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军事战争史-182》美国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2-11-19 发布于上海

美国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1812年战争之前,美国政府奉行不正规、不系统的军事政策,重视民兵的作用而忽视正规军建设。特别是托马斯.杰斐逊,他在就任总统之前的竞选期间,就多次表明反对常备军的立场。他认为常备军不应成为政治工具,甚至有无必要作为别的工具保留下来也值得怀疑。在18世纪90年代初,因印第安战争需要扩充陆军时,杰斐逊担心地说:"印第安人抢劫的每一件东西,都会被主张建立军队的人当作借口。"他在就职演说中列举了"那些形成昔日明亮星座和引导我们经历革命和改革年代的原则"后说:"……在建立起正规军之前,一支训练有素的民兵,是我们在和平时期和战争初期的最好依靠……"。所以,在杰斐逊执政期间,他的军事计划几乎完全依靠由公民组成的民兵,并想以此来消除民政和军民之间的差别。他说:"唯有把国家武装起来,才能省掉一支常备军。因此,使我们保持武装和训练有素,永远是重要的……"。继杰斐逊之后就任总统的詹姆斯.麦迪逊,对正规军建设仍无兴趣,继续推行漫不经心的或漠不关心的政策,甚至采取比杰斐逊更为固执的敌视态度。

1812年,当美国面临一场新的战争时,它的中央政府拥有的权力比独立战争时期大得多,但它的军事力量和军事管理机器却与1775年相差无几。正规陆军大约不到7000人,不仅人数少,而且驻地分散,高级军官缺乏才干。所以,在这场战争中,这个"软弱无能的社会"打了一场原始的、几乎无计划的战争。这种打法给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羞辱和失败,包括国会本身被焚毁。

但是,在挫折和混乱的战争之中,仍有几个正规陆军团,由于军官训练有方,加上战争中的运气和美国士兵的勇敢,战斗进行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奇帕瓦和隆迪小道战斗,虽然规模不算很大,但这是战争中唯一在开阔地上进行的作战行动,参加这两次战斗的美军主要是正规部队。他们的善战比起英国老兵来毫不逊色。这不仅为参战部队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也为整个正规军带来了异常的光彩。在战争中戏剧性地暴露出来的美国在军事上的缺陷,以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一部分正规军队训练有素和勇敢精神,强烈地刺击了美国原有的军事政策。因此,在战后一段时间,军队正规化建设思想逐步占了上风,职业化军队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从而使偏重民兵的状况得到扭转,民兵开始退居次要地位。

1.军队正规化建设思想的形成

第二次英美战争结束后,美国在军事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突出的是在军队建设上初步形成了和平发展时期建立一支现代化、职业化正规军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主要代表有约翰.卡尔霍恩、丹尼斯.哈特.马汉和亨利.韦杰.哈勒克等人。

卡尔霍恩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南卡罗来纳州主战派人士,1817—1825年在门罗任总统期间担任美国陆军部长。在卡尔霍恩上任之初,美国国内出现了民族主义热潮,公民为战争中受到的挫折感到羞辱,而为正规军所获得的荣誉感到荣耀。在各种因素的激励下,卡尔霍恩提出了一项以正规军为国防支柱的新军事政策,主张保持一支在战时可以立即扩大的正规军队。他针对1820年国会让他起草一份将正规陆军缩减到6000人的计划,提交了一份《关于削减军队的报告》的文件作为答复。这份文件可以说既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军事文件之一,也是卡尔霍恩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这份文件中,卡尔霍恩断言,依靠民兵是不切实际的,国家必须依靠正规军队。他建议在和平时期建立一支具有"弹性"的架子陆军,可以在战时随时扩充而不影响其战斗力。按照卡尔霍恩的计划,陆军的缩编是可能的,但在缩编之后,仍应保留两名少将和4名准将,同时保留完整的参谋部,以便有足够的高级职位把有才能和事业心的人留在部队。在陆军各部队,他主张保持高比例的军官,因为"军官的基本条件高于士兵,更难于培养"。他还要求保持战时的陆军连队编制,建议把炮兵连和步兵连的平时兵力分别减少到64名和37名士兵。这样,陆军总兵力为6316人,接近国会要求的数字,同时可以保证战时不增加军官,单是扩充士兵人数,即可使陆军总兵力增至11558人。卡尔霍恩组建正规军的基本原则是:"在战争爆发时,不应当去寻求或创造什么新的编制形式。陆军平时编制和战时编制的不同点,只是战时人数比平时多,只要进行扩编,即可将平时编制转化为战时编制。"这样,平时与战时之间的过渡就可以井然有序地进行,并能避免虚弱和危险。虽然卡尔霍恩建立"弹性"架子陆军的建议最终因国会拒绝而未能完全实现,但这一思想后来却成为一项永久性方案,一直流传到20世纪,影响了此后一个世纪的美国军事史。

随着常备军作用的越来越大,军人地位日益上升,许多军人把从事军事看成一种高尚职业。特别是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美国军队的职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军事职业化教育也更加受到重视。在提倡和促进美国军队职业化建设中,马汉和哈勒克的思想最具影响力。

丹尼斯.哈特.马汉于1820年进入西点军校当学员,1824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接着在那里当了两年教官。后来受西尔韦纳斯.塞耶校长的派遣,赴法学习军事工程和筑垒,1830年又回到西点执教,一直工作到1871年去世。马汉在从事军事教学的生涯中,一直致力于把军官职业从行业过渡到专业,并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他编写过许多教材,首创了美国新型军事学说。他的代表作《前哨》于1847年出版。马汉关于职业军人的思想,其核心和基本原则是强调军官作为一种职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军事历史知识。马汉强调,"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应该从全部的军事历史中吸取营养。因为,所有的战略原则都来源于军事史""只有从军事史中,才能找到全部军事科学的原则,才能找到成功和失败的范例,通过这些范例就可以检验战略原则的价值和正确性。""一个人如果未能精通过去的历史,那就不能说完全掌握了他的专业。同样,一门专业如果单纯由基本概念构成,仅仅有一些技术语言,而不涉及历史发展知识,那就根本称不上是专业。唯有历史发展知识才能为人们提供比较和借鉴"。马汉同时也认识到,通过历史研究战争,可能导致军官拘泥于过去和凭书本解决问题。所以,他强调,战略的原则是不变的,而运用这些原则的方法必须变化。他还指出,"凡是精通专业知识的军人,都不会被任何一成不变的制度所束缚。"

亨利.韦杰.哈勒克是马汉的学生,1839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后担任炮兵工程师,参加过美墨战争,内战时任陆军总司令。1846年他出版了《军事艺术和军事学基础》一书,这是最早论述军事理论的著作之一。与马汉的《前哨》相比,哈勒克的《基础》对军事学说作了更加系统和连贯的表述。它从美国的角度来考察战争的历史和理论,从而引出了美国的军事政策。哈勒克同卡尔霍恩、马汉一样,都主张国防必须依靠正规化、专业化的常备军。哈勒克认为,军事艺术和军事科学的原则是一门学问,只有通过专业教育才能掌握,不能把现代军官的职责托付给未经训练的公民,这犹如不能让木匠干医生的工作一样。他强调,美国的国防应当托付给一支由职业军官领导的有经验的士兵骨干队伍,这支骨干队伍在战时应能迅速扩充,在战争中"必须由科学来决定胜负"。哈勒克指出:"华盛顿在训练缺乏经验的部队掌握复杂的军事技术时,曾遇到很大困难,他事后热切地告诉人们,平时战备何等重要。所谓战备,并不是要在平时维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而是要建立一支数量少而在科学、复杂的军事专业上经过教育和训练的队伍,这支队伍应作为庞大陆军的骨干或骨架,它能够将平时训练所得的技术和能力传授给缺乏经验的新兵"

以卡尔霍恩、马汉、哈勒克等为代表的关于建立正规化、职业化军队的思想,成为美英战争之后美国军事思想的主流,极大地影响了这一时期美国的军事政策,对加速美国常备军队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海军的壮大与海防的巩固

1812年的战争中,美国海军的弱小以及管理上的混乱无能,使美国蒙受了许多损失。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加强海军建设。1815年初,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在对国会讲话时要求国会维持一种国防体系,这种体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卫通商,要有一系列防御工事来保卫海岸线,还要有一支名副其实的正规陆军和整编过的民兵来守卫边疆,抵御入侵者。卡尔霍恩在就任陆军部长后也力促国会加强海军建设。他说,在美国的战备工作中,"海军……应占第一位,这是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防卫方式"。正因为如此,美国海军建设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自海军部成立以来,一直是由一些职员协助一位文职部长指挥海军行动。在一些专家的倡导下,1815年成立了一个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海军委员会来协助海军部长工作。这个委员会一直存在到1842年,它解脱了海军部长的许多行政负担,大大改善了海军工厂、医院和后勤供应的管理工作。在这个委员会的影响下,国会对海军建设也更加重视。1816年参议院成立了"海军事务委员会"1822年众议院也建立了"海军委员会",使国会有了专门研究海军事务的常设机构。

1819年,美国国会制定了一项和平时期的海军长期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在8年中,国会每年提供100万美元,建造9艘装有74门火炮的战列舰,12艘配备44门火炮的快速舰,3艘海岸防卫蒸汽炮舰。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造舰计划。这个计划虽因经济衰退的影响未能完全付诸实现,但对海军建设的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后,美国像欧洲那样建造超级巨型战舰,到20年代初,已拥有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舰。

由于海军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美国日益扩大的外贸,而对贸易造成威胁的主要是只有小型快速船只的海盗,征服这些海盗用大型舰船无能为力,因此,海军部又依赖国会的定期批准建成了一批小型军舰,并与快速舰或战列舰联合编组为分舰队,分布在各大洋执行巡航任务。到1843年,海军已建成了6个分舰队。

美国政府把新型军舰看作国家利剑,而把新型保垒看作盾牌,像重视海军一样重视海岸防御工事建设。1794年到1807年战争恐怖期间,国家开始构筑堡垒体系,但大部分不久便损坏了。1816年,国会拨款80多万美元执行一项新的筑垒计划,麦迪逊指定了一个工程委员会负责海岸防御堡垒的建设。这个委员会由工兵技术专家组成,其中包括拿破仑时代的军事工程专家西蒙.伯纳德。该委员会在1821年和1826年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种防御理论,宣称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是海军,同时必须由海岸防御堡垒、内陆交通网、正规军及组织良好的民兵来配合与支援,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牢固的海防体系。1821年的报告提出要建设50个防御要点,而到1850年又提出建设近150个防御要点。由于经济原因和没有战争的威胁,国会对这个计划热情大大减退,致使计划未能如期顺利进行。到1826年,在沿海18个港口只建了31个工事,且质量低劣。到三四十年代,情况出现转机,国会拨款数额也有所增加,修筑工事的步伐才开始加快。到内战前,美国漫长的海岸线均已设防,使旧的防御态势得到了较大改善。

3.陆军建设的发展与军事教育的提高

战后在两任陆军部长——威兼.克劳福德和约翰.卡尔霍恩等人的正规化思想的影响下,陆军建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并得到较大发展。

首先是指挥系统有了很大改进。在1812年的战争中,美国陆军部由于没有建立支援勤务管理体系,陆军部长如牛负重,在少数职员辅佐下,除要处理繁重公务外,通常还充当总军需官或兵站总监之类的角色,给战争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1815年国会批准设立了总参谋部,作为陆军部长手下的一个办事机构,另设有军械部、卫生部、财务部、采购部、领地部等机构。这些机构密切配合了陆军部长对军队的管理,提高了指挥系统的效率。总参谋部几乎原封不动地保持到20世纪。在1812年作战指挥中暴露出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陆军部将陆军划分为战区和部,各由一位指挥官独立指挥,陆军部长负责协调。这样,各指挥官往往难以合作,且对陆军部长的过多干预不满。为克服这一弊端,1821年,国会将陆军高级指挥官削减到只保留一名少将和两名准将。卡尔霍恩便命令唯一的陆军少将雅各布.布朗前往华盛顿,并任命他为总司令,不失时机地建立起了一个集中指挥体系。

战后陆军的实力和编制也得到了加强。18153月,国会批准建立了一支拥有1.2万人的陆军。除了战时和特别危急的情况,这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陆军。按照1812年的法案规定,陆军的编制为7个步兵团、4个炮兵团,撤销了南北两大军区,代之以东方部和西方部。到1855年,国会又将陆军编制定为15个团,包括8个步乓团、4个炮兵团、2个骑兵团、1个骑兵来复枪团。1818年,炮兵成了独立兵种,包括野战、攻城防御和海岸三种炮兵。

美国从1812年的战争中认识到,缺乏训练有素的军官是难以取得战争胜利的。因此,战后美国对军事教育十分重视。在1815年战争结束时,美国最早的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濒临瓦解的厄运。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了这所军校的复兴。1817年,詹姆斯.门罗总统亲临西点视察,将极不称职的原校长奥尔登.帕特里奇交付军法审判,任命西尔韦纳斯.塞耶接替校长。

塞耶任校长后,加强了对高质量职业军官的培养。他以法国军校教育为楷模,起用马汉等著名军事教授,对学生讲授军事艺术和科学知识,同时,学校还翻译和介绍了诺米尼《战争艺术》等外国军事文献,开展科研工作。

除西点军校外,战后美国还相继建立了其他一些军事专业学校。这些军事院校为美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改善和军官队伍素质的提高。在美国陆军军官队伍中,仅西点军校毕业生的比例,就从1817年的15%上升到1860年的7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