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月月拍 | 见物知雅意,递藏得妙趣

 灯下悦读 2022-11-13

人之审美对象,既有“自然”,也有“造物”,欣赏后者的思想深度较之欣赏前者,更赖于精神的高远。所谓 “明窗净几,怡情格物”。文人书斋案头之物,皆有寄托,或坐卧群山,或神往物外。

得趣· 文人书斋雅玩专场寻书斋长物,观古人从中注入的丰富的人文意识和艺术创造,执古御今,与古人相通,亦借古以自重,自拍卖以来受到诸多收藏爱好者的认可。

此次,更是加入中古时期的器物,来源可靠,传承有序,尤以古瓷器颇为瞩目,为藏家益增“掌中山河,案上乾坤”之趣。

临宇山人舊藏

壶中居,为日本著名古董店,其创始人为广田松繁,1924年创办于东京,以中国古代陶瓷收藏闻名于世。 临宇山人,原名 Masataka Tomita(富田雅孝),自197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瓷器,近20年来尤其专注于“宋瓷”,其所藏古瓷多为罕见珍品,且传承有序。在短短二三十年内,他一跃成为日本乃至全球的重要收藏家之一,他所收藏的瓷器也一度成为宋瓷标杆。 此件“宋代的耀州窑刻花对碗”,便是曾经壶中居所拥,后为临宇山人旧藏,足可见其珍重。

『宋 · 临宇山人旧藏耀州窑刻花对碗』

1.高:5.5cm 直径:13.7cm

2.高:5.2cm 直径:13.8cm

来源:佳士得纽约递藏:1.壶中居(东京)舊藏;2.临宇山人舊藏

耀州窰创烧于唐代,北宋时期最为鼎盛,属宋代六大窰系之一,以其犀利洒脱的划花工艺著称。只见此对碗敞口,宽唇,弧腹,下承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质玻璃感强,发色青中闪黄,匀净光润,足挂酱黄色护胎釉。外壁光素,可见隐现的旋胎痕迹。 宋代耀州窑瓷器讲究因器施图,从而达到纹饰和器型的统一,此对小碗敞口浅腹,因而将折枝花刻于碗心,四周篦划水纹,利用器壁的弧度来衬托水面的粼粼动态,构成了流水潺潺、花映水面的优美意境。 整器造型简洁巧致,釉色青润,纹饰于静中求动,表现出充满生机的自然逸趣。

徐展堂舊藏

徐展堂为香港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和收藏家。他收藏的瓷器品味之高,几乎每一件都代表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而这件南宋·龙泉窑双鱼洗便曾是其所藏之一。 宋代龙泉窑双鱼盆在明初即已入文人士夫的收藏视野。同器型而有尺寸不同者,小者则以欣赏把玩,大者则放置香椽佛手,陈设于堂屋书斋,平添不少雅趣。

『南宋 · 徐展堂旧藏龙泉窑双鱼洗』

高:6.4cm 直径:28.5cm

来源:徐展堂旧藏。

但此件双鱼洗又与寻常所不同。观盆内壁贴塑的两条逆时针旋转的双鱼皆为露胎,在高温的作用下,呈浅红色。这种有意的胎装饰,在粉青厚釉的映衬下,显得更为醒目而灵动,匠心独具。

鱼洗尺寸特大,通体施厚青釉,呈色粉青。口沿转折处,隐露洗白胎骨。流传至今,保存完好,足见原藏家对之珍爱。

隋 · 白瓷对杯

在高古瓷爱好者的眼中,隋代白瓷是陶瓷设计历史中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隋白的气质、神韵、线条有着划时代的简约之美,其器型多样性和白釉自然流淌的状态,对唐宋两代及元明清各朝瓷器烧造有深远影响。

『隋 · 白瓷对杯』

1.高:6.8cm 口径:8.6cm

2.高:6.8cm 口径:8.7cm

此件隋白对杯便极为简洁经典。它的器型较大,白胎,质地致密细腻,胎体轻薄,内外施釉,釉面均匀,烧制时釉面微微流淌,釉面呈现隋白经典的象牙色,质感温润洁净。

杯外壁釉面带有开片,釉水施至接近杯底,底部露胎处可见洁白胎骨。整体造型简洁,线条凝练优美,修坯干净利落,给人秀美端庄的视觉美感。 隋白器物存世甚少,此对杯乃其中之精品,历经一千余年,保存良好,实为今日藏家之幸。

元·木雕加彩菩萨立像

宋金元时期,上等雕塑皆为木雕,刷涂底料再施色添加,嵌石贴金,以显尊贵。

然木质佛像因材质受天然及认为破坏,战乱时又常被作为生火煮饭御寒之材,劫后余生者不多,存世者又常为博物馆争相收藏。

『元 · 木雕加彩菩萨立像』

高:45cm

这件元代的木雕加彩菩萨像,菩萨面容安详,双目低垂,嘴角略带微笑,面部表情平静、深邃而耐人寻味。双耳及肩,眉间白毫处微凹。菩萨像身材雄健,肌肉结构表现清晰有力。佛衣褶皱婉转流畅。

从造像风格上看,这件作品远承唐宋,直接辽金,同时受到元代藏传佛教艺术影响,与常见的存世辽金木雕佛像相比,将古朴写实与繁缛浓丽合而为一体,体现了元代汉地佛教艺术的特殊艺术魅力。

清· 乾隆年制一组四件

乾隆朝是掐丝珐琅大繁荣时期,掐丝技术娴熟、粗细均匀而流畅,色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同时,工匠将錾胎和画珐琅之制作技巧融于一体,使掐丝珐琅工艺臻于极境。

『清·大清乾隆年制掐丝珐琅如意耳四足炉一对及黄杨嵌瘿木香几一对一组四件』

掐丝珐琅炉:

1.高:74.5cm 通径:47cm

2.高:74.3cm 通径:46.9cm

黄杨嵌瘿木香几:

1.高:91cm 长:39.5cm 宽:39.5cm

2.高:90.8cm 长:39.5cm 宽:39.5cm

此对大清乾隆年制四足炉以精铜为胎,体积硕大,胎体厚重,分炉盖与炉身两部分。炉盖局部鎏金,金黄烂漫。炉身局部鎏金珐琅彩,以掐丝珐琅工艺饰缠枝花卉为主题。香炉盘口,下承四如意足,古拙沉稳。肩出一对如意冲天耳与口沿处外壁相连,造型弯折有度。盖上有鎏金镂空钮,饰以寿字圆形纹饰。

整器蓝金二色相间,造形端庄,釉色纯正,鎏金璀璨,掐丝精细流畅,纹饰题材吉祥,具有浓郁的宫廷气息,清代掐丝珐琅精品。

而其底下香几为黄杨木材,桌面攒边镶框,面心以瘿木为独板,色泽深沉,与黄杨黄润亮泽形成对比。面板饰成葵形,线条流畅婉转,造型立显秀美。边抹冰盘沿垂直,高短束腰,椭圆形炮仗开光,既减轻重量,又增加玲珑感。腿足高立,内翻马蹄足,中部内凹,增加层次,显华贵之气,底承托泥。 黄杨木生长周期极为缓慢,故难得大材,素有木中君子之称。此香几尺寸较大,以黄杨木为材实属罕见。几身不饰花纹,突出黄杨色泽之柔和,整体造型婉约娟秀,文静柔和,线条变化丰富,优雅大方。

清·翡翠瓶

“文房自古多藏玉”,中国的文人雅士注重生活细节与品位,精雅绝伦的文房玉器正是文房中不可或缺的雅物。

此件瓶以翡翠为材,翠色浓而不艳,水润清亮,晶莹凝重,器作扁瓶造型,采用圆雕、浮雕等技法而就,端庄肃穆,典雅大方。

『清 · 翡翠浮雕海水龙纹瓶』

高:8.5cm

瓶身以双龙戏珠为主题纹饰,云雾缭绕,两条游龙上下翻滚,身姿矫健灵动,神态威猛异常,线条流畅,刻画细腻,底部作海水江崖。

雅致非常,当为案头陈设赏玩之佳品。

文物公司舊藏

国有文物商店旧藏之物,其中包括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地国有文物商店。

各地国有文物商店,是在拍卖出现之前,诸人购藏的主要途径,也是众藏家颇为珍视的来源之一,等同于十分重要的品质保障。

『明 · 文物公司旧藏濠园主人珍藏宫瓦砚』

高:6.5cm 长:37.8cm 宽:28.5cm来源:文物公司旧藏。 此件原为濠园主人珍藏的宫瓦砚,便是南京文物公司旧藏。濠园主人是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之弟,徐世章。其人擅书法,一生致力于收集古砚、古玉、玺印、书画、碑帖等。 该琉璃宫瓦制砚,色泽黄褐,质地坚致细腻,抚之温润,包浆苍老醇厚,砚面中部置钟形砚堂,前端深琢为墨池。此砚造型规整别致,风格简洁粗犷,高古淳朴,气度雄浑。

原配红木砚盒,包浆老熟,上刻“宫瓦”二大字,笔力浑朴,内填绿漆,下刻小字“甲戌春得于故都濠圆”,篆书钤印:“濠圆珍藏”。更有张廷济、李佐贤、吴大澄等雅士上款。砚盒侧面贴有文物公司库房标签。

陈于书斋案头,古风油然而生。

江易生舊藏

扳指,旧称为韘,原为冷兵器战场上弓箭手的必备之物。而后其实用价值逐渐衰落,遂成佩饰品,为人宠爱。上自皇帝王公大臣,下至满汉子弟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材质差别,工艺优劣,彰显着扳指主人的权势和地位。 六月拍品

『清乾隆 · 江易生旧藏黄玉留皮

巧雕乘槎图扳指』

高:2.8cm;外径:3.6cm 内径:2.3cm来源:江易生旧藏。

扳指亦分文武,文扳指多精铸诗句或绘花纹。此扳指以黄玉为材,带赤皮,巧色浮雕仙人乘槎,槎船取梅枝古木,仙人撑船,槎下波浪涌动。不远处阴刻云浪山石,世外仙境,遥相呼应,乃取张骞出使西域而达仙境的传说。

浮槎者之象,多用以示“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之意。玉为君子德,扳指有文武才,浮槎寓得志意。三者之合,实为天工巧夺之作,难能可贵。此扳指内着旧标签。

敬请关注

西泠网拍·艺是 六月拍品

▲ 南宋 · 建窑兔毫斗笠盏

高:12.5cm 口径:4.8cm

来源:日本古龙会拍卖。

说明:宋人好“斗茶”之风,兔毫盏乃是品茗所用的上品佳具,因此,此盏倍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对其溢美之词不胜枚举,例如黄庭坚《西江月 · 茶》中赞美道:“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此拍品器型隽秀,唇口包金,呈撇口斗笠状。胎体厚重呈红褐色,质坚硬。釉质刚润,盏外垂釉滴,流止于足端。盏内在垂流过程中,釉层呈现明显黄褐兔毫纹,丝缕清晰,异常美观。此拍品附日本锦袋及木盒。

▲ 宋 · 兽面纹红沁玉琮

高:13.5cm 直径:5 .4cm 射径:5cm

说明:玉琮整体呈长方柱形,外方内圆,形制修长。玉料呈黄绿色,质地致密油润。整体受沁,红褐色沁深入肌理,沁色华美斑斓,包浆浑厚,沧桑古意一望而知。玉琮中心对穿大圆孔,孔道内壁打磨光洁,孔道内外包浆、沁色浑然一体。射唇口沿圆润肥厚,整器四周边比常见的玉琮圆润,抚之手感极佳。琮壁上端与下端剔地浮雕八卦卦象,上下各四卦。中段部分则以双阴拟阳技法浮雕出四兽面,分列于玉琮四角,兽面臣字眼、牛形角,造型与雕刻技法均带有商代玉器的特色。宋代玉器雅好追摹高古之风,此玉琮为当时仿古玉器中的精品。且宋代玉器多以世俗化题材为主,以玉琮为代表的礼器殊为少见,可见此玉琮之珍贵难得。

▲ 明 · 刻铭文龙纹带板一套八块

铊尾长:10cm 宽:5.3cm 带板长:5.5cm 宽:5.2cm

铊尾背面铭文:永平五年,乙亥,孟冬下旬之七日,荧惑次尾宿。尾主后宫,是夜火作,翌日于烈焰中得所宝玉 一团。工人皆曰:“此经大火不堪矣。”上曰:“天生神物,又安能损乎!”遂命解之,其温润洁白异常,虽良工目所未睹。制成大带,其銙方阔二寸,獭尾六寸有五分。夫火炎崑崗,玉石俱焚,向非圣德所感,则何以臻此焉!谨记。

说明:玉带板为中国古代重要腰饰,由若干玉带板镶坠而成的玉带,是身份和等级的重要象征。玉带始见于南北朝,一直沿用到明代并发展至顶峰。此套明代龙纹带板,正面雕剔地阳起云龙纹,龙身细长,上阴刻龙鳞,四爪呈轮形,双眼圆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