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30克党参10克丹皮20克 生地30克麦冬10克茯苓10克 生山药30克知母20克泽泻20克 丹参30克 功能 养阴润燥,益气利湿。 主治 消渴。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饭后分3次服。 方解 消渴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根据中医脏腑学说,消渴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的脏腑着重在于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 消渴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另外,阴虚燥热,常可见变证百出,如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阻;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清窍而为中风偏瘫;络脉瘀阻,蕴毒成脓而发疮疖、痈疽;阴损及阳,脾肾两虚,水湿潴留,泛溢肌肤而成水肿。鉴于上述病因病机,基本方中采用天花粉、知母清热泻火生津;生地、丹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丹参活血通络,凉血散瘀;党参、山药补中益气,养阴生津。因山药能养脾阴而摄精微,治消渴有效,故临床上用量宜大(30~50克),麦冬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全方共奏养阴生津、益气利湿之功。 辨证要点 根据临床特点,辨清阴虚、阳虚或气阴两虚,以基本方加减运用,肺热甚者加地骨皮,胃热甚加黄连。 方歌 三消饮中山泽黄,知麦花粉滋肾脏; 还需益气和气络,参苓二丹配成方。 按语 本方为消渴病之经验方,凡糖尿病在1年以内者,服中药加上饮食调节,均可望愈。糖尿病迁延日久,经过中药治疗,亦可减轻症状,稳定病情。 典型病例 史某,女,40岁。口渴、尿多、易饥。查血糖255毫克%,尿糖(++),诊为糖尿病。患者头昏,消瘦,容易出汗,饮水多,排尿次数多,舌苔薄,舌质偏红,脉弦带数,证属阴虚胃热,病成消渴。治当养阴清热,用二消次7剂。药后饮水多、排尿多症状好转,仍感头昏,疲倦乏力,有时烦躁,三消饮中加川连3克,每日1剂,共服药90余剂,血糖降至105毫克%,尿糖多次阴性,体重稍增,面色红润。随访至今,病情未见反复。 ![]() ![]() ![]() 4图 |
|
来自: donglianghua > 《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