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1,周子红2,魏长宝3,唐文1,徐可林3, 4 1. 无锡市骨科医院放射科(江苏无锡 214062) 2. 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无锡 214062) 3. 无锡市骨科医院骨科(江苏无锡 214062) 4. 无锡市中医院骨伤科(江苏无锡 214000) 通信作者:徐可林,Email:mingyin031@163.com 关键词:肱桡关节“接吻骨折”;桡骨头骨折;肱骨小头骨折;内固定 引用本文: 蒋燕, 周子红, 魏长宝, 等. 肱桡关节“接吻骨折”特点及治疗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2, 36(11): 1369-1373. doi: 10.7507/1002-1892.202206093 摘 要 目的 探讨肱桡关节“接吻骨折”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例肱桡关节“接吻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5~75岁,平均41.9岁。致伤原因:跌倒伤7例,高处坠落伤3例,运动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72 h,中位时间2 h。桡骨头骨折根据Mason分型标准: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2例。肱骨小头骨折根据Grantham分型标准:Ⅰ型10例,Ⅱ型2例;其中4例GranthamⅠ型X线片检查漏诊,经CT 和/或MRI检查确诊。合并肘关节其他损伤4例。桡骨头骨折采用螺钉或微型钢板内固定11例,保守治疗1例;肱骨小头骨折采用螺钉或钢板内固定9例,摘除1例,保守治疗2例。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检测肘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2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3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达65°~161°,平均136.9°;旋转活动度达70°~180°,平均149.2°。MEPS评分为70~100分,平均87.4分;获优8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 肱桡关节“接吻骨折”临床少见,肱骨小头骨折程度一般较桡骨头骨折轻,GranthamⅠ型肱骨小头骨折单纯X线片检查易漏诊。此类型骨折按照关节内骨折处理原则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正 文 桡骨头骨折是成人肘关节最常见骨折类型,通常是前臂内旋时轴向暴力传递至伸直的肘关节引起,常常伴发肘关节周围其他损伤。文献报道桡骨头骨折合并韧带、骨与软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30%~75%[1-4]。桡骨头和肱骨小头在X线片上呈“嘴”的形状,因此Claessen等[5]将桡骨头骨折合并肱骨小头损伤称为肱桡关节“接吻损伤”,其中合并肱骨小头骨折称为肱桡关节“接吻骨折”。该类型骨折临床少见,国内外文献仅有个案报道[5-10],临床易漏诊。 2016年1月—2021年6月,无锡市骨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及无锡市中医院共收治桡骨头骨折患者213例,其中肱桡关节“接吻骨折” 12例(5.6%)。为了提高临床对肱桡关节“接吻骨折” 的认识,我们回顾了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该类型骨折特点、治疗方法并总结经验。报告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无锡市骨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及无锡市中医院2016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肱桡关节“接吻骨折”患者,排除影像学资料不完整、直接暴力导致的开放性骨折以及随访时间<10个月者。最终共12例患者纳入研究。 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5~75岁,平均41.9岁。左侧5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跌倒伤7例,高处坠落伤3例,运动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72 h,中位时间2 h。术前常规行X线片及CT检查,其中5例行MRI检查。桡骨头骨折根据Mason分型标准: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2例。肱骨小头骨折根据Grantham分型标准[11]:Ⅰ型10例,Ⅱ型2例;其中4例肱骨小头Ⅰ型骨折X线片检查时漏诊,经CT和/或MRI检查确诊。合并肘关节其他损伤4例,包括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1例及内、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损伤伴冠状突骨折1例。患者一般资料详见表1。 ![]() 1.2 手术方法 臂丛阻滞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入路9例、前方入路3例,显露桡骨头和肱骨小头骨折。桡骨头骨折采用螺钉内固定9例、微型钢板内固定2例,保守治疗1例;肱骨小头骨折采用螺钉内固定8例、钢板内固定1例,摘除1例,保守治疗2例。2例术中侧方应力试验阳性者,修复内、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其余合并的内、外副韧带复合体损伤和冠状突骨折予以保守治疗。 1.3 术后处理及观测指标 术后患肢石膏托或支具制动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术后第1天患肢开始等长收缩锻炼;根据患者损伤程度和内固定稳定性,术后1~3周拆除外固定并开始肘关节屈伸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待影像学检查见骨折处骨痂连接时可负重。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测量患肢肘关节活动度。 2 结 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2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3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达65°~161°,平均136.9°;旋转活动度达70°~180°,平均149.2°。MEPS评分为70~100分,平均87.4分;获优8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3.3%。其中肘关节功能恢复为可者,1例为Mason Ⅲ型伴GranthamⅡ型骨折,1例为Mason Ⅲ型伴GranthamⅠ型骨折。见图1及表1。 ![]() 图 1 患者,男,28岁,左侧肱桡关节“接吻骨折”(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GranthamⅠ型肱骨小头骨折) a、b. 术前正侧位X线片;c. 术前CT示桡骨头、肱骨小头骨折并移位;d、e. 术后3 个月正侧位X线片示骨折对位良好并愈合;f~i. 术后13个月肘关节功能 3 讨 论 1911年Kocher等首次描述可能存在肱桡关节“接吻骨折”,1916年Hitzrot首次报道了肱桡关节“接吻损伤” 病例,1931年Milch[7]首次报道了2例肱桡关节“接吻骨折”。此后,国内外陆续出现了肱桡关节“接吻骨折” 病例报道[3-5]。Ward等[6]回顾了1975年—1986年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收治的279例桡骨头骨折患者,其中7例伴发肱骨小头骨折,发生率为2.5%。Claessen等[5]回顾了2002年1月—2013年1月共5家医院收治的4 306例桡骨头骨折患者,排除合并尺骨鹰嘴骨折和肱骨滑车骨折后,18岁以上并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桡骨头合并肱骨小头骨折共10例(0.23%)。该10例患者中9例桡骨头骨折为Mason Ⅱ型,仅1例为Mason Ⅰ型,因此他们认为对于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应警惕合并肱骨小头骨折可能。既往文献报道肱桡关节“接吻骨折”发生率为0.23%~10%[5-9,12],本研究收集的2016年1月—2021年6月3家医院桡骨头骨折患者中,5.6%并发肱骨小头骨折,发生率与上述报道结果一致。此外,该发生率明显少于本团队既往统计的合并肱骨小头软骨损伤发生率(22.73%) [1],也进一步证实了肱桡关节“接吻骨折”临床少见。 Grantham等[11]首先提出合并的肱骨小头骨折分型标准,并认为Ⅱ型是最典型类型。Claessen等[5]报道的10例肱桡关节“接吻骨折” 患者中,肱骨小头骨折Grantham Ⅱ型7例、Ⅰ型3例。本研究中Ⅰ型最多,达10例(83.3%),Ⅱ型有2例(16.7%)。因此,总体上讲肱骨小头骨折以Grantham Ⅰ型和Ⅱ型常见,Ⅲ型少见,而桡骨头骨折则以Mason Ⅱ型和Ⅲ型常见,Ⅰ型少见。从一方面提示肱桡关节“接吻骨折” 中桡骨头骨折程度较严重、肱骨小头骨折程度较轻。值得注意的是,本组肱骨小头GranthamⅠ型骨折X线片检查诊断率仅为60%,该型骨折是肱骨小头骨与软骨薄片样撕脱性骨折[1],容易漏诊,分析与骨折块较薄、较小,在X线片上与肱骨小头其他部分重叠有关。因此,临床如怀疑肱骨小头骨折可联合CT或MRI检查,特定的桡骨头-肱骨小头位X线片也可用于辅助肱骨小头和桡骨头骨折诊断[13]。此外,既往文献报道的肱骨小头GranthamⅠ型骨折较少,除因容易漏诊外,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将该型骨折归于软骨损伤,例如王健等[1]研究报道的Ⅲ型肱骨小头软骨损伤也为GranthamⅠ型骨折。 肱桡关节“接吻骨折”的治疗可参照关节内骨折治疗原则。目前,临床对于桡骨头骨折治疗意见较一致,即Mason Ⅰ型保守治疗,Ⅱ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Ⅲ型需最大程度骨折复位并内固定;对于难以复位和固定者,主张行桡骨头关节置换术[1-2]。由于肱骨小头骨折程度相对桡骨头骨折轻,对于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仍存在争议,可选择保守治疗、经皮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骨折块切除,甚至肱骨小头置换术[14-15]。我们认为肱骨小头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宜按关节内骨折原则处理,即无移位者保守治疗,移位者均需手术治疗。对于固定困难的粉碎性骨折块可摘除;骨折块较大时首选螺钉固定,螺钉固定不可靠时选择钢板固定,钢板螺钉固定困难时可采用缝线或带线锚钉固定。本组患者按上述原则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按MEPS评价优良率为83.3%,与文献报道的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相近[1-2, 16-19]。 综上述,肱桡关节“接吻骨折”临床较罕见,其中肱骨小头骨折程度较桡骨头骨折轻,Ⅰ型肱骨小头骨折X线片检查容易漏诊;按关节内骨折治疗原则处理肱桡关节“接吻骨折”,总体治疗效果满意。 通信作者 ![]() 徐可林,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创伤骨科。 第一作者 ![]() 蒋燕,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影像学,尤其是骨科影像学。 参考文献:略 ![]() CJRRS 中国修复重建 外科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