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独居老人更容易长寿呢?因为他们做对了三件事情

 谢耳朵馆长 2022-11-12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独居给人留下的常规印象就是凄凉无奈,尤其是老年人,中国人自古讲究少年夫妻老来伴,没有配偶的独居老人就像是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每年都有无数的空巢独居老人“孤独死”,其实,“孤独死”的本质是人死后超过一定时间才被发现。独居老人面临的最大风险,莫过于孤独钟老,这和他们平时过着孤立无援的生活有很大关系。
但其实,独居老人更容易长寿,因为他们都在做以下三件事情。
  • 自由扩大圈子

独居老人有充分的时间重新扩大圈子,寻找自己新的兴趣爱好,这往往是老人扩大社交圈最有用的内在动能,很多老人觉得一辈子遇到的人和事就如此了,所以老了也愿意和老伴黏在一切,懒得认识新人,减少了生命新的可能性。
找到自己新的爱好可以结识新的社会生活伙伴,有助于增加老年人社交群体的归属感和亲和力,老年人属于黄昏群体,彼此之间也会更具粘性和可持续性,愿意相互珍惜陪伴这最后一程,运气好的 ,也可能遇到新的缘分,结交新的好友和伴侣,重新找到自己可以依赖的社会资源(社交伙伴),确立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本。
现在很多地方都倡导老年大学,就是这样的原理。
总而言之,那些独居长寿的老人,有更多机会和动力去扩大新的圈子,这不仅仅是充实生活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老人重塑了自尊和自信,无形中改变着独居老年人的晚年人生态度。
  • 听从内心的声音
人在结婚后,就不再是一个人的角色,琐事和烦恼会变得越来越多。建立家庭后,身上会同时出现多个角色,这样的状态很大程度会持续一辈子,如果说人到中年是上有老,下有小,那么人到老年就是下有小小……
现在的子女独立性越来越差,对老人依赖性更强,所以个体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另一方以及家庭的感受,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顾虑。
老人一个人生活后,反而没有年轻时那么多的牵挂,自己的钱自己用,不会被对方家庭子女压倒,经济上也会更宽裕一些。作为子女的也不太好意思向独居父母索取,因为独居老人自己也要预留一部分的资金,毕竟人到了年龄各种疾病也会找上门来,独居老人必须留有存款避免一些意外的事情。

夫妻在一起磨合是一辈子的事情,很多老年夫妻依旧会拌嘴,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想法,老了之后想夺回自己的自主权,所以难免会和老伴吵架,生气、郁闷等负面情绪也会时常发生,不利于个体身体健康。
但老人独居后,日常生活没有老伴掺和,就没有了导火索,生活自理不互相迁就,虽然孤独,但又何尝不是新的开始。
独居老人会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因为自己的人生迎来尾声,他们会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想种花就种花,想遛弯的时候就遛弯,想赖床多久都没有人催促,充分释放个体的天性。独居的生活可以有效帮老人回归到只取悦自己的本质。

  • 保持终身慎独的习惯
在旁人的监督下,我们总是严格管控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老人一辈子习惯老伴监督,老伴不让他们经常打麻将、喝度数太高的酒,监督他们早睡早起……但是很多老人就像“老顽童”,依旧改不掉坏习惯,这些坏习惯年轻时无伤大雅,老后却可以成为催命连环刀。
很多老人在老伴和子女在的时候,能够保持好习惯,但是一个人在家,就忍不住要尝一口禁忌,这就是没有自制力的表现。
老人独自生活,就必须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安守本分,而不是磨洋工,做假把式,糊弄自己糊弄他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把自己作死。因此,人在独处时危机意识最强,能最大程度培养慎独的品质。
慎独,是长久自律的修行。
慎独,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的自我监督和自控。很多老人总是在老伴去世后,才意识到自己有这么多坏习惯,他们不得不严于律己,自己学会处处约束自己,培养自己的耐性。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魔鬼与天使,天使总在催促你变得更好,而恶魔总是希望你放纵,失去了老伴,独居老人需要做自己的“天使”
所以,慎独,是为了更大的自由,也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境界。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谋求这样的能力。

独居老年人身上难免有着行动不便的衰老痕迹,让人感觉很可怜,但其实,这是人们对独居老人的刻板印象,如果老人子女孝顺,自己又能充分发挥自由自主权,内心是不会感到孤单的,这个世界上,依旧有很多老人痛失了另一半还带着已逝之人的希望好好生活。
相反,很多人因为害怕孤苦无依,和老伴相守了一生,失去自由的同时还要整天吵架冷战,年龄大了还要被迫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甚至有的夫妻还会发展成仇人……
综上所述,这个世界上,幸福感是因人而异的,只有幸福的老人才会长寿。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刘刘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