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阻肺急性加重如何应对?专家来支招 | 世界慢阻肺日

 昵称58395974 2022-11-17 发布于上海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合理预防应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没你想象中可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其典型的表现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和气流受限,也就是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肺内的小气道和肺泡产生病理性结构改变所致,通常由大量接触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慢阻肺的起病常较为缓慢,初始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患者所忽略。





慢阻肺急性加重决不可忽视


对于已确诊慢阻肺的老患者而言,最为痛苦的经历莫过于可能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突然恶化的情况,称为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如果患者在过去1年有2次或以上急性加重且有1次或以上住院经历,提示未来风险更高。在COPD患者病情分组的评判指标中,急性加重高风险的患者,直接被划分为C、D组。

而每一次急性加重,对于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来说,都相当于一次不可逆的进一步恶化。那么如何预防急性加重,以及出现了急性加重该如何应对,成了每一个COPD患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重点来了

慢阻肺急性加重该如何预防应对呢?

研究表明,约78%的AECOPD都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相关依据,因此避免再次感染,成为了预防AECOPD的重中之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随之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其次,吸烟作为COPD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对急性加重同样有着重大的影响。持续吸烟、延迟戒烟以及戒烟复吸都将显著增高。

因此,尽早戒烟也理所当然成为了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药物治疗可减少COPD患者的症状、发生频率和急性加重严重程度,改善健康状态和运动耐量。坚持使用吸入制剂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疾病预后的重要方式,突然终止使用药物,也将提高急性加重的风险。

药物治疗除了坚持使用,每个药物学治疗方案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副作用、合并症、药物易得性和成本以及患者的反应、偏好和使用各种药物递送装置的能力,进行个性化指导。

尤其是在吸入激素的使用上,需要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来使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虽然坚持使用吸入制剂,但是症状控制仍不满意,而无法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每一个COPD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定期评估使用吸入药物技巧。最后,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及定期的肺康复治疗,也有助于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如果慢阻肺患者不幸出现了急性加重,也可以学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治疗原则的角度来说,COPD急性加重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降低急性加重的不良影响,避免后续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于非专业人士普通患者来说,尽早识别出急性加重的发生,是首要任务,第一时间得到专业医疗机构的诊疗,对于改善急性加重的预后起到最重要的作用。CERT(COPD EXACERBATION RECOGNITION TOOL)是一种帮助普通患者识别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使用的工具。

该工具总结了5种最常见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症状(咳嗽加重、痰量增加、活动耐力下降、喘气费力、吸入空气不够用),将每一个症状根据程度分为4级(和平时一样、轻微、中度、严重)。若患者出现上述5种症状中≥2种症状超过中度加重,那便极有可能处于急性加重期,需要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治。

在后续的治疗中,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轻、中、重)以及导致急性加重的原因(如呼吸系统感染)进行针对性治疗,必要时需要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手段(如呼吸机辅助通气)。

小结

总的来说,COPD患者应尽可能学习疾病相关知识,遵从临床医生的指导进行稳定期的管理,并定期门诊复诊。如若出现急性加重症状或疑似急性加重症状,第一时间医疗机构就诊将有效改善和降低急性加重的不良影响。

专家简介

图片

何胜洋 男 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内科学博士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oolcock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 主攻方向: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新型诊疗方式

  •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

  • 发表SCI论文8篇

  • CSCD论文2篇

  • 多次于国际、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作报告、学术交流

2022年11月16日(本周三)为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医学界呼吸频道特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燕教授,与患者对话,解答慢阻肺患者日常管理的那些事儿~
本文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