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准备 》:乌托邦式的教学,如何让孩子是做好进入社会的充足准备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2-11-17 发布于黑龙江

最近看书,有点囫囵吞枣,如果不是一次性看完一本书,经常有点上下文断节,对应不上。我想看书的目的,除了想完成年初的承诺,更多的应该是从每本书中,真正获得什么知识,从而更好的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来。

第一次知道黛安娜*塔文纳校长写的《准备》一书,是从樊登老师那了解,听完这本书的介绍后,当即就买下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孩子的书,我认为同时也是一本献给所有老师的书,一本献给所有家长的书,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了解,去帮助每一个孩子认识自我,探索未知,掌握未来。

第一,怎样才算做好了准备。

作者结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克·斯坦福-布里扎德博士的金字塔理论,提出孩子走向社会必须准备好的三种能力:分别是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关系到孩子走入社会后能走多远。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完,能否胜任工作岗位内容,能否快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都需要自我学习能力。这就意味着孩子在学校要学会对外探索,关注自己与世界的联系,思考自己未来将从事什么工作,随之产生由自主性、好奇心和目标感组成的内驱力。孩子知道自己真实的兴趣,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学习的方法,就能自主学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获得相关的知识。

自我反思能力同样重要。反思能够让人们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能做到哪些,我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反思有助于人们找到“能力”和“标准”之间的差距。有了清晰的自我认知,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就不会轻易被困难击倒,就知道失败并不是永久的标签,只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只要下苦功夫刻意练习,就能离“标准”更近一步。

团队合作能力在社会中也非常重要。社会化的工作很少是单兵作战的,人们需要在团队中合作,通过集体的力量达成工作目标。因此,学会协作,当好队员,学会领导,当好团队长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具体到学校生活中,孩子要能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产生共情;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听到老师或者家长的指令会去执行;还要有集体归属感,意识到自己是团队的成员。

这三大能力既体现了社会对孩子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领导能力的要求,也能帮助孩子找到自我、实现自我。这些特质与成功密不可分,在人的一生中无数次需要用到。


先来看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也是萨米特在教学上的最大亮点。

首先,萨米特没有老师上课这个环节。学生要学什么就自己拿着电脑看学习视频,学完了,有什么疑惑,再找老师答疑。学校会给学生发一个课程列表,列表上有所有要学习的知识,和已经录好的讲课视频,学校只是省略了老师统一授课这个环节,所有听课的任务学生要自己安排时间完成,学生们在学期末也会接受评估。

如果学生还想了解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他们可以自己找老师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安排学习内容。

萨米特的老师教学的方式变成了项目式学习。老师会精心设计不同的课题项目,让学生去完成。比如历史课有一个项目课题是行李箱,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你现在要时空穿越,回到南北战争时期去见林肯,有一个事要向他汇报,请问你的行李箱里要装什么东西,并且告诉我为什么。

自主学习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学生们可以从兴趣出发,找到自己连接世界的入口。

另一个好处是,没有标准化的考试,没有分数的比较,孩子们可以不断尝试,不用害怕失败。

再来看萨米特是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的。


在萨米特的教学中,反思这个部分是重中之重。比如老师会组织学生给同学的作业打分,学生要对作业中的论点、论据等内容逐一给出评价。

当学生全部打完分之后,老师会对打分标准进行校准。

作者认为,这样的方式远远好于老师给某篇文章直接打分,并给出评语。把评分交给学生的模式,就要求学生首先心里有一个评判标准,再去思考他人的文章和标准之间的差距。当学生拿捏不准标准时,就会用心去听老师是如何制定标准的。最终,对标准的透彻理解,能够帮助孩子提升写作能力。

老师不仅会组织这种集体项目式的反思,还会给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上促使孩子反思。

说完了反思,接着来看萨米特如何提升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一个团队中,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工作,但大家整体都服从于团队形成的文化。但问题就在于,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怎么确定这种文化是每个人想要的呢?团队做出的决策是大家达成共识后的统一意见吗?这在任何一个团队都是一个难题。


为此,学校引入了一套决策机制,来帮助孩子们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套决策机制在萨米特成立时的第一个班级就开始了。作者决定将选择吉祥物这件事交给这个班的孩子,让他们一起合作,选择一个吉祥物。

在一个团队中有五种人,分别是决定者,有否决权的人,提议案的人,意见提供者和被通知的一方。

老师们是有否决权的人,有一票否决权。

谁来做决定呢?学生们要自己选出一个委员会,由这几个人在详细了解每一组提案之后做出决定。

可供选择的方案则由感兴趣的同学提出,他们属于提议案的人。提议案的人需要去广泛收集其他同学的意见,这些被询问意见的同学,就属于意见提供者。而对整件事都不参与,采取旁观态度的人,就是被通知的一方。

老师们教会孩子使用这种议事、决策的规则,让每个人明确在团队中的位置和职责,如果某个人非常关注某一问题,而他又不是决策者的话,他就要想办法去说服大家达成共识,影响决策者。与此同时,他也没必要固执己见,因为拍板的另有其人,这个人是大家共同推举出来的。另外,即便一个人是决策者,如果他在决策之前不寻求共识,那么下次别人就不会邀请他参与到决策中来了。


采取这些教学手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开始甚至是不被理解的,但学校始终秉持两个观念:竭尽所能和永不放弃,让每个人都能接受好的教育,找到自己的无限可能。

萨米特不搞面试,不筛选学生,竭尽所能地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教育。

除了竭尽所能,作者还强调永不放弃,萨米特倡导一个概念,叫“第101下敲击”。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石匠敲一块石头的时候,他敲到100下,石头都没有敲碎,但第101下,打破了阈值,石头破了。作者希望学校做那个敲101下的工匠。

这本书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它展示了一个近乎乌托邦的教育模式,而且取得了成功。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即便没有条件照搬这一套,也能从中获取一些优秀的教育理念。而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同样可以采取其中好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能力,比如在家中尝试决策机制,带着孩子反思在学校的表现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