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社联动”一体化治理打造保障性住房安居样板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2-11-22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何林  卢贵阳

    单位 |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项目背景

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道金福社区保障性住房小区是攀枝花最大的保障房、廉租房小区,入住户数743户、1370人,入住率为97%,其中:低保户245户、低收入145户、中等偏下收入232户,分别占总数的32.9%、19.5%、31.2%,外来务工人员78户,新就业人员43户。

改造后的小区微治理服务驿站外景

小区居住群体特殊,人员流动大,社会治安复杂,党的基层组织薄弱,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居民自治参与感不足,居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攀枝花市东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要从居民自治组织孵化培育,特色服务活动开展,补齐服务设施短板,内联政府部门外联社会资源,完善更新“1235”自治机制和体系等五个方面推进项目实施。

二、项目实施及成效

社工牵头区级部门下沉小区联席会

为了破解保障性住房小区治理难题,补齐为民服务短板,攀枝花市东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以公益创投大赛项目为牵引,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赋能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发掘和利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以强化政治、彰显法治、浸润德治、激活自治、运用智治为抓手,探索推行“五社联动”促进“五治融合”的一体化治理模式,构建居民自治互助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组建成型的小区邻里小组长志愿服队

(一)站稳政治引领制高点,凝聚治理“合力”,把准小区治理之舵。

一是强化“一核引领”工作机制。健全“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体系,实现对小区治理的层级管理和领导,成立保障性住房小区党支部,支部班子100%来自小区,招募、赋能后的38名邻里小组长(居民领袖)全覆盖联系小区居民,社工发动党员,党员带动社区民警、网格员、楼栋长“四员同责”亮身份、做表率,引领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小区治理。

二是深化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深化“双报到”机制,用好“双争双评”活动机制,推出项目、需求、资源“三张清单”,将下沉党员、在职党员会同小区党员一并部署到治理第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张榜公示服务计划事项,部门联席会各自认领居民工作的“自留地”“责任田”,为解决小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提供攻坚力量。

三是完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了小区党支部领导下的自管委、物业公司、邻里小组长、网格员、社工共同参与的多方协调议事机制,制定了《多方议事规则》《管理规约》《居民公约》等,社工牵头让党支部、自管委、物业公司、网格员、邻里小组长、居民代表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协商,着力提高了党组织的治理服务能力。

小区太阳花文明小天使在社工带领下做社区资源调查

(二)做实自治基础立足点,增强治理“动力”,夯实小区治理之基。

一是升华网格管理。小区划为一个专属警格和一个专属网格,配备一名社区民警和一名网格员,并将小区划分成5个二级网格,由5名楼栋长分别管理,16名邻里小组长按照一栋楼1名小组长,3名组员进行分配后配合网格、警格工作,将基层党建、政策宣传、信息采集、文明引导、治安联防等工作列入网格工作责任清单,形成资源统筹汇网格、责任落实到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的工作机制,实现网格治理从“有形”到“有效”的转变。

二是优化服务阵地。项目依托小区原300余平方米的微治理服务驿站升级打造小区邻里中心,进行适老化和实用化改造,增设30种便民共享工具,20种便民文体设施。

升级后的邻里中心开放剪彩仪式

集中办事区、集中休闲区、红色阅读区、多功能活动室、多样功能室一应俱全并投入使用。

链接社区资源投入6万余元改造小区“断头路”为“口袋公园”,设置可停放60辆非机动车的集中停放和充电区,修复和添置小区监控摄像头20个。

项目投入2.1万元将小区300余平方米的卫生“死角”改造为丰收果园,增设60米休闲步道。

三是培育自治组织。彩虹社工全面开展“居民领袖培养行动”,建成有38名成员的小区邻里小组长志愿服务队和11名成员的太阳花文明小天使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邻里小组长志愿服务队统一配备马甲、袖标、书包、笔记本、笑脸胸贴等,邻里小组长主要从事收集居民意见,调解矛盾纠纷,文明引导劝导,邻里中心管理,监督物业服务,关爱一老一小,维护居民权益等服务。

小区丰收果园果树栽种活动

文明小天使志愿服务队主要从事文明示范,文明引导,长者关爱,环境保护,同伴互助等服务。

全面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奖励机制,激发热心居民参建参治的“动力源”,从活动中不断培养筛选出“治理能人”,并以“治理能人”为基础成立小区自管委。

目前,小区“邻里中心”“丰收果园”“公共绿地”“邻里敲门”“代买代缴”已全面实现居民自治,居民自提自议自决增设休闲凳10根,发放狗绳60根,清除11户居民零星菜地,圆梦6名青少年微心愿,慰问20名高龄困境老人。

四是完善物业管理。创新实施“物业革命”,社区注册物业服务公司,提供兜底服务,突出公益底色,招聘小区党员、热心居民进入公司,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先锋岗,建立健全《物业服务责任清单》,明确物业责任事项,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物业考评办法,将考评权限赋予小区自管委和邻里小组长志愿服务队,实现物业服务质量由居民打分、居民评议、居民奖惩。

周五议事会举手表决议事内容

(三)抓准法治保障关键点,提升治理“定力”,筑牢小区治理之本。深化法律服务,完善法律保障,彰显法治力量,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处事用法、化事靠法的融洽氛围,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的小区治理目标,打造了新时代小区治理“枫桥经验”示范引领区域。

一是浸润法治教育。建设法治文化广场,通过民法典角、以案说法小故事、我是民法官等形式普及法治思维,打造法治文化楼栋,持续开展“小区讲法”“养老反诈工作坊”系列活动。

社工开展养老反诈宣传主题活动

二是坚持依规治理。梳理形成“小区物业服务清单”和“自治管理委员会权责清单”,厘清小区治理相关事务,促进小区物业和自管委依法依规履职、接受监督,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小区居民依法自治。

三是做好法前服务。精心打造“心理氧吧”工作室,周五议事会和邻里小组长接受居民法律服务、心理健康预约,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到小区开展心理服务;社工牵头组建以“党员+网格员+治理能人”为主体的“铁三角”调解团队,建立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长效机制,已调解居民矛盾纠纷6例。

全面建立“社工+党员+邻里小组长”的“三员”回访机制,通过心理辅导、矛盾调解和温情关怀,切实将各种风险化解在司法诉讼之前。

社工人的能量卡!每天一虹能量卡,需要的拿走↓

(四)选准德治先导结合点,增进治理“内力”,铸就小区治理之魂。

一是以“规”明德,让德治彰显于民。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修订体现小区特点、内容明确、通俗易懂的居民规约,以居民规约规范生产生活,制定邻里小组长志愿服务队服务事项清单,志愿服务积分办法,积分兑换规则,以居民公约和志愿服务引领小区文明风尚。

全面推行周五议事会,小区事居民自提、自议、自决,以自治的强大力量促成“口袋公园”,除菜还绿,规范休闲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公共区域路灯改造等重大民生事项的完成。

二是是以“评”立得,让德治根植于心。实行反向扣分和正向加分激励机制,如:讲诚信、做好事按照标准加分,失信、有不文明行为就扣分。

并根据积分建立“道德红黑榜”,对优秀志愿者、文明住户、小区好人、孝老爱亲榜样等给予表彰和积分奖励,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额,便可在小区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米面油、洗衣粉、香皂等日常生活用品,9月和10月已兑换价值1100元的积分;

对积分减至负数的居民予以“亮相”处罚,从而形成良好的正向示范效应,弘扬道德正能量。

三是以“行”促德,让德治外化于行。依托专业社工力量,通过社工亲民化广泛召集有知识、有特长、有技术、有意愿的群众和组织为小区居民提供全时段和全年龄段志愿服务,社工已链接25家政府单位和社会企业协助推进小区治理,16家政府单位和社会企业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五社联动”推动小区全龄公益服务,青少年“太阳花课堂”“圆梦微心愿”,中青年“心理茶坊”“互联网+直播”,老年人“群巢新生活”“相伴度佳节”,小区“邻里文化节”“志愿服务节”等项目的实施推动了资源的整合,力量的汇聚。

首届小区志愿服务节举行

在项目中开展青少年社区生活工作坊10期,养老反诈工作坊10期,以德润心,以文化人。

(五)撬动智治支撑创新点,加大治理“马力”,插上小区治理之翼。

一是实施网约式社区服务。通过微信群及QQ群转发各项惠民政策、解答居民疑问、发布小区公告、反映居民诉求、实现邻里交流、对接社区服务、调解矛盾纠纷、预约心理疏导等,特别在社区服务板块,针对“残、痴、呆、聋、傻、哑”等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实现社保办理、医保办理、低保办理等社区日常服务项目“足不出户”。

二是实现定制式服务管控。通过智慧小区人脸识别系统,将住户分为一般、关注和管控三类,分别以绿、黄、红色进行区分,其中将残疾、孤寡老人、重病患者列为关注类,将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精神病患者、重点信访人员、吸毒人员和邪教人员列为管控类,其余列为一般类,重点人员可实现预警管控。

针对不同的人员类别,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提供精细化服务,比如针对失业居民提供就业服务,患病居民提供就医服务,重精患者提供送药服务,社区矫正人员提供思想汇报服务。

三是创新点单式政务服务。每月第一个周五开展居民问题和需求集中收集,线上及时发布居民需求清单,部门第一时间在线认领,民政、人社、卫生、司法、公安等居民最关注的服务部门,认领后每月第二周五定时赴邻里中心坐班解决,集中为保障房小区居民解决各种问题、提供各类服务,不断畅通服务“直通道”,促进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满足群众普惠性、多样性诉求,实现“居民难事要事,部门合力解决”。

六个多月来,攀枝花市东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党建引领、五社联动、五治融合、主抓自治、共享成果”的“党建红+多姿彩”的项目任务目标指引下,以“五社联动”凝聚治理合力,以“五治融合”探寻治理新路,初步实现五十四保障性住房小区从管理混乱到井然有序改变、从重点稳控区向平安示范区转变、从社区托底到居民自治蜕变,让来到保障性住房小区的居民居者自豪,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社工链接志愿者为小区青少年做周末托管服务

三、项目启示

(一)“五治融合”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小区党组织“动力轴心”作用,这是小区治理的根本。

党建是小区治理的最大优势,依靠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总揽小区治理大局,通过“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层级精准化管理,协调小区多方自治主体,统筹小区各类资源,构建小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协同、广大居民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亲和力,让小区党组织成为小区治理动力“引擎”。

(二)“五治融合”必须坚持系统集成,牢固树立“一体化”治理思维,这是小区治理的关键。

“五治”融合是推进小区治理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方式,五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必须加强统筹协调,社工必须在“五社联动”的基础上,用需求定任务,用专业下功夫,用整合聚资源,用成效解难题,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理念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多维度、多渠道、多手段聚合力增动力添活力,破解小区治理难点痛点堵点,让政治更加有为、自治更加有力、法治更加有序、德治更加有效、智治更加有用。

(三)“五治融合”必须坚持全民参与,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这是小区治理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小区治理的力量源泉。

项目实践证明,广大群众参与越积极、越有序、越深入、越主动的服务事项,其成效就越突出越明显。

在推进小区治理中不能一直靠政府推动,唱“独角戏”,必须尊重居民主导地位,激发居民内生动力,引导居民由治理“配角”变自治“主角”,依托“五社”充分调动群众有序参与到“五治”融合的方方面面,构建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使群众真正成为小区治理中的最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