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辅行诀看柴胡桂枝干姜汤丨一则病案引发的思考

 医索寻道 2022-11-16 发布于吉林

图片

芸菱有话说

大家还记得那篇嗓子疼,仅仅是有火吗?,李超医师引经据典,同时结合临床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朋友们讲解了“咽痛和火”之间的关系。今天,芸菱再为大家分享一篇李超医师的文章。这篇文章,作者依然是从一则案例出发,结合经典,将自己的临床心得总结成文字,以飨读者。

20171229日一外地女性患者线上就诊,诉肚子凉气,纳差,小腿酸痛,腹泻心慌,小便频繁,下肢酸痛,夜间脚心燥热,口渴,偶有干咳,心情郁闷,头晕恶心,舌胖大淡红苔厚略黄。

图片

图片

发病为201712月中下旬,属农历丁酉年壬子月,依五运六气而言,本年中运木气不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言“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结合中运木气不及以及患者心情压抑,考虑为肝气升发不利,木不疏土导致腹痛腹泻,故当治以《辅行诀》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辛温发散以补肝德。患者胃中觉冷,大便溏泄属中焦阳虚,脾土甘缓不及所致,当治以《辅行诀》小补脾汤(人参、白术、甘草、干姜),甘草、大枣皆甘,恐牵制升发之力,故去大枣。

少阴君火在泉,《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六之气客气为少阴君火。《素问气交变大论》记载“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患者心烦、脚心燥热、小便频等为少阴君火热淫于内的表现,故当治以《辅行诀》小泻心汤(黄芩、黄连、大黄)。考虑患者腹泻,故去大黄。木气升发不及则热郁于内,既可出现热伤津液之口渴、热扰心神之出现下焦湿热之小便频繁、脚心燥热,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讲“肝病者,小便先黄”。邪热以上焦、下焦为主,故易黄连为黄柏。

恐辛散升发木气之力不足,加用柴胡;时有恶心,加清半夏;小便频繁且黄加用猪苓;心情压抑,依个人习惯加用合欢花。

思路大致如此,处方如下:

图片

审方时看到柴胡桂枝干姜三味药时,忽然想起了柴胡桂枝干姜汤,条文所述“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主症与患者切合,考虑自己处方中补津伤药力不足,于是添上了《金匮要略》中的栝楼牡蛎散。方子开了五付,药后下肢酸痛、小便频繁、夜间燥热及小便频繁等均改善。

原读柴胡桂枝干姜汤时把它作为治疗少阳太阴合病的方子,治疗慢性咳嗽颇有效果。今不经意间作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故结合《辅行诀》重读《伤寒论》,另有收获。

条文如下: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前文为柴胡桂枝汤,后者条文中有“心下支节”症状,再往前为文蛤散、小陷胸汤、大陷胸汤等条文。且《伤寒论》131条言“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结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条文中“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可知在《伤寒论》中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作为结胸相关辨治应用的。

《辅行诀》载“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书中大、小补肝汤二方皆以桂枝、干姜为主药,辛散以补肝德,其中小补肝汤佐以五味子酸敛、大枣甘缓;大补肝汤在此基础上加旋复花、代赭石降气机冲逆,竹叶泄郁积之热邪。而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的桂枝、干姜可作为补肝德之主药。

《神农本草经》载柴胡作用为“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柴胡亦是散结气之良药。《神农本草经》黄芩作用为“味苦,平。主诸热黄胆,肠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故黄芩可作为治疗肝失辛散,热邪内郁之药。

栝楼根性苦寒主消渴,牡蛎性咸平主伤寒寒热,二者合用为栝楼牡蛎散,用于治疗热灼津伤,而依《辅行诀》二者则有咸苦化酸以防辛散太过之意。《辅行诀》咸苦化酸如下图所示:

图片

如此分析,则柴胡桂枝干姜汤完全可以用于治疗肝失其德,热邪内郁,津液耗伤。本文由李超医师原创,授权中医集结号独家发表,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简介】李超,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医师,热爱经方,师从伤寒名家张立山主任医师,多于临床中总结体悟经方之奥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