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是功夫,不是方法

 人杰地灵h8p9lk 2022-11-18 发布于湖北
我也站桩,至今已有5年多,感觉功夫还比较浅。因见我提及站桩具有“放松筋骨、矫正体态和调和气血”等效果,不少读者觉得是“好东西”,要求“讲一讲站桩”。
不独站桩,八段锦、八部金刚功等其它传统健身功夫也被要求讲过。包括我发的练功视频,都有不少收藏者。似乎大家认为,只要跟着我的“健身心得”和视频就可以迅速入门,提高健身效果。
当然,作为比较勤快且喜欢动脑筋琢磨的练功者,我坚持至今,确实有不少个人心得。再加上收了不少学生,耳闻目睹他们的练功过程,也熟知各种初学者常犯的错误和偏差之处。
关于站桩的技术要领,外面说的基本都大同小异,不离“形正、气顺、神安”三大原则。简单来说,站桩的练习过程和效果是“调整形体、呼吸和意念”。无论采用何种具体姿势,屈膝与否、抱球与否、抱球多高,只要目标是“放松身心、自然呼吸”就是理想的站桩过程。
初学最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纠结姿势,认为动作不标准效果就差
二、追求时长,认为站的时间越久效果越好
三、在意感受,认为有身体出汗、发热等现象效果更好
四、忽略疼痛,认为忍耐过去就能得到改善
五、一动不动,认为站桩必须杵着、姿势不能变化
只要能杜绝这几个错误,站桩就没有大的问题了,都可以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逐渐放松身心、调整筋骨呼吸和意念,达到更好的、更轻松的姿势,从而站得更久、效果更好。初时可能站十秒就摇晃、心烦意乱,但久练之后,就可以轻松地站10分钟、30分钟甚至一小时。
至于需要多久才能站更长时间,就没有定论了。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
一、身体当前的状态,僵硬、紧张、劳损的需要更长时间
二、练功的思路和火候,勤于思考和认真练习的进步更快
练功的过程,就像从井里打水,再挑一段路,最后倒进水缸。不断重复,缸里的水越来越多,功夫就越高。
有的人练功,如打了一大桶满满的水,晃晃悠悠洒了一路,到缸里只有些许。有的人,还是一大桶水,一点不洒,但半路就走不动了,一点不到缸里。更有人,力所不及,一不留神摔倒了。这都是练功进步慢、原地踏步甚至受伤的。
会练功的人,会看自己的体力打一桶不轻又不重的水,脚步很踏实,路上一点不洒,整桶水都倒进了缸里。打完一桶,还有体力再打上三、五桶。这就是练功进步快的。
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方法或秘诀了,只能靠自己琢磨、循序渐进。尽管确实有一些调整形体、呼吸和意念的方法和标准,但以大多数初学者的认知,还是“不知为妙”,以免强行“对号入座”,刻意模仿而紧张起来,反而偏离站桩“放松”的宗旨。
总之,站桩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功夫,不是有捷径的方法。在身体锻炼的事情上,别期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种奇迹。我的心得最多只能帮读者指引方向,而且人的认知是受到自身实力和经历限制的,能体会、吸收的有多少还不一定。
所以,认真学习、保持思考、勤奋练功永远是进步最快的方法。不独站桩,第八套广播体操和别的任何锻炼项目都一样。进步慢、原地踏步甚至受伤的,都是想走捷径、不学习、不思考、不勤奋的。
当然,外面也许有能人提供“又快又好的办法”,但我只是普通人,只知道“一步一个脚印”这种笨办法。我确实也不相信,付出远远不如于我的人,能凭借“秘诀”快速达到我花了好长时间才达到的层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天是公平的。我的分享,只能启发有缘人,绝不能帮懒汉加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