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隶书的学习(三)——志茹

 青木森森 2022-10-27 发布于北京

学书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我们多解决的是“写的少”带来的问题,而忽略“想得少”带来的问题。很多人说:“不好好写字,不多练,瞎想什么?”其实,这所谓的瞎想,是真正的“退步是向前”,因为只有它会带来书写的实质性改变。

      当你把外放的视线收回时,智慧便开启了你会思考书写的本质;你会思考每一种书体存在的支撑点;思考各书体之间的相关性;思考整个书法史的核心;你会观照到从不被关注的点,而有些时候,这被忽略的地方,却真能点醒你。

图片

      今天,我们继续思考,依然谈谈隶书的学习。

     隶书的学习,有一个思路:“找关系”、“找呼应”。比如,隶书里的两个明显的呼应,一个是手写墨迹(简帛书)与刻石碑版(铭刻隶书)的呼应;另外一个是清朝金石学家与汉隶的呼应。我们在具体书写中来感受这两点,以下以《乙瑛碑》为例,点滴解读,权作引玉之砖。 

      碑刻的魅力在于“漫漶之感”因为它丰富,可以被多种解读。正如“诗不可解,诗无达诂”一般,古诗词最大的魅力是它的意境永远历久弥新,永远有新的感受。当我们在用笔墨书写碑刻文字时,是在让凝固的文字,散发无限的新意。

     “相”字中的笔画不甚清晰,这便给了书写者更多发挥的空间,可把自我对此碑风格的理解,在纸上展现出来,这里列举几种作为参考(见图)。

图片图片

      再如“庙”字,其中的几个点,是“含糊不清”的,落在纸上可以做多种灵动的表现,我们看看书家们的各自解读(见图)。 

图片

      如“请”字,几个横的起笔可作丰富性的表达,有方起、圆起、尖起、下起等,不同书家又有自己独特的有代表性的起笔。如邓散木的隶书线条的起笔,让人不自觉地想起汉简中的“钉头”起笔。

图片

     线条的接笔处,是较容易体现出书写感的地方。“置”字中上部“四”两边小笔画的书写方法的多样性,这种看似随意的“搭接”确是艺术感的体现。

      再如“庙”字中“月”部三横搭接位置的调整、改变,看似习惯性书写,而起初都是从心理出,而不是从笔端出。(见上面图)

图片

     线条粗细变化比较容易带来书写感,在隶书书写上书家们都不会忽略这一点。线条粗细的变化可以发生在一个线条当中,如“石”字一长横;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线条间,如“石”字横与撇粗细的对比。

图片

(你更喜欢谁的演绎?从不同书家的演绎中,得到了什么?)

     谈到粗细,就会想到收放,书写隶书时,把收放的特点进行强化,也是展现艺术魅力的一个方式。有了收放,在疏密上也便有了明显的体现。这些都是把“碑刻落在纸上”所需要不断思考,不断进行艺术展现的地方。

图片

     “卒”字落在纸上的书写也有很多发挥的地方。第一横收尾处平直处理,第二横做典型化的处理,第三横的典型主笔处理(雁尾充分展现)。竖也可以再做偏细的弱化处理,甚至可以在收笔处做尖锋表达,自然体现出一种“书写之感”。

图片

      “掌”字我们来看下林散之先生对此字的表现。最上面的三点是做灵动化的处理的,收笔处刻出锋(受控制地出锋)。宝盖头两边短竖不同的书写方式、与横接笔的变化,都透露着书写的状态。

      “口”字的上部略微上鼓,有种外撑的感觉,如“史”字中的“口”有类似的处理方式,增加整个字的饱满感,在简牍的书写中可见。两个短横起笔的变化也体现出书写的自然之态。

       最后一长笔“撇”,用大篆的绞转的线条来表现,虽细却很有质感,完全可以把整个字撑住,线条推出后,在结尾处做了一个收笔的形状,这与原碑略有不同,而这一个收笔的形状让纤细的线条更有力感,于此一点达到了与原碑相同的审美效果。而这一撇的起笔位置有些刻意地向右挪移,造成线条的倾斜程度比碑更大,这是在结体上做的微调,意味与原碑确依然是一致的,而书写感自然产生。

图片

      这样的艺术化处理,我们在很多书家的书写中都有所印证。他们从多视角和多切入点来解读汉隶,挖掘其中的精彩,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隶书创作风格的多元化,会比帖学的空间更广阔。

     “礼”字,上部线条很多,书写上刻意做“轻灵化”处理,可以参看林散之先生的方式。细小的线条没有一笔是随意的,可以说笔笔都是大篆的绞转法,灵动有生命力,线条间的搭配,把空间分割得很“活”。

      衣补旁左面一撇,做横向拉长处理,增加字的横势,竖做细化处理,弱化后以凸显横向笔画。最下面一横做拉长、加重处理,托住上面一众笔画,主笔突出。

图片

     再来看几个字,如“领”字,书写处理上可以做放大缩小对比的强化。左右两个部分在原碑中一大一小,书写时又进一步强化,而且“令”部中的线条做更“活”的处理,把原本变为横的点,再缩短即又转变为近乎点,下面部分直接用转笔做圆弧形,这是“简牍”书写中转折处的一个特点,居延汉简中可以得到启示。但这里书写时最好做两笔写成,把隶书的特性写出来,减少一笔带过的情况。

图片

     “器”字,其中相同的部件很多,强化对比是一个应对的方式。中间一撇一捺,可作强弱对比,如撇弱化,捺强化(加重拉长)。四个“口”大小错落的变化碑中亦有,略显不强烈;书写时可做强化。这样营造出一种乱石铺街”的错落感可能书写中“口”字的大小呈现与碑中不同,甚至相反,这并不重要,也不必局限于一致,只需自然书写出错落之感即可,追求的是一致的艺术效果,而不是形的相仿。

图片

     通过以上具体的分析,我们会感受到,书写隶书,每写一字,都有无限的精彩可以展现,这些精彩不是“纯属偶然”地落在纸上,而是来自于内心。

    这内心又不是天马行空,是在经典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掺入不停的思考,在丰富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自然流淌”而出的。就隶书来说,这里面有简帛与碑刻的相参,亦有清代金石学对汉碑的遥望。

     在此我们做些思路上的延伸,铭刻隶书与简帛墨迹隶书的对照,是一种互相印证、互相促进,是不同方式、不同审美的同一时代的展现。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对照,给自己的学习提供参考。

图片

     简帛与碑刻的呼应

     1《马王堆 老子》甲本——似云梦睡地虎秦简《为吏之道》乙本——似《史晨碑》《曹全碑》

     2《居延元康四年六月简》——书风介于《礼器碑》《乙瑛碑》

    3《甘谷汉简》——与东汉碑刻隶书毫无二致,笔画飘逸秀丽,摇曳多姿,近似《曹全碑》的风格。

    4《武威汉简——仪礼简》运笔节奏介于《礼器碑》《乙瑛碑》之间。

    5《敦煌汉简——五凤元年简》汉宣帝时书,可参《鲁孝王刻石》

    6《银雀山汉简》的书法属隶书,略带篆意,有明显波磔,中宫收紧,笔力雄健,与东汉碑刻隶书十分近似。

    7《江陵汉简》书浑圆肥厚,笔力壮健,似开《夏承碑》《鲁峻碑》《鲜于璜碑》之先河。

    8《定县汉简》书体与东汉碑刻隶书相比毫不逊色,结体端正,用笔稳健飘逸,提按转折时的用锋极为精致,绝不旁出,可谓笔精体密。

图片

     清朝是隶书的复兴时期,得力于清代的金石学、考据学、文字学等朴学文化的滋养,这一时代的书法家超迈晋唐,直取汉隶,可以说清隶气象是蔚为壮观的。

     在学隶书时,经常强调“宗汉碑法,取摩崖象,尚简书意”,这里再增加一点“研 清书家 法”。即学习 清代金石学家在碑学方面的学习及发挥。他们是用笔墨来写碑的成功者。

     清中期以后兴起的碑派书法是墨迹,主要通过柔软的纸和笔去追求碑刻的意味,以笔求刀,是成功的。对于今天我们用毛笔来书写汉碑文字,是很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

图片

     举几个例子,比如清初隶书首推郑簠我们去研究他是如何取法汉隶,并做自我表达的。郑簠的隶书,将行草笔法放入隶书之中,增添隶书灵动,活波之趣,有飞动之态。

     具体体现在,起笔重顿,线运行中提按分明,有明显的节奏感,按处浑厚,提处敏捷俊爽。略带游丝映带,笔断意连,有流动飞舞的韵味。这是将行草笔法来写隶书,给隶书赋予了生动的表情。

     这样延伸下来,我们可以去研究朱彝尊的秀逸,石涛的行书掺入隶体,给古朴的隶书注入鲜活的笔法等。

图片

     更需要去学习邓石如以篆书笔意入隶,篆隶笔法相互参用,点画凝重、有棉裹铁之感。他不拘于模仿碑刻效果,而以遒劲爽利为特点,结字上也有突破,重心上移动,下部舒展;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气势开张,豪迈洒脱;出入汉碑,又能自立门户。

图片

     还有何绍基的隶书,重骨不重姿,用笔圆浑劲健,刚柔相继,运笔微颤,结体篆情隶意。以他临《张迁碑》来举例。是以篆法写来的,字的外貌与原作粗厚不同,线条似枯藤,字型有灵动之姿;而字的重心偏上,这又不同于原碑。其中有很多自出新意的地方,颇多可玩味之处。

图片

     整个清朝,尤其是后期,至近现代,有非常多的书家可以为我们的隶书学习给予无尽的指导。观察、思考,他们是怎样深入的?如何展现的?取了哪些点?做了哪些尝试?比如,我们看清代书家对同一碑刻的不同解读,体现在笔墨上的精彩。观赏、解析,于其中可以学到“学碑”的方法。——志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