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认为:百分数从数与代数走进了统计与概率。 基于《课标》将百分数由原先的“数与代数”领域调整为“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提示指出“教学要引导学生知道百分数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既可以表达确定数据,也可以表达随机数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是“结合具体情景,探索百分数的意义,能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 本节课的基于这样的理念,喻丹老师不断的思考,不断的修改,形成了小编认为很好的教学设计,希望多多批评指正。 喻老师以本校学生视力检测情况导入,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引出百分数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依托情境,抽象出百分数意义的本质。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两个独立量的关系。 2.学生在经历分析数据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中,初步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感悟百分数的统计意义,逐步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百分数 1.谈话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看则新闻。 看到这个新闻,你有什么感受? 青少年视力情况备受关注,之前咱们学校也对每位同学的视力情况进行了调查。老师收集了2020年五、六年级近视情况的调查结果。 2.对比各年级近视率,引出课题 师:哪个年级的视力情况好一点? 预设1:六年级 预设2:不能确定,没有总人数不好比较。 师:有道理,判断事物的程度不能只看一个量的大小,还要看相关数据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客观。 老师还收集来了每个年级的总人数。 师: 怎样比较哪个年级的近视情况好一点? 预设:计算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利用之前学过的分数知识来解决,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可以吗?(可以) 开始动笔算一算吧。 请生回答并板书。 师:通过通分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五年级)近视情况比较好。 师:如果要比较四、五、六年级的近视情况呢? 预设:算出四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请生回答怎样计算。 预设:通分比较。(学生经历通分过程,体会数据很麻烦) 师:你们为什么感觉有点困难 预设:数据太大,太麻烦了 师:没关系,喻老师帮你们通分。 出示通分后的结果。 师:现在能看出来哪个年级的近视情况更好了吗? 预设:四年级 师:如果想要比较全校的近视情况呢?也需要先干什么? 预设:先算出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方法。 师:然后还需要?(通分) 让学生感受数据越多,公分母越大啊,要通分更加麻烦。 师: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统计人员把这些数据分析整理的时候会统一成分母为100的数,但不写成分数的形式,写成了上面这种形式。 出示百分数。 师:这样的数大家认识吗? 预设百分数。 现在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的近视情况更好了吗?(一年级) 师:对比用百分数统计的方法和我们的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预设:百分数 师:为什么 预设:更直观、方便比较 师小结:百分数正是为了方便比较而产生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揭示课题) 一、新授,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百分数的读写和倍数关系的表达 像这样,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教学百分数读写。 师:你们知道45%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吗? 预设:100个里面有45个人近视。 追问一定是100个人吗? 如果是200个人,有多少个人近视(90) 如果是1000人,有多少个人近视(450) 预设:45%表示四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五。 师:百分数表示的是具体的数量吗? 预设:不是 师:那它表示什么? 生:表示的是一种关系。 说一说56%的意思。 56%表示五年级近视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六。 师:谁能像刚才那样说一说,你通过这个百分数了解到了什么? 预设:假设有100人,有45人近视。 再次巩固百分数表示的是一种倍数关系。 师:42.5%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四年级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点五。 师:这个百分数跟刚刚的百分数一样吗? 生:百分号前面是小数。 师:为什么会出现百分号前面是小数的情况。 讨论。 预设:把分母规定成了100,所以分子可能出现小数。 师:正是因为我们统一了分母,把100作为一个标准,所以才导致分子可能是小数。恰恰说明了百分数表达更方便。 师:刚刚我们研究的这些百分数都是谁和谁在比?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近视人数和总人数在比,表示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真会总结,其实它们表示的就是近视人数和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这个倍数关系的表达叫做“近视率”。所以百分数也叫作百分率、百分比。 师小结板书:百分数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倍数关系)。(板书) 2.预测初中近视率 师:根据刚刚的这些数据,你们猜一猜当年长沙市初中的近视率可能是多少? 预设: 追问:有没有可能是100% 师:当然这是我们要努力避免的极端情况,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都要努力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再次追问:会不会超过100%? 预设:最多是100%,不会超过100%。 师:为什么不会超过100%。 预设:近视人数不会超过总人数。 师:老师这收集到了2020年长沙市初中生的近视率。 据卫健委统计,2020年长沙市初中生的近视率是69.1%。 师:孩子们,三年后你们是初三的学生了。三年后你们的近视率也会是69.1%? 预设:不一定。有可能会低也可能会高。 师:看来我们在预测未来的近视率时,它会因为某些因素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近视率是一个(随机数据)。(板书) 看来三年后你们的近视率真的有很多种可能,如果可以选择,你希望咱们班的近视率会是多少? 预设: 师小结:国家对近视防控也很重视,相信只要你们少用电子产品,多进行户外运动,咱们班的近视率能得以控制。 其实,喻老师还真收集了咱们班今年视力检测的近视人数。 2022年1709班近视人数为20人 如果用这条线段图表示2022年的近视人数,另一条线段表示2025年的近视人数。 你能借助线段图说一说: 2025年1709班近视人数是2022年近视人数的( )%。 预设:2026年1707班近视人数是2022年近视人数的(80 )%。近视人数变少了。 2026年1707班近视人数是2022年近视人数的( 100 )%。,近视人数没变。 2026年1707班近视人数是2022年近视人数的( 120 )%。,近视人数增多。 3.突破百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两个独立量的关系。 师:对于这个百分数(120%)你有什么疑惑? 预设:为什么超过了100%? 师:为什么这里的百分数超过了100%,我们之前提到的近视率没有超过100%? 4人小组讨论。 预设:一个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个是两个独立量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百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时,不会超过100%;当表示两个独立量关系时有可能超过100%也有可能不会超过100%。 4.小结百分数的含义 通过我们刚刚的交流,试着总结一下百分数表示什么呢? 预设: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 师:数学就是这么神奇,大家能透过现象提炼出百分数的本质,真了不起。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师:刚刚我们通分也能比较出近视情况,为什么还有学习百分数。他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预设:用百分数更加方便,(板书:方便比较)百分数表达的是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倍数关系,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表示关系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根据生成相应板书。) 一、巩固练习 一、生活中的百分数 1.百分数意义巩固和应用 师:同学们,数学来源于生活,你们在生活中有见过百分数吗? 请生带着生活中的百分数上台分享。(说含义和作用) 在生上台分享时,根据生成适当渗透百分数既能表示确定数据的倍数关系又能表示随机数据的倍数关系。 2.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刚刚在交流的过程中,其实还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然后做出了决策。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学数学,长智慧”。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又会服务生活。(板书:服务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