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奔豚

 虚竹怀远 2022-11-22 发布于湖北

奔豚

郑某,女,45岁,干部,1990年3月2日初诊。病发1周,自觉有一股热流自脐周上冲至胸,即周身发热,面目皆赤,上身汗出淋漓,倾刻汗止,继发恶寒,冷若水击,须臾复止,间歇时如常人。近日来频发,多时日达13次,至夜亦发,多恶梦,经水当至不至,少腹时疼,口干不欲饮,舌淡苔白,微罩黄色,脉弦滑,证属肝郁化火,循冲脉上逆之肝气奔豚。处方:甘草6g,桂枝、当归、川芎、法半夏、黄芩各10g,葛根20g,生姜4片,白芍、柴胡各15g,2剂,水煎服。复诊,发作次数递减,夜已不发,上方加怀牛膝15g。三诊,甚少发作,发亦甚微,已不出汗,颈项微拘急,上方去柴胡加茯苓15g,牛膝加至30克,服3剂。四诊,冲逆已止,寒热除,然月经迟后,少腹胀疼,处方:当归、丹参、香附各15g,桃仁12g,红花、赤芍、泽兰、牛膝各20g,三棱、莪术、川芎、法半夏各10g,3剂,药后经血得下,色紫黑,冲逆之证未有再发。

奔豚一证,《金匮要略》载有两种情况,一为肾气奔豚,一为肝气奔豚。前者由惊怖或误治引动肾水上犯心阳而致;后者多为肝郁化热,循经上冲而发,二者均与冲脉有关。肾气奔豚方用桂枝加桂汤,肝气奔豚则用奔豚汤。此例即为肝气奔豚,故奔豚汤取效,方中白芍、甘草缓急;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调肝;黄芩、葛根清热;生姜、法半夏和胃降逆。桂枝本为肾气奔豚主药,但在无李根白皮的情况下,我们以桂枝代之,用于肝气奔豚,疗效亦佳;并重用葛根清热,加柴胡增强疏解之力;牛膝引血下行,诸药共达疏肝和胃,降逆止冲之功。后因其经水久滞不通,与服通经下血之剂而愈。

李某,女,56岁,素体阳虚,且患有哮喘病十余载,1988年以来,自觉有一股气从少腹上冲至喉间,并发出羊叫声,多发于夜间,每日发作1~2次,每次一刻时许。喘病作时,更为频繁,伴有心悸、气促,曾服桂枝加桂、苓桂甘草汤等方加减治疗,疗效尚可,但不能巩固。患者日前稍感风寒,咳喘憋闷不能平卧,奔豚已作4次,舌淡嫩,苔白润,脉沉数稍滑,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处方:代赭石60g,旋覆花、法半夏、党参、生姜、大枣各10g,肉桂3g(研末冲服),甘草、沉香各5g,自述服药后,奔豚未作,喘病亦有缓解,继服肾气丸半年,随访未见复发。

本案属肾阳亏虚,温煦无力,阴寒自生,又肾虚纳气无权,气无归根,而致上逆。治以降逆平冲,温肾散寒,纳气平喘,故用代赭石重镇降逆,平冲缓急;旋覆花、法半夏、生姜降气逆而消痰行水;代赭石性味苦寒,且量大于常,恐有更伤阳气之弊,故用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护其胃气,肉桂辛温入肾,散寒化气而护阳,沉香性温善降,温肾纳气平喘,使平降之气有根可归。诸药合用,则气冲能降,阴寒能散,肾气能纳,奔豚遂止。又继以肾气丸温肾补气助阳固本,使本壮而绝其发病之源。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