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人如是,斯之与是,相去几何?孟子文脉心法

 慧然 2022-10-31 发布于广东

斯人如是,斯之与是,相去几何?孟子文脉心法

愿做菩萨那朵莲

Image

《孟子》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是人,这个问题不知不觉变为全民讨论的热点,虽然只是一个点,但是一叶知秋,文化自信,赓续文脉,建设文化强国的春风已经伴随着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吹拂神州大地。

我们七零后读此文,都是要求背诵的,凭着记忆课本上一定是斯人,而不是是人。我们来探讨一下,到底答案是哪个?

我们从几个角度来进行论证:第一是从上下文的意思,从孟子心法,孔孟心法的角度来论证,正所谓心心相印,以心印心;第二是从历史考据的观点来论证,这是大多数人所认可的;第三是从说文解字,文字演变的路径来论证;第四是从相类似的古文中找到论证证据;

Image

一、孟子心法论证,以心印心,心心相印

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为儒家代表人物,是一位大圣人。《孟子》一书为四书之一。孔子曾经三次向老子问道,他曾发出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由此可见孔子对于道的重视。韩愈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到了五十一岁的时候,读《周易》韦编三绝,就是竹简的线都断了三次,重新又给修复好。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周易的重视。可以说孔子虽然是儒家,但是他也是和老子之道一脉相承的。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先生贵州龙场悟道,也是悟的同样的这个道。孟子之道也是如此。可以说,孟子、孔子、王阳明、老子等圣人所传承的圣人点滴血脉都是相通的。

古代的经典都是文以载道的,经典都是载道的文字。我们看孟子那段经文,需要从道统的角度来看,而不能止步于文字。

当代诗人韩东大发出:诗到语言为止,这样的话;贾浅浅那些诗词,等等。我看了韩东的《有关大雁塔》的诗词,在这里不好评说,大家可以去看看一目了然。曾几何时,古圣先贤在《大学》中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了这里,却只是止步于语言为止。这是大道的衰微,令人痛心!《道德经》中圣人老子已经讲了大道的衰落过程,大道废,有仁义;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等。如果大道启蒙的唐宋诗词大家王维、白居易、苏东坡等在天之灵有之,不知作何感想。

我们来看看孟子那段经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从上下文来看,可以明白孟子的心法和本意。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斯人是这类人,这种人,某个人,而不是特指的这个人。如果是“是人”就是特定的这个人,此人的意思,和上下文就不对应了。联系上下文来看,哪类人呢?就是古圣先贤,比如

1)舜帝(2)商代的贤相傅说(传说商代中兴之主武丁梦见傅说,按照画像找到他,他只是身份卑微的泥瓦工;武丁有个很厉害的王后妇好,南征北战,轻易打败过当年罗马帝国东征的军队);(3)胶鬲为鱼盐的鼻祖,被周文王举荐给商纣王作为内应;(4)管子管仲从监狱被释放出来为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5)孙叔敖从海边隐居那里被起用,帮楚国大兴水利,使得楚国强大,一生清廉,但是去世的时候,连自己的棺材钱都没有;(6)百里奚很大岁数的时候,被从市井那里当做奴隶,用五张羊皮买回来;辅佐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孟子为战国时期的圣人,他以之前的圣人这类人来打比方。

往往带有使命的这类人,特别是圣贤,都需要经历劫难的淬炼,真金不怕火炼,方能够绽放其光芒。

比如王阳明先生因为弹劾宦官刘瑾,经历九死一生,在贵州龙场悟道,以后立功立德立言,成为明朝文人的第一人。

比如乾隆御医黄元御,年轻时候被庸医治瞎了一只眼睛,于是只能放弃科举考试,转而学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曾经把古往今来许多种版本注解的《伤寒论》来研读,可是却始终无法叩开大门,突然顿悟得道而与张仲景心心相印。

带有使命的圣贤,经历劫难,增加原本没有的能力,增加大智慧。从来富贵当中都隐含有大祸患,从来忧患当中都隐含有生机和富贵。正如《道德经》中所说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从以上分析,从上下文和孟子心法来看,应该是斯人无疑。

二、历史考据观点论证

大多数人比较喜欢从历史考据的观点来论证,比如找到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孟子》等相关注解的版本;比如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等很多不同年代不同出版社的教材来论证。

既然如此,我们也来顺着大家的思路看看。

孟子生活年代在战国,那么最确切的版本应该是离孟子生活年代越近越准,比如应该是战国或者汉代最好。往上大多提供的都是以后的朝代的,说是“是人”,这并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真正契入孟子心法,对《孟子》全书了然于胸,自然就分明,这是一个极小的问题,并无任何争议。

爱因斯坦写相对论的时候,没有参考任何参考文献。

我们做学问,也未必就是百分百依靠参考文献。关键是要契入孟子的心法和本意,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三、说文解字,文字演变路径论证

说文解字当中,斯和是都出现得比较早,但是战国时候,“是”字只是表示正、直,而没有此、这个等的意思,直到汉代以后,才有此的意思。但是即使是此,也只是这个而已,特指一个人,这个人,而不是这类人,这种人等。

由此可见,从文字演变路径来看,也应该是斯人。

四、相类似古文论证

北宋一代贤相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哎呀!如果没有这类人、这种圣贤,有谁能够和我同道呢?

斯人也是这类人、这种人,而不是这个人的意思。

由此可见,即使在北宋的时候,斯人的意思也是和孟子当中相通的。

五、《道德经》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我们通过《道德经》当中一句著名的话来看看,对于斯人和是人,有何更深层次的启示呢?

《道德经》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那么孟子当中,斯之与是,相去几何呢?其实后来各个朝代,都只是当做通假字来使用了。但是原文肯定是斯人。

《道德经》中说,唯和阿都是应承的语气词,比如唯唯诺诺,是答应的语气词,比如阿,嗯等。又有什么不同的呢?不能只是拘泥与文字。善和恶不能有太多的分别心。

《道德经》第二章中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世人需要无知无欲,不要分别太多美丑、善恶,有太多的概念,这样就容易扰乱民心。区分货物的贵贱,就容易引起百姓想要不择手段得到的心。

《道德经》第一章中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虽然可以说道,可以讲,可以写成文字,但是并不是真正的常道;大道虽然可以起名字,称之为名,但是只是勉强起个名字罢了,并不是常名。

唯和阿只是随便起个名字罢了;那么斯人和是人也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罢了。完全不必要纠结。

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子民,应当继承孟子圣人的点滴血脉,而不只是止步于玩弄语言文字。古人向来都是注重意而不是形。得意而忘言。

如果能够离语言文字相,即是于相而离相,即是无上甚深禅,所以如果能够打破语言这个鸡蛋壳,那就是所谓的悟道,就是得道了,就能够契入孟子心法,能够与孟子圣人心心相印。

禅宗很著名的就是参话头或者参公案,那么全民参斯人还是是人,可以令大家大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圣人血脉,赓续孟子文脉。

我们不能止步于文字,止步于碎片化乐队,斯人或者是人,更应当止于至善,要契入孟子心法。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