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走路时觉得前脚掌有点疼,刚开始她没在意,以为是走路累到了,缓一缓就好,但慢慢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天只要脚一着地就疼得不行,医生说她这是得了跖痛症。人的脚上有一种骨头叫跖骨,它连着脚趾骨,处在前脚掌的部位。五根跖骨组成了脚部横弓,撑起了前脚掌。人站立的时候,负重点就落在跟骨和跖骨上。跖痛症通常的表现是前脚掌下跖骨头的疼痛不适,有时跖趾关节还会肿胀,生成疼痛的老茧。如果不能及时缓解,患者可能会出现跖板损伤、跖趾关节脱位,甚至引起脚趾畸形改变。跖痛症一般发生在脚掌中间第 2、3、4 跖骨头周围,中老年女性和脚偏瘦、偏窄者容易患上这种疾病。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弓逐渐塌陷,人体对第 2 跖骨的压力渐渐增大,而脚底脂肪垫也会有一定的萎缩变薄,影响了缓冲压力的作用,就增加了患病率。
如脚的某一根跖骨天生长得有点长,在走路时就会给这根跖骨造成过重的负担,由此可能引起疼痛。另外,先天存在的足踝部畸形,如高足弓、扁平足等等,都会造成足部压力分布紊乱,压力过于集中在某一根跖骨上,从而引发跖痛症。如果跖骨骨折后愈合不良,骨头有畸形,稍微承受负重就会疼痛。又或者患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局部性滑膜炎、痛风等疾病,不仅会引起疼痛,可能还会造成足部关节畸形,导致局部跖骨受力异常,引发跖痛症。这应该是大部分跖痛症患者患病的原因。比如,高强度的运动会让前脚掌过度受压或过度劳损,损伤跖骨头下面的脂肪垫,就会引起疼痛。另外,经常穿窄头鞋或高跟鞋的人,在行走时把压力都过于集中在前脚掌,会让脚部结构变形,也让前脚掌长时间受力过重,从而引起疼痛。前脚掌过度受压还可以引起趾总神经挤压,导致跖间神经瘤,继而引发疼痛。
还有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如身体前倾,会造成前脚掌受力过大;前脚掌用力蹬地,会受到地面的一个反作用力……这些都会引起跖痛症。这种疼痛是慢性的、长期的,而且会越来越严重。有时跖趾关节周围会发生肿胀,跖骨侧边位置的脚掌还会生出老茧,一走路就会疼痛。如果走的路太多,让脚太累,疼痛就会加剧,减少活动则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可以通过 X 线片了解跖骨的长度,以及跖趾关节是否存在畸形,可以判断是不是由先天因素引起的跖痛症。也可以从 X 线片中了解跖趾关节有没有病变和损伤,如果发现了病灶,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对诊断结果具有重要作用。除了 X 线片,有时还要进行血液检查,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血尿酸等指标,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其他可能引发跖痛症的疾病。只有检查清楚,确定引起跖痛症的原因,才能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无论跖痛症的病因是什么,患者都要加倍爱护自己的双脚。平时要注意自己的活动方式,尽量改善脚部受到的压力。另外,患者也可以先通过一些非手术治疗方法来缓解疼痛,具体如下:- 穿弧形底鞋。跖痛症患者不能穿鞋底太薄、太硬的鞋,也不能穿高跟鞋或尖头鞋,最好是穿鞋底比较厚的、有支撑性的、弧形底的鞋,再垫上柔软的鞋垫,这样走路时可以减少前脚掌受到的压力,缓解疼痛。
- 定期修理脚底的老茧。如果减少活动也不能缓解疼痛,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非手术治疗,如每 2~3 个月修剪一次脚底的老茧。虽然不能根治跖痛症,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