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论的自由与舆论的发展 政治逻辑学基础

 甘雨工作室 2022-11-16 发布于四川

言论的自由与舆论的发展 政治逻辑学基础

2013.06.16甘雨

甘雨说,

    政治逻辑学可以指导认识所有与政治有关的人和事

    个人的言论及公众的舆论,往往与政治相关

    政治逻辑学比较注意言论的自由与舆论的发展

    为此,在政治逻辑学,我们思考下面各个层次:

    思想的反映

    个性的张扬

    言论的自由

    言论的限制

    言论的方式

    言论的发表

    议论的动机

    议论的指向

    议论的扩散

    舆论的特点

    舆论的形成

    舆论的传播

    舆论的中心

    舆论的变化

    舆论的管控

    舆论的制造

    舆论与公论

    公论的力量

    类似的词语

    思想的反映:人是能够思维、富有感情、可以说话的动物,个人的言论是思想的反映,同时夹杂着认知态度感受情绪......

    个性的张扬:人,是个人的集合,职业地位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言论需求,一个政治家就比一个泥水匠追求更加多的言论自由。这里的个性,不单是个人的性格,而是个人的特点。

    言论的自由:对于言论的自由,大家不要仅仅停留在浅表认识,只了解言论自由有没有?对不对?是不是?大家应该进一步明白,任何国家都有言论自由的,包括专制国家;任何国家都有言论制约的,包括西方国家。大家最终必须明确,人们讨论的言论自由、宪法界定的言论自由,是并且只是“人民评论国家政策的自由、人民讨论公共事务的自由、人民批评政府官员的自由’!显然,言论自由的基础及前提在于“公”!其实,如果为“私”,任何人都可以有无限的、绝对的说话权力,那就是在旮旯、密室、高山、大海,周围没有其他人及窃听器。

    言论的限制:约束个人言论的,首先还不是政府的、政治的

、政策的原因,却是个人的身份地位环境场合。这是民主的人士没有去想过的问题。大家想哈,自己是不是可以不分场合随便说话?是不是可以在婚庆典礼说不吉利的话?约束个人言论的,其次是道德的、风俗的、文化的。约束个人言论的,最后才是政治的、法律的、政府的。这些,是我们中国大陆地区的人们,必须明白明了的啊!

    言论的方式:个人在私下旮旯里面叽里呱啦,是有充分自由的。只是,个性太张扬的人是不愿意享受这样绝对言论自由的,他往往迫切需要与别人分享他的认识想法,向旁人分散他的情绪压力。大家在客厅、在茶馆、在酒楼、在车站、在码头、 在网路、在百度、在抖音、在快手 常常看到高谈阔论的人,在议论 俄罗斯乌克兰 天然气新能源 做核酸打疫苗...一定要大家接受他的真知灼见。谈客的言论大都搞笑,讲话的对象只是在小小圈子。甘雨见到这样的谈客,每每很开心啊,总要驻足听他说哈哈的。

    言论的发表:发表,不要局限于在报纸杂志发表文章。发表的形式包括街头演讲、集会演讲,包括网路发帖,包括电台电视网路讲话。与谈客不同,社会上另有许多专家教授高官律师公知,这些人可以统称“名人”,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到电台电视网路讲话,发表他的高论。不过,无论国内国外,人们大都对他们的高论不以为然,给的成语往往是这些:东拉西扯、胡言乱语、指鹿为马、弄虚作假、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发表言论,面对社会面对公众,肯定是要担当法律及道义责任的。大家想哈,那个孔教授在电视在网路发表的言论,以及他的表情,是不是在羞辱他的先人孔夫子?是不是在埋汰他的北大末名湖?

    议论的动机:动机是指言行有目的有意识,谈客放言搞笑,没有什么动机的,只是逞一时兴起。名人议论时事发表言论,是有十分复杂的心理及动机的,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目的!名人议论时事发表言论,是社会生活的常态,没有他们的表演,社会就不热闹死气沉沉。可是,有了他们的表演,社会就又不清静牛气冲冲。我在想,在沉闷与哄吵之间,我们得选择哄吵,这样社会才有生命力。所以,我是喜欢名人登台表演的,我是希望名人提高演技的

    议论的指向:人是群居的动物,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肯定有联系有互动,有联系有互动就有认知及感受。与生理排泄的压力一样,有认知及感受,就有表达出来的冲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各个个人接触的人和事不一样,议论的指向就各不相同。比如,家庭主妇在意蔬菜价格,名人注意公共事件。

    议论的扩散:个人言论的口耳相传、名人表演的媒体展示,都是议论的扩散。扩散的议论,如果引起社会震动和公众反响,就是舆论。如果,议论虽然扩散,但是社会没有震动、公众没有反响,就不是舆论。换言之,没有社会震动和公众反响的言论议论仅仅是各说各话,不是舆论。

    舆论的特点:共鸣,是舆论的特点。舆论的舆,从车,本义是“车厢”。舆,车舆也《说文解字》。按,车中受物之处。后来词性变化作“众、多”解。舆,多也。《广雅》。“舆论”即“舆人之论”,意为“众人的议论”舆是车舆,车厢,公共马车,犹如今天的公共汽车,公共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公路是公共场所。显然,个人在说,不是舆论,私下里说,不是舆论。往往,名人也笨,幺喝半天不能形成社会舆论。由于舆论是人群的言论,所以难免搀杂着各个个人甚至群体的态度、感受、情绪、观点、倾向

    舆论的形成:风起于青萍之末,万事皆有起因哈,舆论必有出处,舆论出自消息、舆论出自新闻,比如有公共事件发生、有政治人物死亡、有官民冲突、有两国交兵、有国家政变、有洪水泛滥......

    舆论的传播:个人的言论、名人的议论、社会的舆论,在传播上大有区别。个人的言论,未必通过媒体发布,名人的议论未必得到群众的传颂,社会的舆论必定在民间口耳相传!

    舆论的中心:舆论是众人的议论,众人在一定时间内议论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往往,人们同时在议论许多问题。舆论的中心是人们议论的重点。舆论有政治性、时间性、地域性、社会性、倾向性、导向性、转移性、变化性,由于政治的原因及作用,舆论的中心可以是人为的、可控的...

    舆论的变化:由于舆论是众人的议论,而人众的聚集与散离是随时的即时的,人群组合的构成也是随便的随意的,所以,对于同样一个问题及事件的舆论,往往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比如嘛,在网路上,这个人上网了,那个人下线了,这个人与那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对于同一议题的认识感受各异,如此,在网路上的舆论就可能变化了

    舆论的管控:古今中外,对于舆论的管控都没有停止。对于舆论的管控,不止在政府,也在社会的机关学校公司团体。比如,一个地方的一个煤矿发生事故并且死了一些人,这个工厂就想隐瞒。又比如,一个地方的一个工厂爆炸了,这个地方的政府就想隐瞒。对于舆论的管控,不止在中央,也在地方。管控舆论的方式及手段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有兴趣的朋友自可去写个专题。在我看来,管理媒体、控制言论、不予刊登、引导舆论、制造舆论、封锁消息、删除网帖......都是管控舆论的好办法

    舆论的制造:舆论的制造并不就是造谣,造谣肯定是舆论的制造。

    舆论与公论:公论是舆论,但是舆论并不一定就是公论。舆论与公论,在时间及事理上是有区别的。时间上,舆论是一时的,有的时候有个舆论一阵风就没有了。而公论是长久的,甚至是永远的!历史上的一些铁案,就是因为公论的长存。比如,岳飞精忠报国、秦桧卖国求荣就是公论,岳飞生卒于1103~1142年,都快有1000年了,这样的公论依然没有变化。事理上,理性重的舆论才是公论,而舆论常常夹杂较多的情绪。公论在政治层面上,比舆论严格,公论鉴别是非、判断得失、厘清对错。舆论在社会心理层面上,表达着人们的好恶。

    公论的力量:甘雨特别提请大家注意下文中的“臣畏公论,甚于斧钺”,的确,人言可畏,众口灼金啊。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那么孜孜不倦地争取及要求言论自由啊,就是为了以舆论的力量去制约权力的扩张、以舆论的力量去维护个人的权利。而那些政治人物及社会名人,更加在意社会舆论及公论,就害怕自己的羽毛/名声受到伤害。续资治通鉴长编 | 卷一百四十 | 李焘著 | 北宋历史  弼时再上章,辞所除官,曰:「臣昨奉使契丹,彼执政之官,汉使所未尝见者,臣皆见之。两朝使臣,昔所讳言者,臣皆言之。以故得详知其情状。彼惟不来 ,来则未易御也,愿朝廷勿以既和而忽之。臣今受赏,彼一旦渝盟,臣不惟蒙朝廷斧钺之诛,天下公论,其谓臣何!臣畏公论,甚于斧钺,愿收新命,则中外之人必曰:『使臣不受赏,是事未可知,其于守备决不敢懈弛。』非臣务饬小廉,诚恐误国事也。」上察其意坚定,特为改命焉。

    类似的词语:公众的言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方,可以称为舆论、公论、公言、公议、众议、众论、物议、物论、民意...其中,只有民意是外来词。这些词语,都与言论有关,大家稍微思索就明白他们的区别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