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辨证

 勇敢的芯2 2022-11-22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伤寒论》中有“三阴三阳”的辨证体系,朱肱将其解释为经络之病,首创“六经”之说。

三阴三阳的辨证称为“六经辨证”。

“三阴病”是指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三阳病”是指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

(疾病的病理状态)(方证的分类工具)

太阳病

阳病的起始阶段。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本质

表热证,外邪刺激,气血充盈于体表。

治疗

发汗、解肌为主。

因患者体质的强弱,太阳病进一步分为“中风”、“太阳”。

中风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

伤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

中风

容易汗出、脉势不急。

体质虚弱,对病邪的反应并不剧烈。

选用桂枝汤发汗。

伤寒

恶寒、身体疼痛,脉势紧急。

体质多壮实,对外邪反应剧烈。

选用麻黄汤葛根汤来发汗。

阳明病

阳病表现最为明显的阶段,通常处于进展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疾病从表入里。
肌表的症状开始减退。
里热逐渐炽盛并向外发散。

身热、潮热、汗出、恶热等症状。

通常波及消化道。
腹满、腹痛、大便燥结“胃家实”。

热势严重时,出现谵语等神志改变。

本质

里热实证

两个类型。

“阳明经证”

单纯的身热、汗出等表现。

白虎汤清解里热。

“阳明腑证”

伴腹满、腹痛、大便燥结。

承气汤攻下,使里热从下而去。

成因

1、通常由太阳病或少阳病传变而来,其中不乏误治因素。
《伤寒论》谓之“太阳阳明”与'少阳阳明”。

2、外邪直中阳明,谓之“正阳阳明”。

阳明病为阳病的级端阶段,因此不再传变,但因为攻下过度也可以出现阴证。

《伤寒论》阳明病篇云: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225)

少阳病

阳病的第三种形式。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小柴胡汤条文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96)

对少阳病也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265)

因此,“脉弦细”也是少阳病的识别要点。

在《伤寒论》的编排次序中,少阳病排在三阳病最后,因此排除太阳病与阳明病即为少阳病。

邪热离开太阳表位,但尚未进人阳明里位,逗留于半表半里之间。

本质

半表半里热证。

少阳病通常处于病情迁延阶段,其病势较阳明病明显衰退。

少阳病成因

1、通常由太阳病转变而来。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266)

2、原发于少阳。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265)

严禁发汗、催吐、攻下。

治以“和解法”为主。

小柴胡汤及栀子豉汤是常用处方。

太阴病

阴病之初始,为寒证初盛于里的病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3)

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基本病机

脾胃虚寒。

呕吐、不能进食、下利,体液丢失而不能补充,在没有静脉补液的古代,这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又有“死在太阴”的说法。

太阴病成因

1、三阳病转化而来。

如:“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270)

其中“三阳为尽,三阴当受”常即是明示。三阳阶段得以治愈,则不会发展为太阴病。

2、阳病误下,病邪由表入里可致太阴病。

如:“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阳明病与太阴病互为表里,后世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因此,阳明病攻下太过,也可转为太阴病。


3、原发于太阴病,后世谓之“邪气直中太阴”。

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其藏有寒”即是体质虚塞,为太阴之体,这是太阴直中的内在因素。

本质

里虚寒证。

因此使用温补方法治疗。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即是明确的治疗方针。

四逆汤、理中汤为太阴病的主要处方。

少阴病

阴病的进一步发展。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

与太阴病相比

少阴病

体力出现衰惫,明显的倦怠感,精力不足而出现“但欲寐”。

“脉微细”提示阳气不足而代谢低下

后背强烈的寒冷,四肢温度低下。

太阴病

侧重于脾胃功能衰减

少阴病

着眼于整体状态的把握

太阴病

单纯的里证


少阴病

可涉及表位,因此也有表阴病之说。


少阴病成因

1、太阴病发展而来。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277)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属少阴也。”(282)

从“不渴”到“渴”,即是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太阴病

多“手足自温”。

少阴病

多“手足厥冷”。

也是病情发展的结果。


2、外邪直中少阴者。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3、三阳病误治也会转为少阴病。

如“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091)

这两条与误治有关。


分两型

“少阴寒化证”

恶寒、呕泻,四肢逆冷,脉微欲绝等。


本质

心阳衰微,阴寒内盛。

残阳浮于外者,谓之“格阳”

上越头面谓之“戴阳”。

治以回阳救逆。

使用
四逆汤等处方。

“少阴热化证”

咽痛、舌红、心烦、不寐、脉数等。

本质

少阴病的变证。

治以黄连阿胶汤

少阴病有时表现为“真寒假热”,而非一派阴寒,此刻容易误诊为三阳证而使用汗、吐、下疗法,从而导致误治。一旦误治,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这是分析少阴病需要注意的地方。

厥阴病

三阴病的最后阶段。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厥阴病有消化不良及腹泻

厥阴病为阴病之极端,疾病通常恶化。

不过,古人认为阴阳相互转化,厥阴病有向阳病转化之势,可出现热证。

厥阴病成因

1、太阴病、少阴病传变而来,

2、外邪直中厥阴。

3、阳病误治也可陷入厥阴。

“厥”和“热”是厥阴病的显著特点。

下利是厥阴病的常见症状。

厥又分为“热厥”“寒厥”“蛔厥”

下利又分为“热利”“寒利”

本质

寒热错杂。

如上热下寒使用干姜黄连黄苓人参汤

蛔厥者用乌梅丸

六经抛开了具体疾病的特殊性,从其反应的共性入手,把疾病的反应分为六种状态。

既有“空间”上的病位,又有“时间”上的传变轨迹,有利于从整体上动态地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尤其适合进展快速的外感病。

从宏观层面看,六经是阴阳在经方中的具体应用。是阴病与阳病的进一步细化,是古代朴素的疾病观与先进的方法论。

作为经方的重要范畴,六经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高度重视,被提到“六经铃百病”的层面。同时,在六经内涵的阐释与临床应用方面也得到广
泛发挥,可谓各家有各家的六经。很显然,后世医家为六经赋予了更多色彩,与《伤寒论》的本意有所差异,这是学习六经的地方。

文章内容摘自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特色教材

《经方概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