睾丸挫伤、脱位或破裂。同时常合并附睾损伤。损伤后阴囊疼痛剧烈、肿胀,阴囊皮肤可见淤血斑。

  • 超声:阴囊壁增厚(大于7mm),回声强弱不均。睾丸鞘膜腔内可见含有细点状或絮状液性暗区。睾丸损伤,有四种表现:①钝挫伤,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完整,包膜下局部实质回声不均,有的可有少量包膜下积液。②挫裂伤,睾丸包膜局部断裂,该处实质回声不均,含有无回声区。③断裂伤,睾丸一般形态不完整,轮廓不清,内部回声杂乱。④破碎,睾丸增大,轮廓不清,内部无正常实质回声。⑤睾丸脱位,是指睾丸在损伤性外力作用下,使其离开阴囊,而异位于皮下组织、腹股沟、大腿内侧,甚至腹内。睾丸大小形态正常,或稍增大,回声尚正常。CDFI:损伤区及其周围组织血供丰富,损伤区无血流信号者,则有坏死的可能。

  • 男,38岁,半天前与人殴斗,左侧阴囊肿大,疼痛来诊。阴囊内血肿合并血块

图片

图片

  • MR:睾丸内血肿(血肿时期不同,信号不同) 阴囊血肿

图片


(十二)隐睾症

隐睾症是指男婴出生后,一侧或者双侧的睾丸未能按照正常的发育过程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为睾丸下降不全。隐睾发病率在早产儿中约占30%,新生儿中4%,1岁时0.66%,成人约占0.3%。发病率随着生长发育逐渐降低,但6个月后,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减少,或者说已经无自愈的机会。隐睾多见单侧,右侧发生率高于左侧。

隐睾超声表现为较正常睾丸稍小的卵圆形实质性结构,形态与正常侧睾丸相似,轮廓清晰,边界光整,内部回声分布与正常睾丸无异常。

图片

(十三)睾丸微石症

已发现TM可与下列睾丸内外病变相伴:男性不育症、隐睾、萎缩性睾丸、睾丸发育不良、睾丸肿瘤、睾丸囊肿、睾丸附睾炎、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腮腺炎后等。也有仅发现TM而无睾丸其他内外病变的报道。

多数为双侧睾丸实质内弥散分布直径小于3mm的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可在睾丸内呈均匀分布或以周边区为多。多双侧同时发生,也可单侧发生或累及附睾。

根据分布状况分:

弥漫性 (数目多,呈弥漫分布)

部分性(数目较少,且多表现为成群分布在睾丸周边的实质内)

根据数目分级:

I 级(微石数目5-10)

 II 级(微石数目11-20)

 III 级(>20)

图片

(十四)阴囊结石(睾丸鞘膜腔结石)

并不少见,结石位于睾丸鞘膜内,可由坏死组织机化或钙化引起。

声像图特点:于鞘膜内探及少量无回声区,其内可见一个或多个强回声斑,可移动,大者后方伴声影。

图片

阴囊结石声像图:表现为阴囊内强回声结构,后伴声影


(十五)鞘膜积液
推荐阅读:鞘膜积液
声像图特点:
  • 睾丸鞘膜积液:阴囊内睾丸周围可见液性暗区环绕,如阴囊上下极同时出现积液,可作出诊断。

  • 精索鞘膜积液:液性暗区位于腹股沟区精索内,两端封闭,不与腹腔及睾丸鞘膜相通。

  • 交通型鞘膜积液:鞘膜内液体可流入腹腔,液性暗区体积可变化,站立位时较大,仰卧位时可变小。

  • 婴儿型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可能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存在,但与腹腔不相通。

图片

(十六)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是因腹股沟管内腹膜鞘状突未半锁而导致大网膜或小肠进入腹股沟管甚至阴囊内,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小儿及老年人多发,右侧比左侧多见,表现为站立、负重或哭闹后腹股沟出现可复性肿块,肿块质软,可达阴囊或大阴唇,平卧或挤压时包块缩小,斜疝嵌顿时腹痛加剧。

超声表现:腹肌沟区条索状包块,多呈不均质高回声区,内可见肠管蠕动 ,瓦氏试验时包块向下滑动,体积增大,包块向上与腹腔相连通,CDFI:包块内散在点状血流信号。包块无滑动,无血流信号显示,内肠管扩张,出现积液时要考虑嵌顿。

图片

(十七)睾丸网扩张

睾丸网状扩张症又称睾丸网囊状变形或睾丸网管状扩张,临床较少见,一般见于老年患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以睾丸网不同程度扩张的一种病症,多为双侧睾丸受累,为良性病变,无需进行特殊治疗。

超声表现:为睾丸实质内大小不等、呈网格状或蜂窝状的无回声包块,边界清楚,壁薄,与正常睾丸组织分界清晰,主要分布于睾丸纵膈区域,CDFI:包块内通常无血流信号。

图片

图片

MR:沿睾丸上纵膈方向会出现睾丸网多发小管膨胀或扩张,相对正常睾丸实质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扩张的充满液体的管道不强化。

图片

(十八)肾上腺残余瘤

肾上腺残余瘤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 10%,为肾上腺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异位于性腺所致。肾上腺残余瘤瘤为典型良性病变,临床表现为睾丸肿块,可同时出现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常双侧发生。肾上腺残余瘤在超声上表现为位于睾丸周边部的高回声或低回声区,可伴后方声影。病理检查肉眼为深黄色,结构与肾上腺相同。

图片

(十九)Leydig细胞增生

是一种以双侧睾丸多发小结节(1-6MM)为特征的罕见的良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无症状,偶可表现为睾丸疼痛、肿胀、不育。

组织学,是以Leydig细胞大量增殖在精曲小管间浸润为特征,而非代替或要。原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不完善,主要原因:隐睾、原发性肾上腺增生、生殖细胞瘤、绒毛膜癌产生的HCG的产物、垂体异常、外源性HCG治疗和前列腺癌抗雄性激素治疗。

MR:双侧多发实性小结节,T2WI低信号,轻度强化

图片

(二十)多睾

多睾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指存在两个以上睾丸,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生殖脊、中肾或睾丸发生分裂形成的,最常见为三睾畸形。多余睾丸多位于左侧,可位于阴囊内,也可位于阴囊外(如腹股沟区或腹部),其体积一般比正常小。多睾症常偶然发现,并发症包括隐睾症(50%)、腹股沟疝(30%)、睾丸扭转(>10%)和恶性肿瘤(约 7%)。多余睾丸可与附睾相连或不相连,可有或无生殖功能。若多余睾丸无扭转或恶性肿瘤时,其超声表现与正常睾丸相同。

图片

13 岁患者,右侧阴囊内 2 个睾丸(白色三角箭头),左侧阴囊内 1 个睾丸(L)

图片

(二十一)睾丸假体

是睾丸期初数后为达到美容或心理目的以及先天性睾丸缺如所放置。假体内含液体硅树脂或由实性材料组成。MR呈均匀高T2信号,与正常睾丸相似,但无正常睾丸组织结构

图片

(二十二)睾丸旁病变

良性常见为:

       精索脂肪瘤——单纯脂肪组织

       腺瘤样瘤——

MR:附睾尾或附近,T2WI信号高于附睾。

超声:多位于附睾尾或附睾头;外形规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边界清,无明显包膜;内部可呈中等、偏低或高回声,CDFI:结节内可见血流信号,或无明显血流信号。

       乳头状囊腺瘤——良性附睾病变,可合并VHL病

恶性肿瘤:

       横纹肌肉瘤——儿童多见

       脂肪肉瘤——成人多见

图片

图片

附睾平滑肌瘤:附睾尾部呈低回声,可见血流信号。

图片

图片

附睾横纹肌肉瘤

图片

图片

男性,12岁,左侧睾丸旁无痛性小包块就诊,缓慢增大。超声显示睾丸中部紧邻处可见中低回声结节,大小约0.6x0.5cm,与附睾体部相连,外形欠规则,边界尚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术后病理回报为附睾腺瘤样瘤。(LT:左侧睾丸,M:腺瘤样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