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迹》教学设计

 冯栎钧是老师 2022-10-27 发布于四川

执教了一节《月迹》,挺有意思的。简单做个梳理:

1.课前交流,提到月亮你会想到什么?

2.入课,读自读提示,明确本节课的任务。说说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把有趣的地方找出来共同交流。

3.完善思维导图,梳理作者观察的顺序。

4.跟着作者的脚步观察月亮。在院子里赏月。自读批注第二自然段,和同桌交流感受,再全班交流。交流之后,分享这个自然段中,有特点的儿化音的词语。通过师生互读,小朋友完成“月亮溜走图”,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腻,语言的童趣。

5.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在中庭里赏月。和同学交流感受,再全班交流。分享这个自然段中叠词的妙用。通过变化课文的形式,对比发现作者观察的顺序,口头练习仿写。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月夜下的美景。

6.学习小河边的月光部分,写一句话的感悟,交流分享学完本篇课文之后的感受。

这个环节很让人感动,很多小朋友都说,从这篇课文中看出了贾平凹的纯真、可爱,看出了他善于观察,热爱生活。他通过观察和表达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月光的美,只要用心观察,月亮也属于每一个人。

我追问了一句,我们的感受是贾平凹带给我们的,那么贾平凹对月亮的感受是谁带来的呢?

大家都说,是奶奶。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们一次也没有提到过奶奶,但是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大家都明白了,写文章就是为了表达最真的情感。贾平凹其实不是写月亮去哪儿 了,而是跟着奶奶的故事追月去了。

嘿,读懂了这篇课文的感觉真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