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草】在生命涌动的河流里歌唱/张三醉(序)

 海乐2022 2022-11-22 发布于浙江


来自时光深处的约定
序言:

在生命涌动的河流里歌唱

张三醉

时代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改变了人类交流、商业物流、市场营销、生活方式和金融流通,智能手机加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把一种全新的视野展示在人类面前,未来的大数据、3D打印技术、物联网、无人机、机器人、太空探索和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拓展人类对自然探索与管控的能力,在人类增强与自然物理相融合的同时,亦将再一次让人类变得更加物质化。科技是人发明的,而人却在科技的面前承受着另一种压力;当无人机能快捷、准确地把邮包送进你的窗口时,当3D打印能任意制造出你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时,当机器人承担了一切重要的工厂工作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另一种物质的困惑。物质世界拓展的同时,人类在感觉到自己越来越伟大的同时,也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渺小;当某一天智能机器能自己制造机器智能的时候,我们人类还有什么在物质上的超越与安慰?在那样一个被机器人冒昧地送来早餐的早晨,“你是否忘记了 ”问候一声“远方的朋友你好吗?”(见真真的诗歌作品)

阿尔法狗以3比0轻松击败世界围棋第一人、天才围棋少年柯洁之后,整个世界都变得瞠目结舌。虽然在比赛之前,我们明明知道柯洁会输,可是,我们却还是那么期待,期待柯洁代表人类智商与机器的这一场世纪决斗。然而,在这场人与机器狗的智慧比拼中,我们在明知道结局情况下仍然能变得瞠目结舌。柯洁泪水横流的瞬间,我突然发现了一种人类的伟大,这个伟大就是柯洁输了会哭,会泪流满面;而阿尔法狗赢了,那么轻松地赢了都不会笑。在柯洁的泪水里,是一种人类的情感,这是一种诗意的律动。无论智能机器怎么强大,它也无法感悟这种泪水。

诗歌是人类在生命涌动的河流里的歌唱!人类因为有诗,所以永恒。

人类永远不可能被机器替代,因为人类拥有对诗歌的创作,这是任何机器所不能感悟的情怀。

在中国新诗百年之际,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是一群致力于心灵开拓的人;他们是在天空、大地、风雨和尘世之中,向往蓝色的人!这一群人聚合在一起,向往是他们共同的心恋;他们用才华抒写,在诗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他们用他们的热情携手共进,在诗歌之中记录他们《来自时光深处的约定》。

这个群体,就是——蓝草诗群!

蓝草诗群,当代中国诗歌部落里的一员,他们是用快乐在艰辛探索中的一群人的组合!可是,时间总是那么快,一转眼,蓝草诗群迎来了他们的三周年庆,并举行第二届蓝草杯同题诗歌征文大赛。然而,时间又总是这么慢,慢得在这个群体诗人的笔尖上一点一滴地流淌,这个群体就是这么执着地前行着!

蓝草诗群,这个群体成员中的海乐和汪其飞是我神往诗交多年的好友,他们二人对诗歌的执著,堪称这个群体的代表。虽然,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很方便地见面,可以,每一次简短的问候与交流却融着深情想见与已经相见。那本《见诗如面》,是他们策划、组稿、出版的书籍,既体现了出版者的独具匠心、更是深情想见与已经相见的一种问候!这个群体是执著的——一种倔强式的执著!他们的《诗草本》《见诗如面》《等一个秋天》《向左诗意,向右天涯》等一部又一部诗集的成功出版发行就是这个群体心灵圣洁的力证之据。

中国当代新诗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国朦胧诗派的鼎盛突起,为中国诗歌带来了全新的动力。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后,以“70后”为主力的后现代主义之“第三代”诗歌在中国诗坛风起云涌。有趣的是2000年后“80后”这一代人在诗歌创作是一种百花齐放的状况,他们或冷静、内敛,或张狂、豪放;他们不拘泥于历史与传统,也不崇洋媚外;他们以他们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强烈冲撞下,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中,深切地感悟于自己的内心,创作出多姿多彩的诗歌作品。

在对汉语诗歌的拓展中,无疑,第一代诗人是开荒者,第二代诗人北岛、舒婷、食指、徐敬亚、顾城、芒克和多多等人,开始以反思的姿态进行觉醒式的写作,他们的崛起提升了中国新诗的高度。以朦胧派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严重影响了第三代诗人的写作,最特殊的表现就是第三代诗人当中诗群林立,各种诗歌流派群体蜂拥而出,每一个山头都升起了大王之旗。这种诗群林立的现象是中国第三代诗人特有的现象,在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中国诗坛风起云涌、硝烟弥漫,徐敬亚于1986年主编的《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一书是一种标志性的展示,可谓空前绝后。自第三代诗人中程蔚东等人对第二代诗人发起“冲锋”开始,第三代诗人充分展示一种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到了一种“大胆”的地步,就是他们什么样诗歌题材都敢写,什么样的极致表现都敢尝试,什么样的“抛头露脸”的方式都敢运用。由于第二代诗人所占据的高度实在不是一代或两代人能轻易超越的,导致第三代诗人当中的一部分人内心十分彷徨,乃至影响了这个群体中个别人的人生态度,他们那些最激进的宣言实际上更多是一种热情诗歌、功利追求的喧嚣。

中国“80后”这一代诗人,他们的文化程度与世界视野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整体文化程度更好一些,他们拥有比前几代更加宽阔的视界,国家的兴盛也使得他们十分自信,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热情工作者,他们的这种自信是出自于他们内心的、亦是中国时代的自信的一种体现。从当代网络诗歌创作现象观察上看,这一代人呈现着个体、群体等不同的魅力张扬。这一代人所体现出的是既有对朦胧诗一代进行“超越”的奋进,亦有对“第三代”诗歌进行“冲击”的疯狂,同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在默默无闻地进行着自我写作。中国“80后”这一代诗人不再同第三代诗人那样浮渣烦燥,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疯狂、挚爱与沉静。

中国“80后”这一代诗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正在有意识地形成一个统一的群体力量去宣扬和推动。海乐作为80后诗人,由她推动的蓝草诗群亦正是中国“80后”这一代诗人当中的一员。“蓝草诗群”一直处于沉寂、非张扬的写作观照之中,他们用丰富多彩的生活织就丰富多彩的诗歌,在宽阔的视野下去审视创作,不再迷信、不再盲从,而是从自我主客观的现实出发,抒写心灵的乐章,这是蓝草诸君在诗歌创作上用作品所做出的表现。阅读、学习他们的作品,能从中得到生命涌动的纯真与爱恋。

诗人李又健是四川人,他的诗歌《岩浆和蚂蚁》这组作品,是一组时光与风光的结晶品,写春、雨、初行的脚步、剑门和家乡山川等,语言相当成熟。在《星期六小事件》一诗中,诗人开笔写道:“阳光的触角伸进窗,天然纯净/洗练的浮云静黙,仿佛重新/送来一个欲擒故纵的季节”这种情意悠然的诗句,在他的诗里比比皆是。体现了诗人的诗艺功力。

诗人贺小玉的诗歌《墨之语》是一组爱与永恒之追寻的作品,这里面有爱情、友情、对父母的亲情、山川及桃花雨等的蜜恋。在《东风不来》里诗人写道:“桃花不开/便没有踏花的马蹄”,在《简单的快乐》一诗中,诗人写道:“快乐,正是和风细雨/花芬芳青草香时/与你相遇”,作为同一个诗群的创作者,他们的创作取向于唯美。在诗人贺小玉的诗歌中,同样有所体现。

诗人真真的这组《相遇在春天》,写得轻灵唯美,“春天是万物生辉/春天是鸟语花香/春天是桃花盛开/春天是最美的季节/在如此美丽的时刻/他突然降临在她的眼前/含情脉脉相视而对/心中的激情喷发燃烧”,诗人不再掩饰对生活、对美好的挚爱,而是缘情萌动,真诚倾诉。

诗人王学彬的诗歌《梦与诗》这一组作品,笔调更为沉重一些,写恋人、伊人、老人、和哥哥等,诗人用他的笔在这些人物身上寄托着诗人自己大爱的情感。

诗人十里河的诗歌《灯光》是一组以咏物为主要特色的作品,在诗人笔下蝉鸣、琥珀、孤雁、冬风、黄土、旧犁、河桥、卵石、古院、砖窑和灯光等,都能生发出美好的诗情,体现了诗人观察生活和凝聚诗情的能力。

诗人张洁云的诗歌《时光向左我向右》中的作品,是一组新写实主义手法的作品,作为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2016年度优秀诗人奖获得者,她的作品所展示出的情感写实性,是被很多读者赞扬过的。在2015年,我发表的《新写实主义诗歌探索》一文中,关于新写实主义诗歌,我提出了如下四个方面:“一、真实感悟。新写实主义诗歌以主观内在世界与客观外在世界的真实感悟为主要内容,要求对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与心灵碰撞进行高度提炼、凝神成诗意内容的表达。二、情节性、故事性的表述。新写实主义诗歌注重情节化的抒情描写,强调场景亲历性感悟,在描写中抒情,通过情节性的诗意演化,提升诗歌的可读性,创造一种还原生活“故事性”本质的情感诗意。三、语言本质色彩的诗意韵律节奏。新写实主义诗歌强调的不仅仅是语言的韵律;不仅要挖掘语言的韵律还要挖掘语言的色彩成份、更要挖掘语言本质色彩所具备的诗意韵律,运用语言的色彩韵律申张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外延。气韵生动的文字内在韵律节奏的掌控,诗歌语言的韵律向诗歌语言色彩的韵律提升是新写实主义诗歌的韵律美学追求。四、震惊性的诗意呈现。新写实主义诗歌主张诗人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描绘形象或意象、具象或抽象地表达出来,或者直接进行白描、传神刻画。新写实主义诗歌是诗人把自己从现代社会生活之日新月异的矛盾变化中所获得的震惊性体验进行艺术概括的强烈倾诉。”蓝草诗群成员、中国新写实主义诗人张洁云的作品正是这些诗歌主张的实践者。

诗人纪丽敏的诗歌《光与希望》,是一组非常有磁性的作品,在淡黑色的伤感中将一种抗争表达了出来,在《失去并不是失去》一诗中,诗人写道:“我在艳彩的柔情中沉沦/在茫茫苍绿中陷入灰潭/待黑夜临近这片土地/我依旧重生/在月色余晖中/我便可与月共饮,与夜高歌”,这是一种追寻、一种失落和一种希冀。

诗人海乐的诗歌《我和时光有约》是一组散文诗歌,诗人用她敏锐的心弦为我们和唱了一组青春洋溢的风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她用诗歌给我们的感召。她的作品文字精彩、内含丰富,表达上婉约而自然,是一组佳作,“相守的季节像极了甜美的春天,只要你一个眼神,便是这个温柔的季节给出的最美的拥抱”(《二月,水一般柔软的季节》),这不仅仅是诗的情怀,更是人生对美好的追寻。在当代民间网络诗坛,诗人海乐的名气很旺,这与她的写作实力是分不开的。诗歌写作在中国,自古有“官方”和“民间”之说,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诗人海乐是属于“民间”的奇葩,她的作品充满了清纯的理想、闪烁着早晨露尖之上的光芒。

在当代诗歌写作中,喧哗与浮躁丛生,一部分评论人员把当代诗歌写作分为什么知识分子写作、口语诗写作、梨花体、下半身以及第三条道路写作等等,对于这些哗众取宠的诗歌类象,只能是去左右那些缺乏真知、真智的诗歌写作者。无论是“官方”和“民间”,还是什么知识分子写作、口语诗写作、梨花体、下半身以及第三条道路写作等等都不重要,诗歌关键还看诗歌本身是否能接近诗的特质,风格差异是诗人个性本质上的东西,诗意却是唯一的标准。蓝草诗群的《来自时光深处的约定》这部诗集,给了我很多高兴的看点,这里面的八位诗人都是有坚守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一个目标,即追求诗意与审美的积极性;他们用自己的作品不约而同地展示了一种诗歌的理想;其二,关注现实世界和内心真实,从生活中取景抒情、取材成诗,又各自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创作特色;其三,这本诗集中入选的八位诗人都很年轻,创作的路还很长,他们已经站在一个高度上,他们用创作出来的作品体现着自己的诗歌价值。

蓝草诗群,创建于2014年5月22日。三个年头的蓝草,那么轻柔、那么温情,那草根上的土地,是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发掘思想的行径。蓝草诗群,其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是诗中的兄弟姐妹,痛望的追寻铸就了他们笔锋上的光芒与尖锐。蓝草诗群,这青尖草叶上的一个叫海乐的女诗人,以向左诗意、向右天涯的瞻望,瞻望那诗歌丛林之中《来自时光深处的约定》!他们一路走来,他们从不感叹!他们一路走来,他们只有感恩!这就是蓝草淡淡的幽香、怀抱热望的芳醇!这也是这本诗集诞生的另一个原因吧!

诗人海乐在《赶往春天的下一个路口》一诗中写道:“下一站,不会是遗失的风景。所以,我会更加珍重自己。从此,天空任遨游,文学梦依然在心中!”我仅以此祝福他们,祝愿他们在诗歌的道路上走得更久远、更辉煌!

                                                     2017年6月26日

(张三醉,《中华风》杂志文学部主任、《北疆文艺报》执行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