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学习小结

 鹤纭 2022-11-08 发布于辽宁

    生气(阳气),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相通,这就是“天人相应”的观点。

一、阳气在人体生理上的作用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

1、温辛作用:

    阳气可以使人体保持温暖,阳气不足就会出现畏寒的表现;温煦精、血、津液,能使其正常循行和输布,即所谓“得温而行,得寒而凝”。若阳气不足,可见体温低下,脏腑生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运行迟缓或易患代谢障碍等虚寒性病变。

2、推动作用:

     血与气是两种物质,血有形而气无形,血只有在气的推动作用下才能起作用。如“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同理,阳气还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3、固摄作用:

    阳气的这个作用固摄人体津液(包括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精液等)的分泌与排泄量,防止津液流失和妄加排泄。否则,固摄作用较差可能会出现津液外泄,如自汗、容易出汗或轻微运动就出汗,属于固摄作用失调。

4、气化作用:

     气化主要是指通过阳气运动产生的各种生理效应。如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化生为汗液和尿液等。

5、防御作用:

    阳气有护卫肌表,固守精气。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否则外邪就得以入侵而发病,所以气虚患者易患感冒等。 

二、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指阴精,如水谷之精,生长发育之精,以及营血津液等;“阳”指阳气,如肾阳、卫气,以及各脏腑阳气等。

      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阴精的支持,所以阴精要不断地输送精气于全身,以供给阳气的需要,这叫“阴者,藏精而起亟”。

      阳气对阴精有固摄作用,阴精要藏守于内,需要阳气固密于外,所以阳气要不断敷布于体表,以抗御外邪,固密阴精,这叫“阳者,卫外而为固”。

     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是建立在阴精阳气互根互用的基础上的,如果阴不内守,就会亡血失精,引起内伤诸病,阳不外卫,就会导致六淫病邪的侵袭,发生外感疾患。也就是说,如果阴精和阳气这种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则“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在现实中可见许多“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疾病现象。所以说,阴阳之间的和谐协调,是万物自身运动所形成的最佳状态。

三、五味不当致病的机理

      五味所伤是指偏嗜五味会伤及其相应的脏体,进而按照五行生克理论伤及它脏,然后伤及该脏相关联的五体,即偏嗜五味会引起机体的伤害。

1)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

     咸味可以补肾,过多的咸味食物会引起肾气偏胜,就会克伐心脏(水克火),影响心的功能。由于心主血,咸味的东西吃多了,就会影响气血的生发和运行,使血脉凝滞,脸色变黑。同时还常出现心悸、气短、胸、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下要少吃咸味食物。 

2)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苦味可以补心,但过多的苦味食物会引起心气偏胜,就会克伐肺脏(火克金),损伤肺气。由于肺主皮毛,苦味的东西吃多了,皮肤就会枯槁,毛发就会脱落,即“皮槁而毛拔”。同时还常出现咳嗽、气喘、神疲体倦等肺气虚的症状,此时应该控制摄入苦味食物的量。

3)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辛味可以补肺,过多的辛味食物会引起肺气偏胜,就会克伐肝脏(金克木),影响肝脏功能。由于肝藏血,主筋,其华在爪,辛味的东西吃多了,会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血(弹性降低),爪甲失荣(指甲易碎、易裂)。同时还常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视物模糊等肝血虚症状,所以需控制辛辣食物的摄入。

4)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

     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可以起到补肝的作用。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横逆侵犯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木克土)。由于脾主肌肉,其华在唇,酸味的东西吃得过多,会使肌肉角质变厚,即“肉胝皱”,嘴唇也会失去光泽,并往外翻,即“唇揭”。

     同时还常出现食欲下降、胃胀、大便溏稀、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等脾气虚的症状。这时,就应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

5)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甘味可以补脾,过多的甘味食物会引起脾气偏胜,就会克伐肾脏(土克水),导致肾脏虚衰。由于肾主骨藏精,其华在发,因此甜味的食物吃多了就会使头发失去光泽、脱落。同时还常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等肾虚的症状,此种情况,不能多吃甜食。

    所以,调和五味,避免饮食偏嗜,同时利用食物五味偏性纠正病态,这样,便可以做到养生长安。

四、痈、疽、疔、疖

1、痈:痈早期多出现在肩部、颈部或背部,表现为患部红肿高大热痛、根盘紧束、易于成脓。常伴有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可继发毒血症、败血症导致死亡。

    痈属阳证,多由温热火毒内蕴,气血瘀滞,热盛肉腐而成痈。特点:未脓易消,已脓易溃易敛。

    出现在脏腑的称作内痈(如阑尾炎等),出现在肌表的叫外痈,比较常见。

2、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局部麻木,边界不清,难以酿脓,无热少疼者为疽,属阴证。多由寒邪郁结、气血凝滞所致,或五脏风毒积热,深窜入里,流滞于筋骨及肌肉深处所致。特点:未脓难消,已脓难溃。       疽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有头疽就是生长在皮肤的表层,开始皮肤上有个脓头,皮肤发红,一模就会感觉肿痛,时间一长,脓头破裂汇聚,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疾病。

   无头疽就是发病部位特别深,不会露头,在骨骼与关节间的化脓性疾病,比较难于治愈。

3、疔: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而深,犹如钉丁之状为疔。初起局部顶白,麻痒相兼,继而红肿热痛。多生于头面手足。疔毒多由火热毒邪,阻于皮肤,留于经络而成。特点:邪毒深重。

     疔毒较一般疮疖为重,若患处起红线一条,由远端向近端蔓延,称红丝疔,或曰“疔毒走黄”,是火热毒邪流窜经脉,有内攻内陷之势。

4、疖:发于皮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容易化脓,脓溃即愈为疖。多由外感热毒或脏腑湿热蕴结,发于肌肤而成。特点:病位浅表。

    总之,对于痈和疽而言,痈为阳证,患部多红肿热痛,根脚高,寒热交作,来势凶猛。而疽则为阴证,患部多木痛,约2-3天即能收口。痈生于皮肉,疽生于筋骨。痈易消、易溃、易敛;疽难消、难溃、难敛。

      另大的是痈疽,小的是疔疖。大而热是痈,大而不热是疽。根脚深是疔,根脚浅是疖。

五、四时之邪致病的特点及病症

(一)风邪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指其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易袭阳位,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可使肌表腠理开泄,常可见头痛、汗出、恶风等症。

2、风性善行而数变,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性。善行,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的“行痹”,即是风气偏盛的表现。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如风疹块,即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之特点。

3、风为百病之长,是指风邪容易兼夹其他邪气一起损伤人体,所以风邪袭人导致为病范围广泛,病种繁多,是引起各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寒邪

1、易伤阳气:因寒邪属阴邪,易伤人阳气,无论外寒或内寒,均能使人体因阳气损伤而失去正常的温煦作用。

    如寒邪侵犯脾胃,则脘腹冷痛,呕吐腹泻清稀;肺脾受寒,则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内寒中的肾阳虚,又可见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小便清长等症状。

2、寒性凝滞: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可见唇甲发绀和各种疼痛。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是指寒邪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若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故发热恶寒而无汗。

(三)湿邪

1、湿性重浊: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 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常可出现胸闷脘痞、饱胀、甚至胃气上逆的表现,恶气、恶心呕吐这些症状也会出现。

3、湿性黏滞: 湿邪致病表现为黏滞不爽,如小便的短涩,大便黏稠无法排干净;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湿邪病变多发于下半身,如下肢水肿、阴部湿疹、妇女带下、阴道疾病等。

(四)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侵犯人体会出现阳热亢盛的征象,如壮热、面赤、目红、口渴心烦等。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可能会出现口渴、咽干舌燥、喜冷饮、尿少赤短等症。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泄,导致津气两虚之证,因此还可见气短乏力、少气懒言等。

3、暑易扰头目心神:暑邪上犯头目可见头昏、目眩、面赤等症;暑性为火,心亦主火,故暑之炎热之性最易上扰心神,轻者出现心烦不宁,重者甚则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4、暑多夹湿:暑湿为病多发生在酷暑多湿的季节或炎热湿盛的环境中。除有发热、烦渴等症状外,还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

5、阳暑与阴暑

1)阳暑:张景岳解释说“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

   在炎夏气温过高,或烈日曝晒,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起的热病属阳暑;

     表现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口渴多汗、气喘或无气以动、舌苔黄干等证,此以暑月受热。

2)阴暑:“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阴暑是夏季气候炎热,而又乘凉饮冷,感受风寒所致病变。

    其症状表现既有口渴心烦、呕恶胸闷等暑湿之象,又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乏力、舌淡脉浮等风寒外束之症。

     总之,夏日受热为阳暑,受寒为阴暑。

6、中暑与伤暑

     同为伤于暑邪,但其表现与病机有根本的区别。一般来说,伤暑较轻,中暑较重。

1)中暑,是突发急性疾病,在高温情况下,出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由体温调节均衡激发的循环系统紊乱。用中医的话说,伤暑过重致使机体阴阳格拒,气机闭塞,甚则气津暴脱。

 症状: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皮肤苍白、发热而且烦燥不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脑胀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2)伤暑是暑病中症状较轻的一种,以人体感受暑热之邪,腠理开泄,津气耗伤而出现发身热汗出、心烦口渴、四肢疲乏、小便短黄等症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